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某国际港务区西部国际钢铁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51642 上传时间:2017-07-01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地区某国际港务区西部国际钢铁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西部地区某国际港务区西部国际钢铁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西部地区某国际港务区西部国际钢铁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西部地区某国际港务区西部国际钢铁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西部地区某国际港务区西部国际钢铁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部地区某国际港务区西部国际钢铁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地区某国际港务区西部国际钢铁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国际港务区西部国际钢铁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 00 九年九月二十日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 概述1.2 项目来源1.3 规划依据1.4 规划原则1.5 指导思想1.6 园区定位1.7 市场定位1.8 功能定位1.9 规划内容1.10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估第二章 西部国际钢铁物流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2.1 XX 市及西北地区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22XX 市及 XX 物流业现状2.3 本项目的 SWOT 分析2.4XX 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条件第三章 我国钢铁生产与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和国际竞争力研究3.1 我国钢材消费总量、主要品种消费现状及未来预测3.2 我国内主要用钢行业对

2、钢材需求预测 3.3 我国西部地区钢材生产总量与消费现状及未来预测3.4 我国西部地区分品种钢材生产与消费及未来预测第四章 西部国际钢铁物流园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41 规划原则42 建设规模43 建设内容:44 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平台构架规划研究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建设条件和总图布置5.1 建设地点5.2 自然条件5.3 总图布置5.4 土地利用规划研究5.5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研究5.6 绿化及景观工程规划研究第六章 节能消防安全6.1 节能6.2 节水6.3 资源综合利用6.4 职业安全卫生第七章 环境保护7.1 环保目标7.2 环保措施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8.1 建设目标8.2 建设期8.

3、3 实施进度与安排第九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1 投资估算9.2 资金筹措第十章 技术经济10.1 概述10.2 评价原则10.3 项目建设进度10.4 项目营业收入测算10.5 成本及费用10.6 税金计算10.7 利润总额计算10.8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0.9 总评价意见第十一章 物流园控制导则11.1 物流园开发模式设计11.2 物流园管理模式设计11.3 物流园投融资模式设计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12.1 结论意见12.2 盈利模式分析第一章 总论1.1 概述(1)国外物流产业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物流业的全球化趋势在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联合,形成一批物流业的巨无

4、霸。这些物流业的老大,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筑了遍布全球的物流网络,使物流业在技术上更加高效率更加低成本。近年来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值得注意。1)第三方物流在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比重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的发达国家和地区,70%以上的企业在通过第三方物流系统从事生产贸易经营活动。2)电子商务已广泛应用在物流业,使物流业的工作流程化、连续化、信息的全球化,电子物流已成为 21 世纪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大趋势之一。3)物流技术装备也日益完善,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

5、装备技术新格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于一体的物流综合作业模式已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4)物流全球化的趋势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国际采购、本地生产、全球分销格局的形成,带来了企业对国际物流的需求。国际物流巨头透过投资、合作融资等形式把游资投入到物流的各个重要环节,如港口、码头、公路、物流园区、保税仓库等终端,建立了国际物流畅通的流通渠道,初步完成了全球物流新体系的建立。5)现代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现代物流开始与生产、采购、销售及信息结合,形成了整体运营优势。这是由优秀的生产商、原材料供应商、产品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及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优势企业群体组合而成,才能保持企业的

6、市场竞争能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之间的竞争。6)现代物流越来越重视增值服务。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物流成本是当务之急,专业化和集约化已成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基础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就要求物流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包括裁剪、冲压、包装、焊接、机械加工等增值服务。7)现代物流的发展进一步与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结合。物流信息化是指采用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电子商务和物品条码技术的应用等。现在,信息平台、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事物处理系统(TPS) 、管理信息系统(M

7、IS) 、决策支持系统(DSS)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智能交通系统(ITS)等信息处理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中。有了信息技术,使物流与商流、资金流融为一体,从而提升了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综合效益。物流业发展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噪音、污染、交通堵塞等等,因此,发展与环境和谐的绿色物流已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国际著名综合物流园:国家 物流园区名称 占地面积(公顷)德国 不来梅物流园区 200德国 纽伦堡物流园区 337德国 汉堡港物流园区 160意大利 委路那物流园区 600法国 马赛港物流园区 160日本 广

8、岛物流园区 169日本 神户物流园区 115(2)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情况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上百个物流园区。从功能上看,国内的物流园区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区域型物流园,主要以满足区域对物流的需要。二是商贸型物流园区,主要功能是所在地区提供特定商品的交易和运输服务;三是运输枢纽型物流园区,即在运输枢纽中心建立物流园区,从事运输组织和服务,以实现规模化运输。四是综合型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具备物流组织、商贸流通、仓储配送和产品深加工等多种功能。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业的增加值将达到 16%左右,预计到 2010 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超过 80 万亿。近几年来,随着国民教育的结构调整,我国物流业

