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含历年真题专题二读图训练新人教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65143879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含历年真题专题二读图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含历年真题专题二读图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含历年真题专题二读图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含历年真题专题二读图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含历年真题专题二读图训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含历年真题专题二读图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含历年真题专题二读图训练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专题五读图训练题型特点:1选择题:近几年广东省各市对本专题的考查都侧重于对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利用经纬网定位,以及地图三要素、地图的判读和实际应用等。其中,判定地理坐标、半球的分辨能力是难点、常考点。2读图题:对本专题进行考察的读图,一般着重于对地图信息能力的获取上,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本的基本知识, 考察地图知识的判读和实际运用, 并且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文字表述能力,即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表达信息。题型一:经纬网的判读2013年 8 月 14 日中午到傍晚11 号台风“尤特”在广东台山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强台风“尤特”成 2013 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台风,登陆后它将“长赖”广西,华

2、南暴风雨会持续多日。读图完成 1题。1. 2013 年 8 月 14 日 08 时,台风“尤特”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是()26A.112 W 20 N24B.112 W20 SC.112 E 20 N22D.112 E20 S202台风“尤特”移动的方向( )18A.从西北向东南B.从东北向西南16C.从东南向西北14108 110 112 114 116 118 120D.从西南向东北解析:第一问考查某点经纬度符号的判定。先找准8 月 14日 08 时这个点的纬度为20,经度为 112,在图中纬度增加的方向画个箭头发现:纬度的度数往北增加,所以为北纬(N );同样的道理,经度的度数在往东增加,所

3、以为东经(E )。第二问考查经纬网上方向的判定。遵循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的原则。在台风路径移动的方向画上箭头,用十字架法即可判断出答案(提醒:在画十字架时, 十字架要与经纬网重合)。答案: 1. C2. C读南极地区图,完成3 4 题。3 A 点的坐标是 ()A 70N, 30 WB 70S, 30 WC 70N, 30 ED 70S, 30 E4 A 点位于长城站 _方向 ( )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解析:此题考查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的判读。第一问考查极地经纬网中某点坐标的判定。 分两步走: 第一步在 A 点处沿经纬网方向画十字架,可找到 A 点的纬度为 70,经度为 30;第二步判

4、断符号:由题意知此图为南极地区,所以 A 点的纬度为 70 S,本题的难点在于判断 A 点的经度符号:在图的外围画上地1名校名 推荐球自转的方向(顺时针),观察 A 点所在的经度的变化趋势,发现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数在增加,所以判断为东经( E)。第二问考查极地经纬网上方向的判断,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第一种十字架法:在长城站点画十字架 (此处关键在于十字架要与经纬网的弯曲绝对重合,而且十字架的范围一定要把 A 点包括在内) ,在十字架上标上东南西北即可判断。第二种方法是分东西和南北两步判断:在南北方向上, A 点比长城站更远离南极点,所以A 在北,长城站在南;东西方向上把A 点和长城站用一

5、段劣弧连接起来, 在弧上标上地球自转的方向, 箭尾的点为西, 箭头的点为东,即长城站在西, A 点在东。然后把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综合到一起即可判断。答案: 3. D 4. A题型二:地球的运动2013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我国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嫦娥三号”在太空飞行10 多天后于14 日 21 时 40 分左右在月球上着陆,读图完成13 题1“嫦娥三号”从发射到着陆期间,地球绕日公转正处于下图中什么位置()A轨道之间B轨道之间C轨道之间D轨道之间2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点时,广东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平分D不能确定3广州市房屋内的光照面积

6、S 最小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ABCD解析: 此题是一道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题。涉及到地球公转位置、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知识。第一问考查地球公转位置与时间的对应。第一步在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上写出四个位置的时间(二至二分日的时间),第二步找到题干中卫星发射和着落的时间为12 月2 日到 12 月 14 日,处在(9 月 23 日 和( 12 月 22 日)之间。第二问考查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对于这种题画三线图很容易解决。在三线图上把点的对应位置(处于冬至和春分之间)标出(大致位置即可),可以看到此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所以北半球的各个地方都是昼短夜长。第三问间接考

