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537562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 (20121004)第卷 (选择题 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 以下是必修课本中四幅插图,关于这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学生从如图姿势起立到直立站于体重计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先减少后增加.B.乙图中运动员推开冰壶后,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 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C.丙图中赛车的质量不很大,却安装着强大的发动机,可以获得很大的

2、加速度.D.丁图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 ,从而减小桥面的坡度,来增大车辆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2. 下列几个关于力学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力一定不为零B.米、千克、牛顿等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 压力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3. 如图所示,清洗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 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 G,且视为质点.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 ,悬绳对工人的拉力 大小为 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 F2,则A.F1 sinGB.F2 GtanC.若工人缓

3、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 ,则 F1 与 F2 的合力变大D.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 ,则 F1 减小,F 2 增大4. 如图所示,三个物块重均为 100N,小球 P 重 20N,作用在物块 2 的水平力 F20N,整个系统平衡,则A.1 和 2 之间的摩擦力是 20NB.2 和 3 之间的摩擦力是 20NC.物块 3 受 5 个力作用D.3 与桌面间摩擦力为 20N5. 在轨道上稳定运行的空间站中,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半径分 别为 r 和R(Rr )的甲、乙两个光滑的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 上,轨道之间有一条水平轨道 CD 相通,宇航员让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先滑 上甲轨道,通过粗糙的

4、CD 段,又滑上乙轨道,最后离开两圆轨道,那么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 CD 间由于摩擦力而做减速运动 FFMmMmB.小球经过甲轨道最高点时比经过乙轨道最高点时速度大C.如果减少小球的初速度,小球有可能不能到达乙轨道的最高点D.小球经过甲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经过乙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6. 如图所示,一质点从 M 点沿曲线运动到 N 点,当它通过 b 点时,其速度 v 与加速度 a 方向的关系可能正确的是7.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右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其左端连接一个物块,物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 O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若此时起对物块施加一个持续的、水平向左的恒力 F,且物块在

5、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形变未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则A物块不可能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B物块将在 O 点两侧作往复运动C当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最大弹力为 FD当物块再次到达 O 点时,若立即撤去恒力 F,则物块将保持静止8.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开创了一套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B. 第谷最早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C.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D. 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9. 如图所示,在加速向右运动的车厢中,一人用力

6、向前推车厢(人与车 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对车厢的推力做正功B. 车厢对人做负功C. 车厢对人做正功D. 车厢对人不做功10. 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消息,2011 年 8 月 25 日 23 时 24 分,嫦娥二号卫星上四台推进器准时点火,经过约 3 分钟工作,嫦娥二号成功进入距离地球约 150 万公 里远的拉格朗日 L2 点.我国成为世界上继欧空局和美国之后第三个 造访 L2 点的国家和组织.L 2 点处在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外侧,在太阳和 地球的引力共同作用下,卫星在该点能与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视 为圆周运动),且时刻保持同一直线上背对太阳和地球的姿势.此位置 是探

7、测器、天体望远镜定位和观测太阳系的理想位置.不考虑其它 星球影响,下列关于工作在 L2 点的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离地球的距离比地球同步卫星离地球的距离小B.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绕太阳的向心加 速度大C.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与地球运行的线速度大小相 等D.它绕太阳运行的角速度比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11.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2:1物块 A、B 用轻弹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 F 作用于 B 上且两物块 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当用同样的大小的力 F 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 ,弹簧的伸1x 长量为 ,则2x等

8、于21:xA.11 B.12 C.21 D.2312.半径为 R 的圆桶固定在小车上,有一光滑小球静止 在圆桶的FO 最低点,如图所示.小车以速度 v 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小球在圆桶中上升的高度可能为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等于 2Rg2vg2g2v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62 分)二、填空题(本题共两个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3.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1)由图中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s 厘米 ,由图中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 d= 厘米.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

9、,将滑块从图 9 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1的时间 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2 的时间 t2,则滑块经过光电门 1 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 v1= ,滑块经过光电门 2 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 v2= ,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a= .(以上表达式均用字母表示).(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做了 6 组实验 ,得 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分析上表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如果想通过图像法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结论,须建立 (填 am 或 a )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 1图,如果图线是一条通过

10、原点的直线, 就可确认上述结论.14. 用如图实验装置 验证m1、m 2 组成的系统 机械能守恒.m 2 从高处由静 止开始下落,m 1 上拖着的纸 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 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 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 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 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未标出),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已知 m1=50g、m 2=150g,则(g取 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 5 时的速度 v= m/s;(2)在打点 05 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 E K=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 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3)

11、若某同学作出 图像如图,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 g= m/s2.hv21m(g) a(m/s2)250 2.02300 1.65350 1.43400 1.25500 1.00800 0.63 15. (10 分)一般宇宙飞船飞近某一个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运动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宇宙飞船上备有以下器材: 秒表一只;质量为 m 的物体一个;弹簧秤一个;天平一架(附砝码一套).已知宇航员在靠近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上绕行及着陆后各做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的数据可以求出该行星的质量 M 和半径 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试分析:(1)宇航员两次测量所选用的器材和测量的物理量

12、;(2)由题述已知量和测量的物理量推导出该行量的质量 M 和半径 R 的表达式.16. (10 分)如图所示,半径为 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 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b 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管内,a 通 过最高点 A 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 3mg,b 通过最高点 A 时,对管壁下 部的压力为 0.75mg,求a、b 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17. (10 分)如图所示,长 L=0.6m 的轻绳一端系于固定点 O,另一端系质量 m=2kg 的小球。将小球从 O点正下方 l/4 处,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经一定时间绳被拉直,以后小球将以 O 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已知绳刚被拉直时

13、,绳与竖直方向成 60角。取 g=10m/s2,求:(1)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 v0; (2)小球动到最低点时,绳所受的拉力 T。 18. (12 分)一平板车,质量 M=100kg,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度 h=1.25m,一质量 m=50kg的小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端的距离 b=l.00m,与车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20,如图所示,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车向前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物块刚离开车板的时刻,车向前行驶的距离=2.0m,求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 s.不计路面与平板车间以及轮轴之间的摩擦,取0s.21mg陕西省长安一中 2012-

14、2013 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BC A B BC D AC D A AC B A ACD二、填空题(本题共两个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3. (1)0.52; d/t1; d/t2; (v1,v2 代入了同样给分); (2) a ;14. (1)2.4 (2) 0.58, 0.60,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

15、 1、m 2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9.7三、计算题(本题共 4 个小题,其中 15、16、17 题 10 分,18 题 12 分,共 42 分)15. 解:(1)用停表测出飞船在靠近行星的轨道上运行的周期 T,用弹簧秤测出着陆后质量为 m 的物体的重力 F.(2) ,又解得16. 解:两个小球在最高点时, 受重力和管壁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作为向心力,离开轨道后两球均做平抛运动,A、B 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之差.对 A 球:3mg+mg=m vA=对 B 球:mg 0.75mg=m vB=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落地时它们的水平位移为: sA=vAt=vA =4R sB=vBt=vB =R s As B=3R17. (1)小球在绳被拉直前作平抛运动,设小球抛出后经时间 t 绳被拉直,则: 由此解得: (2)在绳被拉直前瞬间,小球速度的水平分量为 v0,竖直分量为 gt,速度大小为:将 代入上式得: 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可见小球速度与绳沿同一线,小球动量在绳拉力的冲量作用下减为零,以后小球作摆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到最低点时动能:由牛顿定律得: T= =2210N=40N 由牛顿第三定律,绳受到的拉力为 40 N 18. 解:题目描述的物理过程如图所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