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594579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NaOH 和 HCl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1.HCl 和 NaOH 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 NaOH 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 CO2 和水分,浓 HCl 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 HCl 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 HCl,用台秤称取 NaOH(S ) 、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 HCl 的浓度不定, NaOH 易吸收 CO2 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 ,用台秤称取 NaOH 即可。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

2、润洗滴定管 23 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 23 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实验二、NaOH 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 Na2CO3 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

3、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 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 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 0.2mg 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 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 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 2030ml 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3.如果基准物未

4、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4.用 NaOH 标准溶液标定 HCl 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 NaOH 滴定 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 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答:用 NaOH 标准溶液标定 HCl 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 NaOH 滴定HCl,若 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 CO2,而形成 Na2CO3,使 NaOH 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 Na2CO3 按一定量的关系与 HCl 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 NaHCO3 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5.

5、如果 NaOH 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 CO2,对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有何影响?、为什么?、答:NaOH 吸收了空气中的 CO2,使标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浓度变小,用来滴定未知醋酸的浓度,会使测得的浓度偏大6.本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其选择原则是什么?根据选择原则选用其他指示剂可以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答:因为醋酸是弱酸,用氢氧化钠滴定的时候终点生成强碱弱酸盐(醋酸钠) ,溶液pH 为弱碱性。酚酞的变色范围在 910 左右,刚好是弱碱性,所以滴定的终点刚好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滴定突跃) 。7.强酸滴定弱碱的滴定曲线与强奸滴定弱碱的曲线相比,有无区别?答:强碱滴弱酸的起点高、前半部分形状有

6、差异、突跃小。实验三、HCl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混合碱分析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以 HCl 标准溶液连续滴定。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1) V1=0 V20 (2)V10 V2=0 (3)V1V2 (4)V10 时,组成为:HCO3- V10 V2=0 时,组成为:OH- V1V2 时,组成为:CO32-+ OH- V113 时测 Ca2+对结果有何影响?答:因为滴定 Ca2+、Mg2+总量时要用铬黑 T 作指示剂,铬黑 T 在 pH 为 811 之

7、间为蓝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紫红色,终点时溶液为蓝色。所以溶液的 pH 值要控制为 10。测定 Ca2+时,要将溶液的 pH 控制至 1213,主要是让 Mg2+完全生成 Mg(OH)2 沉淀。以保证准确测定 Ca2+的含量。在 pH 为 1213 间钙指示剂与 Ca2+形成酒红色配合物,指示剂本身呈纯蓝色,当滴至终点时溶液为纯蓝色。但 pH13 时,指示剂本身为酒红色,而无法确定终点。7.如果只有铬黑 T 指示剂,能否测定 Ca2+的含量?如何测定?答:如果只有铬黑 T 指示剂,首先用 NaOH 调 pH12,使 Mg2+生成沉淀与 Ca2+分离,分离 Mg2+后的溶液用 HCl 调

8、pH=10,在加入氨性缓冲溶液。以铬黑 T 为指示剂,用MgEDTA 标准溶液滴定 Ca2+的含量。实验五、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1.用纯锌标定 EDTA 溶液时,为什么加入六亚四基四胺而不加入醋酸钠?答:在选择缓冲溶液时,不仅要考虑它的缓冲范围或缓冲容量,还要注意可能引起的副反应。再滴定 Pb2+时,若用 NaAc 调酸度时,Ac-能与 Pb2+形成络合物,影响 Pb2+的准确滴定,所以用六亚四基四胺调酸度。2.本实验中,能否先在 pH= 5 6 的溶液中滴定 Pb2+,然后再调节溶液的 pH= 1 来滴定Bi3+?答:不能在 pH 为 56 时滴定 Bi3+、Pb2+总量,因为

9、当溶液的 pH 为 56 时,Bi3+ 水解,不能准确滴定。实验六、SnCl2-HgCl2-K2Cr2O7 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无汞法)1.在预处理时为什么 SnCl2 溶液要趁热逐滴加入?答:用 SnCl2 还原 Fe3+时,溶液的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反应速度慢,黄色褪去不易观察,易使 SnCl2 过量。2.在预还原 Fe()至 Fe()时,为什么要用 SnCl2 和 TiCl3 两种还原剂?只使用其中一种有什么缺点?答:定量还原 Fe()时,不能单独用 SnCl2。因 SnCl2 不能还原 W()至 W() ,无法指示预还原终点,因此无法准确控制其用量,而过量的 SnCl2 又没有适当的

