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536509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盐城市 2013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1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A玉器制造工艺的高超 B服饰礼仪制度的规范C分封制度等级的森严 D宗法制度嫡庶的差异2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发展。其中利用自然力并改进技术提高效能的是水排 翻车 高转筒车 耦犁A B C D3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

2、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4 “明遗民深感家国之痛,以字画寄趣。如八大山人。狂醉之后,挥笔泼墨,涂一帧残山剩水,间或勾一笔白眼向人的鸟,染数尾怒目而视的龟,表示睥睨社会尘垢的心境。”依据这一描述,右图八大山人的孤禽图可归类为A景物素描画 B花鸟工笔画C文人写意画 D社会风俗画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

3、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6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符合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反映了民主革命的目标C表达了国共合作的意愿 D宣扬了民主自由的观念71859 年英国人呤唎在广州街头散步, “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

4、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入注目的。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A女子缠足的恶俗已被政府明令禁止 B广州开放较早导致女子服饰普遍硒化C西方工业品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 D沿海地区的开放使女子已经获得解放8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说:“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该会议A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B

5、推动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恢复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解决了与亚非国家之间矛盾9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 ”该“不足”是指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101949 年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地区实施戒严法,规定出入境的船只、车辆、航空机及其他通信交通工具必须检查,必要时得停止其交通,以此限制人民的行动自由。这种局面被打破始于A停止炮击金门,倡议两岸“三通” B允许台湾同胞赴大

6、陆探亲C两岸分别成立海基会、海协会 D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11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邓小平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18右图中飞机的驾驶员是美国人霍尔沃森。1948 年到 1949 年,苏联封锁西柏林,英美两国联合救援,向西柏林空运各类生活物资。霍尔沃森每次执行任务时都会给孩子们空投糖果,为了让孩子们能辨认出自己,便摇晃几下飞机的翅膀。因此,西柏林孩子称他为“摇翅膀的叔叔” 。此事发生的背景是A杜鲁门主义实施 B东德建成“柏林墙”C北约与华约对峙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19福特公司应用最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机器撞开了大门,其成果就是制成了各种“全球性汽车” ,通过这些汽车,福特公司

7、再一次树立了一个全球性的标准,表明汽车的制造竟可以怎样达到尽可能最大的效益。所进行的改造节省了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开支,并可望削减成千上万个高技能的报酬优厚的工作岗位,它们原属于那些经理们、工程师们和推销人员。这表明信息技术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统一了制造业的标准全球化优化了资源配置 全球化带来了失业等问题A B C D20卢梭在爱情悲剧小说新爱洛伊丝中,不仅发出了崇尚真实情感,贬抑矫饰理性的呼声,而且表现了厌恶虚伪的文明社会,赞美纯洁的大自然的倾向。下列作品与该小说创作艺术风格相同的是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第 21 题 13 分,22 题 12 分,第 23题 15 分

8、,第 24、25 题各 10 分,共计 6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 (13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

9、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 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 ,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 。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 ,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一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

10、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一一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书省管辖“腹里”的范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了哪些机构进行管辖。 (3 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 (10 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 字左右)22 (12 分)在西学冲击下,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规发生了分化,其群体也随之分化、重构,形

11、成新旧两个阵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嬗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予之幼时,即有万里封侯之志,既冠而读兵书;年垂四十,身虽登科,终无机会风云,不得已而舌耕度日。自光绪庚子后改设学堂,不数年停止科考,并派学生出洋留学以学洋夷之学洋学既盛,孔孟之学遂无人讲;中国人士均尚西学,则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皆置诸如无有之乡,遂养成许多叛逆,至宣统三年,突然蜂起,革我清之命,改称民国,号曰共和,而乱臣贼子乘势行其素志岂非孔孟之学不行而洋学是尚之所致乎?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材料二材料三 中国与此新出现的“夷狄”更常处于一种敌对的状态之中。现在反要向其学习,而学习的目的又是“

12、制夷” 。何况这些“始创自由平等于己国之人,即实施最不自由平等于他国之人” 。故中国士人对学习西方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其中的多重尴尬是不言而喻的。 罗志田新的崇拜: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属于新旧哪个阵营,从政治与文化的立场及其个人利益角度说明其依据。 (4 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等知识分子以传统方式“安身立命”的社会原因。 (4 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中国士人”所遭遇的“尴尬” 。(2 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问题上存在的困惑。(2 分

13、)23 (15 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1961 年 2 月 2 日,肯尼迪向国会提交经济复兴与增长计划,建议通过下列法案:(1)对失业津贴增加 13 个星期的临时补助;(2)在为期 15个月的时限内,把救济金扩大到失业工人的子女;(3)重新开发萧条地区;(4)增加社会保险佥并鼓励提早退休:(5)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扩大最低工资法的实施范围:(6)给生产谷物的农民提供紧急救济;(7)为全面的房屋建筑和贫民窟的清除计划提供经费。1961 年 6 月底,这些法案虽经国会作了某些修正,但基本上获得通过。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材料二 1980 年竞选胜利的里根,身边聚集了一批经济顾问,有弗里德曼、格

14、林斯潘、拉弗、里斯顿、麦克拉肯等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经济学家。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 6 个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放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 一赫伯特斯坦总统经济学材料三 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既有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有所创新,人们称之为新凯恩斯主义或克林顿经济学。就是把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综合在一起。由于放松了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根据 1996 年通过的耕作自由法,联邦政府不再扮演农场主的最终保护角色,它还将向农场主提供固定的款项,但逐年减少,使农场主种更多的土地,并且自己决定种什么减半征收小企业长期投资的资本收益税,刺激了企业的投资和技术创新活动 刘绪贻新凯恩斯主义对美国经济的现实影响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肯尼迪经济政策的内容。 (3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经济运行模式的理论依据。 (1 分)(2)概括指出材料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 (1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 分)(3)据材料三指出克林顿经济学的理论特征。 (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政策取得的成果,并分析该成果的时代原因。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