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知识“玩”出能力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547442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玩”出知识“玩”出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玩”出知识“玩”出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玩”出知识“玩”出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玩”出知识“玩”出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玩”出知识“玩”出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玩”出知识“玩”出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玩”出知识“玩”出能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叙事类“玩”出知识, “玩”出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需要的人才不再是“ 高分低能 ”了,而是需要有知 识,有 实践经验,有独特见解,有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因此,我勇于打破旧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儿童爱动爱玩的心理特征,把知识点融于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互相提问能力,评价能力等。一、 “玩”中培养动手能力,体会前人的科学创造。上课了,我准备了一堆圆形物体:易拉罐、圆形瓶盖、硬币,还有十几个计算器走进教室,所有学生一齐望着我。我发给每个小组一个圆形物体、一根小线、一个计算器,说:你们配合好量出手中的物体的周长和直径的

2、长度,并用计算器算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看哪一组完成得最快,计算出的比值最精确,哪一组的同学将来就会成为数学家。学生们都忙着动手,有些量周长和直径,有些记录,有些用计算器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结果得知比值越接近3.1415926 就越精确,各人为自己也能得出和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那么接近而高兴不已。虽是一个开玩笑的许诺,同学们都带着美丽的憧憬,产生浓浓的兴趣,学得生动、活泼、主动,还学会和别人交流合作,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手动促脑动, “演一演 ”胜千言, “实验”、 “制作”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对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动态处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2在生动

3、、形象的实践活动中会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和能力。二、 “玩”中体会生活,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上关于“单价、数量、总价” 的应用题时,我设计了“ 开商场”的游戏,让学生做模仿商场买卖的游戏,边买边算帐,学生可高兴了,很投入地“玩” ,轻轻 松松掌握了新知识 ,还能达到在生活中运用,可谓“一举 两得” 。上“圆的 认识” 时,我问学生: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呢?我把儿子的几辆玩具车改装了一下,分别给车子换成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甚至于椭圆形的轮子,让学生上来演示,出现了车子颠簸,甚至停驶的情形,全班同学开怀大笑。学生们兴趣昂然地讨论为什么其它任何形状的车轮都不能行驶

4、呢?同学们一边摆弄车子,一边热烈地讨论、争辩、思索,最后终于发现由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距离都相等,所以圆形物体在地面上滚动时,圆心离地面高度不变,能保证物体较快速、平稳地前进。在轻松、民主、有趣的“玩” 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学到了知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更轻松,边玩边学,既满足了学生的童心、好奇心,又能让学生乐意自主地接受知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告诉我们:“教师不是把现成知识提供给学生,而是从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动中发现和回答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三、 “玩”中让学生思维自由翱翔,体现创造力。3人的创造力只要善于激发,就能淋漓尽致的发

5、挥出来,因而课堂中我们应善于创设这样的情境。复习“整除、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约数、倍数、 ”时 ,我说,这节课我们玩游戏,好吗?全班同学高呼:“太好了。 ”游戏规则 是:你错了,要表演一个 节目,或者出一个数学问题考大家。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我说,是质数学号的同学统统站起来,结果 1 号同学也站起来了,同学们反应可快了, “他错了。 ”1 号同学 红着 脸上台来,说:“ 我现 在知道了,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下面我唱一首歌给同学们听。 ”下面的同学使劲地鼓掌。接着,我又说,是合数学号的同学全部举右手,是奇数学号的同学都把左手举起来,是偶数学号的同学站好了,结果都对了。趁此机会,我对同学

6、们说:“刚才都是老师问你们,谁能自己提一些问题问老师或同学们呢,这个问题可以是你不懂的,也可以是你要考大家的。 ”一石激起千 层浪,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提出各类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我感到很幼稚,但你又会被他们述说的理由折服,小孩子们的创造力终于显山露水。例如有一位同学问:“我想向大家提一个小小的问题,假如王老师是0号,她应该是谁的朋友呢?”全班同学争先恐后地说:“老师不是我们这边的。 ”“也不是我们这边的。 ”“更不会是我们这边的。 ”学生谁都认为我不是他们一伙的,我一副很伤心的样子:“你 们谁也不要我!我到底是谁的伙伴呢,大家再商量商量,帮我找到自己的伙伴吧,否则我多寂寞呀。 ”大家急忙交头接耳,

7、有争论、有说理,最后起来各自陈述理由。经过辩论,最4终达成共识,为我找到了朋友,也使他们对“0”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0”也是偶数。同学们灵敏的思维使我为之震动,趁热打铁,我再抛出一个问题: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看谁的朋友最多。请你想一想谁的学号是你自己学号的约数,找出自己的朋友,并在纸上对你找出的每一位朋友写一条祝语。同学们的思维更活跃了,情绪高涨,接着让同学们用复习的知识猜电话号码。这样,课堂“活” 了,学生思维开拓了,不仅牢记下这几种“数” ,而且提高了学 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把枯燥乏味又容易混淆的几种“数” 变成丰富多采的游戏,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

8、在“玩” 、“乐 ”中 获取知 识,增 长智慧。学生的思维火花已经迸发,抓住这千载难逢之机,我提出:你们能不能象老师一样把你的生日或家中的电话号码编成数学问题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度升华,这主要是抓住了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儿童天生爱玩,可是现在经常看到很多家长剥夺了孩子的玩乐时间,星期六送去学弹琴,星期天送去学绘画;而老师更不放过,上课满堂灌还不罢休,下课还要补充强调,放学再留几个差生“开小灶”。殊不知, 这样迟 早会把“ 祖国的花 朵”折磨得“遍体鳞伤” 。我5们家长的望子成龙的心愿可以理解,但不用这么急切;我们老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了,不要还象过去那样要求学生整节课必须规规距距坐着;老师是至高无上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交心,由于今后的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因此,我千方百计把“玩”的时间还给学生,就算是上课也不例外,这样的“玩” 谁又能说学生会一无所 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