10、无汞法消除,但也不能单独用 TiCl3 还原 Fe() ,因在溶液中如果引入较多的钛盐,当用水稀释时,大量Ti() 易水解生成沉淀,影响测定。故只能采用 SnCl2-TiCl3 联合预还原法。3.在滴定前加入 H3PO4 的作用是什么?加入 H3PO4 后为什么立即滴定?答:因随着滴定的进行,Fe() 的浓度越来越大,FeCl4-的黄色不利于终点的观察,加入H3PO3 可使 Fe3+生成无色的 Fe(HPO4)2-络离子而消除。同时由于 Fe(HPO4)2-的生成,降低了 Fe3+/Fe2+电对的电位,使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增大,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的变色点落入突跃范围之内,提高了滴定的准确

11、度。实验七、Na2S2O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的含量1.如何配制和保存 Na2S2O3 溶液?答:水中的 CO2、细菌和光照都能使其分解,水中的氧也能将其氧化。故配制Na2S2O3 溶液时,先将蒸馏水煮沸,以除去水中的 CO2 和 O2,并杀死细菌;冷却后加入少量 Na2CO3 使溶液呈弱碱性以抑制 Na2S2O3 的分解和细菌的生长。保存于棕色瓶中。2.用 K2Cr2O7 作基准物质标定 Na2S2O3 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 KI 和 HCl 溶液?为什么要放置一定时间后才能加水稀释?为什么在滴定前还要加水稀释?答:为了确保 K2Cr2O7 反应完全,必须控

12、制溶液的酸度为 0.2-0.4moLl-1HCl 溶液,并加入过量 KI。K2Cr2O7 与 KI 的反应需一定的时间才能进行得比较完全,故需放置 5min后在加水稀释,降低酸度,以防止 Na2S2O3 在滴定过程中遇强酸而分解。3.本实验加入 KI 的作用是什么?答:本实验中的反应式为: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I-不仅是 Cu2+的还原剂,还是 Cu+的沉淀剂和 I-的络合剂。4.本实验为什么要加入 NH4SCN?为什么不能过早地加入?答:因 CuI 沉淀表面吸附 I2,这部分 I2 不能被滴定,会造成结果偏低。加入NH4SCN 溶液,使 CuI 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 CuSCN,而 CuSCN

13、不吸附 I2 从而使被吸附的那部分 I2 释放出来,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但为了防止 I2 对 SCN-的氧化,而 NH4SCN应在临近终点时加入。5.若试样中含有铁,则加入何种试剂以消除铁对测定铜的干扰并控制溶液 pH 值。答:若试样中含有铁,可加入 NH4HF2 以掩蔽 Fe3+。同时利用 HFF-的缓冲作用控制溶液的酸度为 pH=3-4。实验八、钡盐中钡含量的测定(沉淀重量法)1.为什么沉淀 BaSO4 时要在热溶液中进行,而在自然冷却后进行过滤?趁热过滤或强制冷却好不好?答:沉淀要在热溶液中进行,使沉淀的溶解度略有增加,这样可以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以利于生成粗大的结晶颗粒,同时可以减少沉

14、淀对杂质的吸附。为了防止沉淀在热溶液中的损失,应当在沉淀作用完毕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进行过滤。2.为了得到纯净、粗大的 BaSO4 晶形沉淀,本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答:(1)加 HCl 酸化,使部分 SO42-成为 HSO4-,以降低溶液的相对饱和度,同时可防止其他的弱酸盐(2)沉淀 BaSO4 时要在热溶液中进行,使沉淀的溶解度略有增加,这样可以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以利于生成粗大的结晶颗粒,同时可以减少沉淀对杂质的吸附。 (沉淀BaSO4 时要在稀溶液中进行,溶液的相对饱和度不至太大,产生的晶核也不至太多,这样有利于生成粗大的结晶颗粒。 )(3)为了防止沉淀在

15、热溶液中的损失,应当在沉淀作用完毕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进行过滤。3.在重量分析中,为加快沉淀的过滤,洗涤速度,在选择漏斗,折滤纸,过滤和洗涤沉淀等的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如果要测定 含量,选用 BaCl2 为沉淀剂,BaCl2 能否过量太多?为什么?选用什么溶液作洗涤剂?H2SO4、BaCl2 溶液可以吗?实验九、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微量铁1.用邻二氮菲测定铁时,为什么要加入盐酸氢胺?其作用是什么?试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答:加入盐酸氢胺是为了将 Fe3+全部转化为 Fe2+,有关的反应如下:2 Fe3+ + 2 NH2OHHCl = 2 Fe2+ + N2 + 2 H2O + 4 H+ + 2 Cl2.在有关条件实验中,均以水为参比,为什么在测绘标准曲线和测定试液时,要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答:扣除实验背景干扰。 (详细内容自己想)实验十、硅酸中氧化锰含量的测定工作曲线的绘制中,锰标准溶液浓度的选定依据是什么?注释:此答案仅供参考,还有红字的问题不会,望知道答案的同学补充完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