7、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要使北半球房间内所获得光照面积最小,就要求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角度最大的一天为夏至日( 6 月 22日),所以选择点。答案 : 1 B2 B3 A2名校名 推荐题型三:等高线的判读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新农村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 3 题1图中甲、乙两村的相对高度极有可能为( )A 840 米B380 米C 510 米D700 米2在图上量得甲乙两村的距离为4 厘米,而两村实地距离为2 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应为( )A 1: 50000B 1: 500000C D 图上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千米3据图 4 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

8、确的是()A 图中有一处是断崖B小河流向自北向西南C 乙村比甲村地势更平坦D图示山峰海拔至少800 米以上解析:此题为一道等高线知识的综合选择题。第一问考查相对高度。由于两地的海拔都不是一个确定值,所以难度较大,看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为100 米,由此可知甲村的海拔范围在0-100米之间,乙村的海拔在500-600米之间,两组数据交叉相减(数学上上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可得出相对高度的范围在 400-600米,只有 C 符合。第二问考察比例尺的计算。用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A、 B 选项中没有出现单位,则默认为厘米,C 选项表示的是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9、50 米。第三问是等高线图的综合运用题,在图中能找到陡崖的标记,所以A 是正确的, B 选项小河一般出现在山谷地带,所以先在图中找到山谷(等高线往高处凸为山谷),用箭头标上河流的流向 (从高往低流)。要注意图中有没有指向标,没有指向标的情况下用十字架法确定河流的流向是从北流向西南。C 选项乙村所处的地方等高线要密集,所以乙村比甲村更陡峭; D选项看图可知图示山峰海拔为840 米。答案: 1 C2 A3C题型四:气温降水图的综合判读读下图分析完成1 2 题1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A热带B温带C寒带D亚热带2此图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是()A 全年高温多南B 全年低温少雨C 夏季高温多雨,冬

10、季干冷干燥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解析:此题是一道气候的综合分析题。 我们先要明确图中曲线图表示气温, 柱状图表示降水。第一问考查温度带, 根据题目选项, 我们可以根据最低温来判断温度带, 在气候图中圈出最气温,如果最低温低于0,考虑为温带或者寒带,如果最低温在0-15 之间为亚热3名校名 推荐带(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但图中气温明显有季节差异,所以可以排除是温带海洋气候),最低温在 15以上,为热带,所以 D 正确。第二问考察气候,看图可知,全年降水和气候都有季节差异,所以排除A 和 B。最高温出现在 7 月,所以可以判定为北半球,6-8月为夏季。根据图中的雨热搭配情况来看,是雨热不同期

11、的,所以选D。答案: 1 D2D题型五:信息题的判读1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民总收入占世界的比例图”,在世界人口中,发达国家所占的比例约为世界人口的()A 84%B 16%C 20%D 80%解析:此题是对饼状图的考查。先找题干中的关键字“在世界人口中”,所以选择看第一幅图,把饼状图的含义转化为文字的意思为:发展中国家人口所占的比重约为世界人口的84%,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6% 。答案: B2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A 新疆、湖北、安徽、河北B 河北、湖北、安徽、新疆C 新疆、安徽、河北、湖北D 安徽、河北、新疆、湖北解析: 此题是对柱状图的考查。对于本题来说,关键是对柱子三维含义要有清晰认识:柱子所在的横坐标表示播种的品种, 柱子所在的纵坐标表示播种的面积, 柱子的花纹表示不同的省份。 此题的突破口在丁, 丁地小麦的播种面积是最大的, 而水稻和油菜的播种面积是最小的。小麦是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而水稻和油菜是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由此可知丁是北方的省份,综合题目四个选项,只有 A 符合。答案: A3下列省区与下图经济发展模式相似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