9、发展也出现新态势:一是物流产业进一步向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环渤海区域集中,这三大区域集中了我国经济总量的 53%、外贸出口总量的 85%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54%,这三大区域是我国当今物流市场最活跃和最集中的地区,这也为这些地区物流市场的发展和快速聚集提供了可能。二是我国的物流市场份额向大型、专业化物流产业集中的步伐加快,那些具有强大服务网络、高效率、专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将成为今后物流业的龙头老大。三是国际物流巨头企业已在我国扎下根,并正在迅速发展扩大业务,今后物流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我国大型综合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名称 规模占地面积(公顷)贵阳市现代物流园区 2890山东盖家沟国际物

10、流园 1000深圳平湖物流园区 440大连国际物流园区 760长沙金霞物流园区 1000北京良乡综合物流园区 486天津空港国际物流园区 95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区 162(3)我国专业化钢铁物流园区现状我国钢铁物流市场需求巨大,每年仅钢铁原料和成品钢材的海运物流就在 6 亿吨以上.这样大的海运物流市场,我国钢铁原料的铁矿石运输主要还是靠租用外轮完成.而海运价格还长期被外商所控制.我国钢材产量连续 14 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的钢材深加工比重低。钢材本身的附加值没有得到提升,与下游行业的发展结合还不够紧密,使用钢材的综合成材率和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世界发达国家钢材的综合深加工比可达 50%以上。

11、其中:线材达 60%,棒材达到 40%,管材达 30%,板材达 70%左右。而我国一般钢材的深加工仅为 10-15%左右。由于钢材深加工比例低,使我国钢材的成材率和使用效率较低。 钢铁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很大。特别今后十年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钢铁行业面临结构调整改变增长方式的历史任务,钢铁物流也面临用现代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物流;特别是要以超前意识从发展大市场、大物流的视野,实施整条供应链管理战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今后钢铁物流任务培育现代化钢铁大市场、大物流:推广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

12、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钢材加工配送。我国钢铁和流通企业建设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起步晚、规模小、设备档次低、专业化生产线少。与最终用户缺少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特别是为造船、汽车、家电、机械、石化、集装箱、铁路、公路、桥梁和成套设备配套服务的生产线少,不少是刚刚起步。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的钢材加工配送主要是外商独资或合资建设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审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我们必须站在全球化的高度,规划我们在全球经济下的钢铁物流经济体系

1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钢铁行业近年建设的主要钢铁物流园如下:物流园区名称 规模占地面积1.广州乐从华南钢铁物流交易中心 投资 6 亿元,占地 30 万平米2.辽宁北方钢铁交易中心 占地 40 万平米(600 亩)投资10 亿元。3.成都量力钢材物流中心 投资 12 亿元,占地 32 万平米4.上海钢领产业集群 占地 480 亩,建筑面积 32 万平米5.江苏汇坚不锈钢产业园 占地 2000 亩总投资 30 亿元6.天津滨海钢材城 占地 600 亩,已投资 5.6 亿元7.天津国际金属物流区 占地 5000 亩8.上海江桥钢材物流中心 占地 382 亩总投资 10.75 亿1.2 项目来源进入 2

14、1 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对物流的巨大需求。2008 年 XX 省全社会物流总额达 12500 亿元,物流业的增加值 600 亿元,这两项指标分别达每年增长 17.3%和14%。特别是随着 XX 国际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发展大物流、组建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已成为 XX 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XX 的钢铁工业虽发展滞后,但近年来进步很大,已形成粗钢生产能力 600 万吨/年。主要钢材品种包括螺纹钢、棒线材、焊管、带钢、中板、无缝钢管和型钢等品种较齐全的产品体系。2008 年 XX 全省粗钢产量 306 万吨,钢材产量 481 万吨。XX 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特别是航天航空

15、、电子、生物医药、机械工程、输配电设备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XX 省的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量在 10001400 万吨/年,是我国西部地区钢材消费的大省。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钢铁的需求还处于高峰期,钢铁市场还要稳定发展 10 年或更长一段时间,这就给XX 市发展以钢铁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又给 XX 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据有关部门预测:由 XX、重庆、成都组成的西部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是继 20 世纪 80 年代的珠三角、90年代的长三角之后,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第三极。进入 21 世纪,随着中国

16、区域经济重心的北移西移,西部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并正在加速崛起之势。近年来西部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国民生产总值已接近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总和,这四大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均高于全国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数据表明西部和环渤海区域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它不仅是三北地区发展的引擎,更是与西北亚开展国际合作的前沿.XX 市位于西部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国际金融危机,促使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钢铁行业也面临如何做大做强的问题,XX 的钢铁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解决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和企业效益低的问题,根据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现代化物流就是其中有效的措施之一。现代化的物流通过整合生产、运输、仓储、配送等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发挥专业化集约经营的优势,再加上现代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