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调查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543249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调查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调查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调查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调查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调查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调查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调查测试卷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调查测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一、积累运用(共 21 分)(一)积累(共 13 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 (5 分)风光 y n 的日月潭,巍峨秀丽的阿里山,鬼斧神工的太 鲁阁,树龄 y 千的红桧树我市首批赴台旅游团顺利返常,完成了 许多人的 s 愿。 “台湾游”开放之初,旅行多为 nng 括宝岛精华景点的 “环岛游”,不失 为一个全面了解台湾 风土人情的良好选择。 常州龙网2默写(8 分)(1)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 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荒路暧交通,鸡犬相鸣吠”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 。(3)且壮士不死

2、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4) 与朱元思书中与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语句“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 。 (5)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二)运用(共 8 分)3. 阅读下面文字,并在这段文字后根据上文的格式仿写一段话来证明“诗有灵犀”这一观点。 (4 分)诗有灵犀,综观浩瀚的中国古典 诗歌,富含哲思理趣的佳作像一朵朵争奇斗艳的浪花,美不胜收。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诗人用野草每年春荣秋枯来 说明这样 一个哲理:毁灭生命的力量固然强大,但生命的顽强与伟大更 胜过毁灭生

3、命的力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 诗句, 诗人用登高远眺来说明这样一个哲理:只有登高,才能望 远,所以人生需要不断 进 取; 。4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 46 处(不得超过 6 处) ,用规定的符号加以修改。 (4 分)(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读罢小说,使我感触颇深,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我从中读出了两个字,那就是“关爱”。人间呼唤 关爱,人间需要关爱。因 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地流淌着爱心灌注的暖流,处处播洒着爱心滋润的阳光,收获着爱心的希望。二、阅读理解(

4、共 39 分)(一)阅读白鹭 ,完成 58 题。 (共 11 分)白鹭 是一首精巧的 诗。2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 太大而嫌生硬,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 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 鹭却因 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 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 嫌白,黛之一忽 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5、。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的白鹭的低飞,更是 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许 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 鹭 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 在是一首 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5.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篇散文的主要内容。 (3 分)6.文章第 段所写的内容可分别用第 段和第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个词语是:、 。 (2 分)7.甲同学把第段的内容概括为 “白鹭望哨图” ,但乙同学不同意,认为这样概括不对。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 分)8.写点评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仿照下面句子写的点

6、评,给另外一句作点评。 (2 分)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 线型结构,那 铁色的 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 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 则嫌黑。点评:用排比手法表现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句子: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 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点评: (二)阅读宛如英雄 ,完成 914 题。 (15 分)上中学 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 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灰白。他寡言少语好脾气,即使有的同学在他眼皮底下十分调皮,他也从不呵斥。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课总是专 注地看着他的眼睛。 许多个午后,在沉闷的课堂

7、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 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 乐的脉搏。其 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 话语又无从继续时,他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因 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难忘。每当他那木 讷苍老的脸 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 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 强音过后,他说:“ 同学们请注意! 请注意!(A)他的双手骤 然在空中抓握成拳,一 络白发披到领前。这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他说, 这休止是智者的沉族,

8、是伟大的沉双。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杭争。所 谓“ 此时无声胜有声”,沉致有 时具有比喧 嚣更强大的爆发力。“听!仿佛险恶巨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大师 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 驱逐出来。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 他 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 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3缓起来, “太阳终 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 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着 贝多芬的音 乐,感到那种热情、振 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

9、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始的 (B)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 际的向导。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 贝多芬的命运中 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 说:“ 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选自扬子晚报)注:休止 这 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9.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阅读全文,概括

10、回答。(2 分)10.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用本文中的语句回答)(2 分)11.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3 分)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12.文中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从本文 A、B 两处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3分)( )句赏析: 13.“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音乐中有,文学中也有。下列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不具有这种效果的一项是( ) (2 分)A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最后一课B看

11、着父亲艰难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背影C我在书店中认出鲁迅后,看到他的手那么瘦,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但我恭敬地鞠了一躬后走出了书店的门。 一面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 孔乙己14.文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3 分)(三)阅读古文桃花源记 ,完成 1518 题。 (共 9 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

12、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4见渔 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 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13、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2 分)阡陌交通(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16用现代汉语写出的意思。 (2 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7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2 分)18.“世外桃源”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解释,试解释它的意思。(3 分)【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 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 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 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

14、的 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世外桃源】(提示:答题不超过 100 字,故事情节须根据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但不能翻译。)(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920 题(共 4 分)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 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 , 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 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注释:陶侃:东晋人,官至大将 军。 何为:即“为何” ,做什么。 云:说。聊:随便。 不田:不种田。 戏贼:损害、糟蹋。 执:抓起来。 勤于农植:勤劳耕种。 给:富裕。 恭: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