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区”战略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547445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四区”战略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四区”战略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四区”战略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四区”战略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四区”战略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四区”战略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四区”战略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以“四区”战略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共武当山特区工委 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在省市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武当山特区紧紧围绕创“ 世界知名,国 际一流” 风景区的目 标,始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营造大环境,构筑大产业,发展大旅游,以旅游产业的大开发、大建设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特区已步入全面提升、加速扩张的黄金机遇期。2010 年,武当山接待旅游人数 23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1.8 亿元,完成综合财政收入 3.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4%、42%、7

2、2%,门票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 1.25 亿元。武当山先后被授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地质公园”、 “全国十大避暑名山”、 “最受群众喜 爱的中国十大风 景名胜区”、 “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 、“中国优秀风景区 ”等 20 多项“国” 字号桂冠。一、以打造全国旅游流行风向标为目标,努力把以武当山为龙头的旅游业建成十堰第二大战略支柱产业当前我国旅游已进入发展健康养生游的黄金时期。近年来,我们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廊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主攻方向,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大山、大水、大人文优势,突出做好生态文化大文章,大力发展生态2文化大旅游,景区建设、资源保护

3、、品牌塑造、接待能力和产业规模已逐步跻身全国先进风景区行列,创造了旅游业界公认的“武当之道 ”模式。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每年均以 30%的速度高速增长,全区从事旅游三产业服务人数占总人口的 45%,旅游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 60%。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工农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在具体工作上,一是坚持把规划编制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工程。牢固树立没有一流的规划,就没有一流旅游的思想,按照“山上养心、山下养生 ”的规 划理念,坚持请大院、请大师,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完成了武当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 武当山城区总体规划等的编制工作。邀请10 多位声誉卓著的全球

4、大师带领 100 多名博士共同完成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大手笔、高起点规划为武当山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二是坚持把资源保护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牢固树立没有一流的资源保护,就没有一流旅游的思想,不遗余力地加强文物保护。近年来,特区累计投资近 3 亿元加大古建筑的修复力度,完成了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五龙宫等 20 余处古建筑的修缮复原。三是坚持把挖掘文化内涵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工程。牢固树立没有一流文化包装,就没有一流旅游的思想,邀请著名艺术家、词曲家、歌唱家开展“书武当、画武当、写武当、拍武当、唱武当”等系列活 动。打造了一台大型舞台剧:太极武当;拍摄了五部电视剧:

5、武当、 武当、 倚天屠龙记、西游记、 勇士的最后秘密;六部电影:武当、 武当少年、3太极、 木棉袈裟、 太极张三丰、 功夫梦以及以问道武当为代表的一批大型电视纪录片。四是坚持把品牌营销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旅游业是知名度产业、注意力经济,加强营销是吸引游客的关键。牢固树立没有一流的宣传,就没有一流的旅游的思想,依托中央电视台等大台、大报长年强势推介“问 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 主题形象,坚持媒体促销、广告促销、活动促销、网络促销、文化促销一起上,形成了旅游促销的强劲合力。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 “聚焦武当 ”国 际风光摄影大赛、 “武当中华文化之旅”全球巡演活动、北京(武汉、西

6、安)武当山旅游文化周、 “武当之道-武当山旅游发展模式” 研讨会、故宫武当山紫禁城研讨会、于丹陈军武当论道、第三届和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全国旅行社年会等 50 多项大型活动,为武当山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二、以连续成功举办两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为契机,不断提升武当山旅游品牌影响力2008 年以来,十堰(武当山)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我们把举办武术节,做为弘扬武当文化,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武当山对外形象,增强武当山品牌美誉度和向往度的突破口,做到“两个 结合” ,一是与文明武当 创建相结合。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武当山成功被列入国家 5A 旅游景区。按照“ 不让 一个游客在武当山受委屈

7、 ”的目 标,下重手实施“八个一” 工程,即:将景区一类保护区范 围扩大到 170 平方公里;组建一支综合执法大队,加强了对景区和城区的管理;4组建一支旅游观光车队,对景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对景区标志牌统一进行设计更新;核心景区农户一律搬迁;对影响景区和城区容貌环境的构筑物一律拆除;实行景区垃圾一律下山;在景区实行“三 统一” 管理,即统 一集中经营,统一导游人员管理,统一明码标价。文明武当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极大的优化了武当山旅游环境,提升了武当山旅游接待品位和档次。二是与扩大对外开放相结合。扩大开放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成功举办两届武术节为契机,扩大招商引资,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武

8、当山的对外影响,吸引了大量的人流、资金流汇集武当山。我们依托武当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天乙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城投公司推进合作项目,先后与农行、农发行、中行、信用联社合作成功融资。按照“认 知武当文化,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有较长期的资金沉淀能力”的要求, 创新投入机制,成功引 进了以太极湖集团投资联盟为重点的 16 家大型集团公司开发建设武当山,合同累计引资 150 亿元,已到位 20 余亿元,走借梯上楼、借水行舟之路,使顶级财富、人才、智囊、资金等实现高密度聚集,构建了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新格局。三、以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山水一体、国际一流的高品质旅游集散地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

9、区是武当山特区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形成的大水面优势,高标准精心规划和建设的集休闲养生、文化展示、会议度假于一体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区域总体结构分一环、两轴、两区、四大版块、5十七个功能分区、九大项目群、180 多个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 30 亿元,太极湖新区初具雏形,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水上旅游开发开局良好,并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2011 年所有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新区、水上游览区和户外休闲区三大主体工程,2013 年全面建成投用。以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为重点,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旅游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建成投用,形成了山上以古建筑、道教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主,山下以

10、休闲养生和水上游乐为主,山水一体、相映生辉的大武当旅游格局。一是旅游设施项目建设。建成了国内一流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环保车队、景区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完成了武当旅游发展中心、武当山接待中心、武当旅游码头、建国大酒店、天尊国际大酒店建设和琼台至金顶索道改造,以及景区“三道” (游步道、古神道、木 栈道)建设和景区房屋“穿衣戴帽” 工程,景区公 厕全部达到星级标准。二是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建成了武当山文化中心(武当博物馆、武当大剧院、太极文化广场)、武当武术国际交流中心、太极剧场、艺术馆建设,对演艺厅、国术馆进行了改造。三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的路坝桥基本竣工,完成了城区 10 条主次干道改造、商业步行街、太和大道、武白一级公路和五龙景区公路建设,武当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竣工投用,极大地优化了武当山旅游环境,为特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各位领导,武当山旅游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6但与省市领导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以省县域经济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抢抓机遇,扩大开放,创新思路,加快发展,用大思路谋划生态旅游项目,用大手笔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用硬措施开创山水一体大旅游新局面,努力谱写武当山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