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整合及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5123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整合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整合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整合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整合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整合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整合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2015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 21如何正确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2)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这种“直接过渡”的思想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2新经济政策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这一政策“新”在何处呢?(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

2、下的余粮归自己支配,可以拿到市场上交换所需物品,粮食税的数额比余粮收集制时的交粮数额大为减少。(2)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将这些企业以出租的方式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允许国内外资本家投资开发,如授权美国商人哈默开采石棉,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3)重新重视货币的作用,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4)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制。简单来说,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两大不同:由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由单一的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

3、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3苏联为何要优先发展重工业?(1)增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需要发展军事工业。(2)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3)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4)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基础就是重工业。4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1)同:目的: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结果:前期效果明显;后期经济恶化,社会矛盾突出。原因: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2)异: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5如何评价勃列日涅夫改革?(1)积极性:在改革前期,勃列日涅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产生了一定冲击作用;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

4、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2)消极性: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对苏联社会的过高估计进一步阻碍了改革的进程;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使经济负担日益严重,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苏联进入停滞时期。 1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B生产力水平落后C面临内部叛乱和外部干涉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2一个英国资本家申请在莫斯科郊外兴建一个新型企业,很快得到苏维埃政府的批准,此事可能发生在()A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时B三年国内战争期间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D “一五”计划期间31941 年,希

5、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八天时间就征集了 530 万人入伍,仅用四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表明()A苏联人民觉悟高B共产党员踊跃参军参战C苏联工业水平高D斯大林模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4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该观点()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D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最新海

6、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C强行开展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6下表为 19761990 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 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时间 19761980 年 19811985 年 19861990 年 1990 年社会总产值 2国民收入 4劳动生产率 鲁晓夫改革导致的社会混乱C苏联解体导致社会混乱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题号 1 2 3 4 5 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与西方国家工业化相比,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一

7、和所学知识评价苏联工业化。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2)与传统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何作用?【答案解析】强化训练1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他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1918 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故答案为 C。2C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投资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时、三年国内战争期间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A、B、D 均与题意

8、不符。故答案为 C。3D苏联在遭到德国袭击后能够迅速调动人力、物力的原因在于斯大林模式具有很强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因此在当时该模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4B“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5C“蛮干”是指做事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或自然规律。尽管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评价不够全面,但他破除了人们对斯大林的迷信,排除 A;“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 B;“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排除 D。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气候条

9、件,要求各地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造成玉米歉收。这种不切合实际、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是赫鲁晓夫“蛮干”的表现。6D1990 年,苏联经济出现负增长说明当时苏联经济改革的失败,D 正确;A 与史实不符,可排除;赫鲁晓夫改革与“1990 年”的时间限制不符,可排除 B;苏联解体是在1991 年,C 错误。7(1)优先发展重工业。一方面,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二战中击败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和产品单调;经济粗放型发展,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2)国家干预经济。以工代赈。扩大生产资料市场,刺激消费和生产;增加就业机会,稳定了社会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