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4历史 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学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5162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选修4历史 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民版)选修4历史 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民版)选修4历史 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民版)选修4历史 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民版)选修4历史 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选修4历史 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选修4历史 4.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学案 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标要求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一、追寻救国之路1背景20 世纪初期的中国,在西方列强政治、经济压迫和清王朝腐朽没落的统治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抗争,无数志士仁人对民族的出路进行了探索。2过程(1)走上革命道路:1894 年,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未获成功。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走上了革命道路。(2)建立革命团体概况: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

2、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他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在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意义:标志着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开始。3策划广州起义(1)概况:兴中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建立香港兴中会,筹划广州反清武装起义遭到失败。(2)意义:广州起义表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已同清王朝彻底决裂,以武装起义迈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4考察欧美,为革命深入发展做准备(1)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并在华侨中积极宣传革命。(2)伦敦蒙难脱险后,孙中山增强了革命信心,更加积极地展开反对清王朝的斗争。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

3、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归纳总结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深化探究探究点由改良到革命材料(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思考据材料,孙中山认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答案关键:改革政治。选择:从改良到革命(或提倡暴力革命,从“医人”到“医国”) 。二、组建革命大同盟中国同盟会1背景:兴中会成立后,资产

4、阶级革命派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2成立:1905 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阐发为三民主义。3评价:同盟会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深化理解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一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但它不是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不可能指导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这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深化探究探

5、究点三民主义纲领材料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思考(1)材料主要体现了孙中山的何种思想?提出的原因、目的各是什么?(2)在土地问题上,孙中山反对什么?就农

6、民与孙中山主张的互动关系上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1)思想:民生主义。原因:看到了西方因贫富悬殊引发的矛盾尖锐隐患。目的:通过民生主义,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缩小收入差距,缓和社会矛盾。(2)主张:反对没收地主土地( 夺富人之田)。影响:不能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民生主义是空想,也不能真正得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三、缔造资产阶级共和国1背景(1)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占领武昌,12 月孙中山从美国回到上海与黄兴、宋教仁、胡汉民等讨论新政府问题时,孙中山力主实行总统制。(2)12 月 29 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2建立(1)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宣誓

7、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庄严宣告 中华民国成立,宣布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2)选举临时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3措施(1)颁布了三十多项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革文化教育的法令。(2)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并确保建立实行议会民主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4意义(1)创建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此后,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2)民主共和的观念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轻

8、巧识记三个词语概括临时约法的内容(1)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2)主权在民即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自由平等包括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国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三权分立包括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中外比较临时约法与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异同(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 “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与美国政体相同的地方。(2)孙中山出于限制袁世凯权力的需要,实际上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国家,从这点看又区别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重点精讲的历史功绩:(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

9、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性质)。(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最直接的结果)。(3)制定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最伟大的功绩)。(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深远的意义 )。(5)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深化探究探究点临时约法材料一“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材料二“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以上材料均节选自临时约法思考材料体

10、现了哪些政治原则?有何进步意义?答案(1)原则: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意义:用法律形式确认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及等级观念,具有深远影响。课堂小结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念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 3 月 12 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答案料中“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反映

11、了孙中山先生关注民生的愿望,因此是他的民生主义思想的体现。2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是因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此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它的成立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它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A B C D答案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其特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他们领导的革命也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中华民国属于真正的人民民主共和国它体现了西方民主思想其实际意义主要在于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标志着中国确立了三

12、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A B C D答案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共和国,排除;从这句话来看,体现不出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排除。4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答案京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是美国政体的复制品。南京临时政府没

13、有实行联邦制,中国也没有超过日本,袁世凯专制独裁,说明 B、C 、D 三项表述错误。5“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A使中国开始了全盘西化B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C将传统文化彻底击败D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答案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因此 B 项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

14、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 年 6 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 年请回答:(1)由材料一,说一说孙中山的救国主张及其原因。(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主张有何变化,直接原因是什么?答案(1)主张:通过改良运动,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国富民强。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原因:社会上改良主义盛行,自身受西方教育,民族危机严重。(2)变化:由改良走上革命,推翻专制,建立共和民国。原因:上书无结果,认识到改良道路行不通。学习思考1提示孙中山走上革命之路的原

15、因:(1)他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教育,试图通过 “改良”拯救中国,上书李鸿章却石沉大海。(2)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认识到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走上革命道路。2提示三民主义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中国历史前进的方向。3提示爆发时,孙中山当时并不在国内,他的高票当选,说明了孙中山在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从而获得了众多代表的一致首肯。自我测评提示说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因为:(1)有全国统一的政党组织体系,孙中山为总理,国内外设有众多分部。(2)有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国人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民生富裕的愿望。一、选择题1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是因为孙中山()A首先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首先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C首先发动了反清的武装起义D首先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案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革命的任务决定革命的性质。所给选项中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