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北京人健康状况如何

r****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KB
约9页
文档ID:165839118
“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北京人健康状况如何_第1页
1/9

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北京人健康状况如何?  5月13日,《北京市2009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市首次编发的“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也是落实市政府《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的重要举措北京力争通过十年努力,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服务”的国际化大都市  卫生部门表示,从今年开始,每年发布一次“北京市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向社会公布北京人的健康状况本市还计划公开征集“健康北京人”标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47岁  女性期望寿命比男性多3.7岁  报告摘要:200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0.47岁其中,男性78.63岁,女性82.37岁,女性高于男性3.74岁  解读: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谢学勤介绍,人均期望寿命指当年出生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这里指的是2009年出生的孩子平均预期寿命是80.47岁  自2005年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达80岁后,期望寿命处于缓慢递增阶段,近年来每年平均递增约0.1岁这是因为北京期望寿命已经达到一个很高水平,增长空间有限下一步,卫生部门的任务是提高居民的健康寿命,不能只是带病生存,而是要提高生存质量。

  去年出生男孩比女孩多3000多人  报告摘要:2009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数为89353人,其中男婴46373人,女婴42968人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08∶100  解读:尽管一年中出生的男孩比女孩多了3000多人,但整体看,男性自然增长率却低于女性,原因是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并且各年龄段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死亡数为73147人,其中男性40879人,女性32268人  年龄别死亡率曲线呈鱼钩状,即在婴儿期出现一个死亡小高峰之后迅速下降,5岁至14岁组死亡率降到最低,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死亡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本市已进入老龄社会  报告摘要:户籍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68.8万,占13.6%  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地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据此,北京已进入了老龄社会  北京人疾病谱发生变化  传染病从死因首位降至第十  报告摘要:传染病在北京居民死因中的位次从解放初期的首位降至去年第十位,死亡率5.05/10万,占总死亡的0.85%。

恶性肿瘤自2007年开始,已连续三年成为户籍人口的首位死因,占总死亡的25.72%  解读: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  谢学勤表示,近几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所下降,广泛开展的健康教育起到了作用,这些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等进行干预而恶性肿瘤目前干预手段还很有限  北京不是恶性肿瘤高发地区  报告摘要:2007年北京市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增病例32406例,发病率为259.36/10万,比2006年(161.88/10万)上升3.30%,10年来年平均增长率为2.58%  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子宫体癌、食管癌,其中肺癌和乳腺癌占总数的30.92%  解读:北京市肿瘤登记处负责人王宁介绍,虽然北京市肿瘤发病率这些年一直在上升,但这与北京城市老龄化相吻合,与全国其他地区对比,北京并不是恶性肿瘤的高发地区  近些年,北京人的肿瘤发病情况有所变化过去以食管癌、胃癌等发病率比较高,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女性乳腺癌、子宫癌等有所提升肺癌、乳腺癌分属男女第一大癌。

  约三成居民患高血压、血脂异常  报告摘要:北京市18至79岁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0.3%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了50%  北京市18至79岁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6%  北京市18至79岁常住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7%  北京市18至79岁常住居民肥胖率为19.1%  解读: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专家李刚介绍,本市50岁以下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这与国际上很多国家情况一样女性在更年期以后,发病率会超过男性  富贵病郊区赶超城区  报告摘要: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8.1%,郊区居民为34.8%,郊区高于城区城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7%,郊区居民为8.4%城区居民肥胖率为17.5%,郊区居民为22.5%城区居民缺乏体力活动率为30.7%,郊区居民为37.1%  解读: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这些百姓俗称的“富贵病”已经成了郊区居民的常见病,本市郊区慢性病的患病率已经逼近甚至超过城区参与起草《报告》的市疾控中心专家焦淑芳介绍,从近些年两次监测看,高血压患病率都是10个远郊区县已经大于城八区糖尿病患病率城郊已经非常接近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京郊、特别是山区经济发展由滞后到提高的速度较快,体力劳动的机会和强度减少,体重增加。

