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中国教育 2.初试过程 3.复试笔试题回忆+ 面试过程我一直在犹豫要不写这个帖子,最后决定写,是希望可以尽自己可能帮帮一些也许和我一样,在备考中遇到过迷茫的同学,希望你们早点到备考状态中以前我都是写一些护肤贴,推荐服饰搭配的帖子,写的风格都是活泼一些的,从来没写过和学习有关的,这是第一次,我尽力写全面点写的正儿八经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这个帖子本来我想取“两个月跨考建筑技术科学全程回忆”的名字,后来想这名字太逆天太容易产生误会了,可能有些同学看会产生反正时间还早不急不重视之类的想法,所以改成了现在这个正常点的屌丝题目我初试的复习基本是从 11 月多现场确认报名后开始,到初试前,大家知道 14 年考研 时间提前了几天,所以基本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不过这绝对不是因为我多自信,纯粹是被逼得,因为各种各样主客观原因,留给我复习的时间只有这么一点,于是我就抱着拼了的想法开始冲刺了,是的,冲刺,我这两个月没有休息,没有缓冲,没有聚会,没有电脑(除了查资料),没有电视,没有游戏,没有小说(我最爱的小说啊,不是小说迷的体会不来的,戒小说就和男生戒烟一样,真心不容易),先来说下我的大致计划,复习时候制定计划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没有一个合适的计划,很容易犯拖沓症,一天拖一天的,计划可以督促自己完成任务,今日事今日毕。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 N 遍你都会发现自己很吃力背不住,尤其想让外建史里的人名都见鬼去吧,但是不知道哪天你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都有印象了,多少都能说出来了很正常,一定要有耐心,相信反复看一定会有收获,早晚而已,熬过去了你就胜利了第三阶段——第二次总结,这次是横向总结,因为初试非常容易出大的很活的题目,书上根本找不到答案,这也是针对建筑设计综合的,多研究研究历年考试卷吧,很多活的大题都是从往年延深出来了,稍微改了一下而已有些人不重视真题,那是最傻的做法一定要看的每道都会而且向其他方向扩展一下比如我们这次就出了三个 20 分的大题,我的横向总结和复习的面宽帮了我很大的忙,至少考试的时候遇的题都可写出来很多自己的看法下面来说分科说一下建筑设计综合:这门是我下工夫最大最大的科目,我有一堆的话要说,本来是想拿书给你们挨章说的,可是书现在不在自己身边,我印象不清楚了,担心说错,所以简单谈谈吧先说下为了复习这门书我一共看了哪些书,当然,不是所有的都精看,重点要分清,全看全记是不可能的,有些名字记不清了,不要介意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大出版的,这本我总结了一遍之后就再没翻过了,不重要。
《外部空间设计》《建筑空间组合论》这两本也是总结一遍没看了因为我找到了一本完美取代这三本的书,东南大学出版的《公建原理》,貌似是这个名字吧我的那本已经被借走了,很厚很厚一本啊,我也是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 2013 的考题出了很多填空,都是这上面的,所以默默的背吧孩纸们我背了,虽然 14 年一道没考……如果你觉得光被规范太枯燥,就看看配套的图解有专门的书看了非常有助于理解规范内容加深记忆《建筑构造》13 年考了道分值挺高的画图题,所以我把一些重点的大样图记了一下,不过 14 年没考 《建筑概论》《建筑初步》这是基本,要过一遍《一注场地设计》这本里我只挑着看了一些,比如无障碍设计等等,这本太深奥,千万别细看,除非你时间很多,挑有用的,防止大题出设计题傻眼还有个 MS 叫《居住建筑学》还是什么的据说以前有考这本书不考公建的,我实在记不清名字了,这是我最后买来的一本书,临考了,因为我发现上面有很全面的总结怎么确定层高之类的所以买来翻了翻,这本里也有构造的东西看这个就不用单独买建筑构造了,再说一遍,除了按章总结外横向总结非常非常重要我当时考试总结了 20 多道大题,对考试很有用,遇到题写不出来是最可怕的,20分的题啊,一点不会就完蛋了。
我当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考前班,说实话,如果你是为了透题去的,就别去了因为我们这届不仅一道没透,而且中建老师说要重点复习的一道都没考,但是那个班可以在你迷茫的时候为你理清思路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 30分,14 年考的非常偏,可以说我准备的常规大题一道没考你们下去看真题就知道了,最后一道题我傻眼了 19 分啊!外建规规矩矩的一直没变,这也和出题老师有关,外建出题人一直没变,所以风格很统一我答的比较顺畅,没别的方法,除了反复背就是背,最后用书后面的字母目录背,老师喜欢图文并茂,所以答题的时候尽量配图但是别配错哈!PS:我发现外建的最后一个大题老师喜欢出每个章节偏后几个作品中的,可能是因为很多人复习第一二个都背的特别细最后的就背不下去了,不一定都灵验哦这是我自己总结来的,不过,14 年灵了建筑物理:这个课可以突击,别人都说只要好好背 120 没问题,但是也可能有压分的情况,我们这届大家这门都挺高的,140 多两个,但是我这门考的特别不好,倒数的虽然我当时考完觉得自己考的很好,但是分数出来很不理想我想和我当时考试生病有关吧,考完这门我就病倒了,所以我不多说啦这个写总结第二遍我是按题型写的,名词解释填空和简答计算题目前就是那几道来回变。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改,复试后面给你们说政治:这门允许我小小滴一丢丢滴自豪一下下,我只复习了半个月,但是考的不错,弥补了我建筑物理丢掉的分数我复习用的书有《肖最后 4 套卷》这个非常非常重要,肖大叔押题太准了,还有他的 16 套卷子,我做了所有选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 N 套卷》任老头的大家最好也做做,但是别太上心哈基本你做这些模拟题得分会比最后考试成绩低 10 分左右,正常发挥的情况哈大题我全靠《20 天 20 题》,我把上面的题全背了,千万别以为他就只有 20 题,等你看到就知道了我不多解释,前面说的这些最后冲刺的都是考试前半个月左右才出来的有人说这么短时间那么多怎么背,我是用录音的方法,白天背就不说了晚上睡觉继续听包括专业课的大题和名词解释我也录音了,晚上换着听,只要肯吃苦绝对可以背过英语:这个我没什么说的了,你们可以看看其他人怎么复习的,因为这门是短期突击不出来的我纯粹啃老本,临考突击了作文结果准备的一个没考,好在以前基础在,考的晕头转向最担心这门结果出来分数还不低,Thanks God!前面说了,我冲刺了两个月基本前小半段是按整天安排计划,有时候有午睡有时候没有。
晚上基本 1 点多,早起不了,我是夜猫子型,所以一般是 8点起床在家里看,减少路上时间后大半段把每天安排按三分之一划分,每三分之一一门课因为内容太多我担心看了忘,这样可以保证两天轮一遍早上起床时间调整到 7 点半,我还是起不来晚上一般 3-4 点睡觉也就是说我有一个多月每天只睡不到四个小时我是靠红牛过来的,我知道那个不好不能老喝,但是没办法咖啡和水一样不管用我的精力有限只能考那个支撑,不是只有我这么拼,我朋友跨考建筑设计的拼了大半年了,最后考完倒床上几天没下来她也考上了,我最后考试重感冒,状态很不好初试的时候我非常忐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 A 声级混响时间还有一个我真想不到了小简答,每个五分:吸声材料分类,微穿孔板吸声材料特点;为什么选择吸声系数还不用照度值;发光二极管概念和特点;光气候分区是什么,西藏西安重庆光气候特点;什么是明适应暗适应,对我们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