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542846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浙江省新昌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董朝阳关键词:高中物理 双主互动 探究式 课堂教学模式 建构一、问题的提出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与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终生发展,是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综观目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满堂灌” 、 “机械讲授式”的教学形式为一些教师所推崇,强调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的倾向性问题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仍一定程度存在,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2、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影响。从历史上来分析,传统的师道尊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师本思想在人们脑子里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扭转过来;从现实情况分析, “高考升学率”仍是当今社会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而“讲授式”教学及题海战术,在提高学生应试水平上仍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倍受教师和学生的喜欢。据浙江沈江天老师等人的调研,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按喜欢程度排序的前三位依次是“听教师讲授基础知识” 、 “听老师分析物理题” 、 “看老师做演示实验” ,而喜欢自主学习探索的学生比例极低。因此,改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能力,对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

3、,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框架及运作流程本文提出的“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所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课堂教学结构、程序及方式。本模式是在借鉴心理学家澳勒斯提出的关于创造性学习的三个过程(孕育、明朗、检验) 、前苏联教科院院士 MN马赫穆托创立的“问题解决教学法” (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2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以及系统科学关于教学信息反馈调控回路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

4、上,结合笔者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而提出的。具体框架及操作要点分述如下:(一)基本框架:教对学的调控(评价)学对教的反馈 该模式有两个基本假设:1、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创造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并运用鉴别、比较、评价等方法实行最优化选择,从而达到增强创造能力的目的。2、认为每一个教师能够而且应该努力创设一种易于学生创造行为的氛围。通过设立问题情境、启发引导、点拨调控等方法手段,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自我完善,自主建构。(二)模式的运作流程这个“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运作

5、,是从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角度,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为主要线索,突出教师“启导”和学生“探究”关键环节,使学生在“主导”和“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创新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具体地说,该模式运作主要有两个流程:1、从教师主导看: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设境、启发、导拨、调控”四个过程之中。要求教师善于把握“启导”要素,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中,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求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在尝试与探索之中取得成功。对教师的要求:我认为关键要把好四个度。(1) “境要设得新” 。所谓“新” ,就是有新意、有吸引力。即要求教

6、师在深研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使呈现出的问题情境和矛盾事件,能激起学生对自己原先的态度、目标及知识的挑战,从而引发真正的探究兴趣。知识信息源 (教材、生活、媒体等)(学生)思考质疑 探索 评价认知冲突 思维加工 解决问题 最优选择(教师)启发 导拨 调控设境3(2) “启要启得巧” 。所谓“巧” ,就是要求教师能运用恰当的言语和态势,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既要“启而有法”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又要“开而弗达” ,不直接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3) “导要导得法” 。所谓“法” ,就是要求教师把握时机。什么时候该导,什么时候不该导?什么学生该用什么导法?等等,都要精心

7、设计。否则,效果就会不好,甚至适得其反。(4) “控要控得稳” 。所谓“稳” ,有两个含义,一是调控好学生的探索方向;二是调控好学生的探索进程。因为课堂 45 分钟,有一个时间和任务的限制,既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又要求教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2、从学生主体看: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质疑、思考、探索、评价”四个学习过程之中。即要求学生以最优化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为终极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不断地思考、尝试、探索与评价,挖掘创造潜能,培养科学素质,提高创造能力。具体地说: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要过程可概括为:(1)(2)(3)(4)这四个学习过程,即互相交叉,又层层递

8、进。既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或困难,适时予以指导和调控。对学生来说,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之中去自我建构,完善认知结构。因此,它们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模式,有利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下面我结合高中物理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章“电场强度”的课堂教学质疑直接由信息源接收产生经教师呈现情境或矛盾事件产生引起认知冲突 提出问题思考主动思考教师启发思考思维加工 进行假设 探索主动探索(实验、推理、论证)教师点拨引导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评价自我评价教

9、师与学生共同评价最优选择 巩固应用4片断实例,对操作中的有关问题予以阐述。电场强度 E,是静电场中的一个重要而且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概念。按教材的处理,虽然直观简单,但学生往往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对电场强度的困惑并不在于定义式 本身,而在于为什么要引入它?为什么要用比值来定义?表 3.1qF是我运用“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主要线索。表 3.1 “双主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电场强度”教学上应用范例教师(启导) 学生(问题探究)演示实验:检验电荷放入点电荷 Q产生的电场中的不同点,q 受力 F 不同。提示:电场有强弱之分。问题: A: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电场强弱?

10、B:这个物理量怎样定义?因为放在不同点受电场力不同,是否可用电场力 F 来描述电场强弱。改变演示实验:现象:不同 q 在点电荷 Q 电场中,在同一点F 也不同。讨论争辩(思维加工)结论:电场力 F 由两个因素决定。即电场和检验电荷。假设:A、不 能 用 F 来 描 述 电 场 本 身 的 性 质 电 场强 弱 , 须 引 入 一 个 新 的 概 念 ( 场 强 E) 。B、电场力 F 与电场强弱、检验电荷 q,三者可能存在某种关系。肯定学生的猜测假设。引导学生:电场强弱在电场中某点应当是一个恒量,正象亮着白炽灯的房间中某点的光强不变一样。既然电场力 F 与电场 E 和 q 有关。问:如何找出:

11、F 与 E、q 的关系。A、实验探索:电场中同一点放进 q(定量研究)改变 q 的大小,观察 F 与 q 的关系; B、数学推导:由库仑定律,点电荷 Q 电场中某点放入 q,它的受力: 22,rKrQF则则 始终是一个恒量。qC、得出结论:电场强度可用 )(,)(定 义 式即来 表 示恒 量 qFEF设境 质疑启发思考导拨探索5启发、引导学生找出 E 的性质。A、类比: ;类 同与 IURqFEB、比较:E 与 F 的异同比较(学生列表分析)C、结论:E 是电场本身的性质,与 q(检验电荷无关) 。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几点思考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

12、堂教学模式,其前提条件是教师要有强烈的“为创造性而教”的意识,并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为创造性而学”的热情,其主要目的是培养科学素质、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运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地加以运用。为提高该模式操作的实效性,运用时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情境性原则。要设法在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创设方面,建立起自由、和谐和引人兴奋的课堂环境。因此,教师教学态度须和蔼可亲,笑脸面对学生,保持幽默,使学生上课如沐春风,勇于表达想法。2、问题性原则: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或呈现矛盾事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延缓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他们的标新

13、立异要及时给予强化,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自尊和成功。3、启发探究性原则: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探索的愿望越强烈,探索性行为越多,探索的结果越好,则表明教师的启发诱导越有成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积极性结合得越圆满。4、民主和谐性原则。权威抑制创造,只有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导而弗牵” 、 “强而不抑” 、 “开而不达” ,学生才能当教师为朋友,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学习情绪,从而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猜测,不断产生新的观念。5、成功激励性原则。要相信每个学生的才能。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从成功中获得激励,增强

14、创造的动机、热情和信心,从而主动积极地争取新的成功。6、全体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这是创造性教学的根本方向,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学业成绩与创造力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相关, “创造力人皆有评价调控6之” 。教学上不能“优胜劣汰” ,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做到“有教无类”。要正确处理好德与智、知与能、创造性认知因素与创造性个性倾向的关系,坚持全面培养,防止顾此失彼。上述是笔者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上的一点探索及思考,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教正。2004 年 10 月 20 日参考文献: 沈江天高中物理学习动机现状分析与优化建议、 物理教 师第 20 卷第 4 期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10 月第 1 版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4 月第 1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