  传染病多是“时髦病”  报告摘要:2009年北京市共报告甲乙丙三类法定传染病27种,报告发病数137923例;报告发病数居前10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痢疾、甲型H1N1流感、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梅毒、流行性腮腺炎和淋病,占总报告发病数的97.47%  除甲型H1N1流感外,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与2008年相比下降0.93%  报告死亡病种从高至低依次为:病毒性肝炎、甲型H1N1流感、肺结核、艾滋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狂犬病、痢疾、梅毒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解读:与20多年前相比,北京传染病的病种已经发生变化,多了很多“赶时髦”的病,例如甲流、手足口、艾滋病,与国际上传染病发病情况基本相同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吴疆介绍,目前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下降了很多2009年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17.54%其中甲肝与未分型肝炎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43.71%和37.12%;乙肝下降了19.34%,丙肝下降了5.98%,戊肝下降了10.28%  青少年个头增长逊于体重增加  18岁男生比全国平均高3.5厘米  报告摘要:北京市18岁年龄组男生平均身高达到174.51厘米,女生平均身高达到161.37厘米,男生平均身高比全国平均值高3.51厘米;女生高2.47厘米。

  北京市18岁年龄组男生平均体重达到66.71千克,女生平均体重达到55.29千克,男生平均体重比全国平均值多6.41千克;女生平均体重比全国平均值多3.79千克  男生身高11岁至13岁是身高增长最快的年龄16岁以后男生身高增长逐渐趋于平缓女生10岁至11岁是身高增长最快的年龄14岁以后女生身高增长逐渐趋于平缓  解读:“北京孩子身高的增长速度要低于体重和胸围的增长速度北京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所长段佳丽表示,中小学生能够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比例还不够高,还有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与上一调查年(2000年)相比,北京市7至18岁男、女学生身高平均增长1.01厘米和0.39厘米,体重平均增长2.19千克和1.23千克,男、女学生胸围分别平均增长1.31厘米、0.60厘米  2008至2009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9.51%,比2007至2008学年度上升了1.2个百分点肥胖率是小学高于中学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肥胖检出率最高,六年级学生达到25.87%中学随着青春期开始,长个头,女生控制饮食,因此肥胖率均有所下降  小学入学近视率已到三成  报告摘要:2008-2009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09%,比2007-2008学年度上升了2.13个百分点。

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0.98%,初中生为62.28%,高中生为80.16%,职业高中生为58.76%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4.62%,女生为63.77%,女生高于男生  2008年9月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已达到36.28%  解读:以往社会都关注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而《报告》显示,视力不良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小学一年级入学就有三分之一近视段佳丽分析,这与目前从幼儿园就开始教孩子学习有关,有些孩子2、3岁就开始写字,看书此外,、电脑、电视等对孩子视力发育也有不良影响  段佳丽表示,由于生活环境卫生状况改善,原来儿童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沙眼、蛔虫、缺铁性贫血等,目前发病率都非常低  劳动力人群体育锻炼不足  一老一小体力活动多  报告摘要:北京市成年(18至79岁)常住居民缺乏体力活动率为32.7%18至29岁组缺乏体力活动率最高,男性为41.8%,女性为52.2%  2008年北京市有23.16%的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还有15.14%的学生几乎每天的锻炼时间均未达到1小时  解读:焦淑芳表示,最缺乏体力活动的反而是劳动力人口,也就是25岁至65岁的人群,学生在学校里有体育锻炼,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大都进行体育锻炼。

  大学生和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达到1小时的比率随年级的增加而下降,其中初中生最高,为32.14%,高中生为18.84%,大学生最低,为6.22%  三成大中学生尝试吸烟  报告摘要:北京市18至79岁常住居民吸烟率为29.0%北京市大、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30.0%男性40至50岁组吸烟率最高,达到66.8%;女性70岁以上年龄组吸烟率最高,为9.3%  解读:从整体人群看,男性吸烟率为53.9%,女性为3.0%,男性远高于女性但大学和中学男生尝试吸烟率为39.9%、女生为20.9%女性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不低  此外,普通中学学生的尝试吸烟率高于重点中学学生,职业高中学生尝试吸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学校  饮酒造成精神障碍  占精神发病第四位  报告摘要:北京市18至79岁常住居民饮酒率为44.2%男性饮酒率为68.1%,女性为19.4%,男性远高于女性男性40-49岁组饮酒率最高,达到74.2%,女性18-29岁组饮酒率最高,为25.4%女性饮酒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  解读:去年本市新诊断重性精神疾病5851例,其中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156例,在精神疾病的发病中占第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