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101页)

上传人:小****克 文档编号:165096839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PPTX 页数:101 大小: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10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10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10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10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10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10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101页)(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培训内容,第一章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及危害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20世纪环境警示录 被博帕尔农药厂毒气夺去生命的孩子,第一章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爆炸 火灾 中毒 环境污染,爆炸,冲击波 破坏作用,直接 破坏作用,造成火灾,毒物泄漏导致 中毒和环境污染,2005年11月13日14时至15时左右,地处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苯胺装置硝化单元发生爆炸 。,爆炸-“11.13”吉化双苯厂爆炸事故,火灾-#石化炼油厂中压加氢裂化装置“11.5”火灾,2006年11月5日20:15分,炼油厂第一作业部加氢裂化装置脱丁烷塔底泵P-6

2、02B密封泄漏起火。 6 日 0:55 分余火全部熄灭。,火灾-#石化炼油厂中压加氢裂化装置“11.5”火灾,火灾-#石化炼油厂中压加氢裂化装置“11.5”火灾,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吸入,食入,皮肤吸收,中毒,中毒-江苏淮安重大液氯泄漏事故,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2005年3月29日晚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液氯泄漏,死亡28人,另有350人在医院接受救治 。,环境危害,生,境,环,态,气体废物 液体废物 固体废物,燃烧产物 生活废弃物 使用过程排放物,排放物包括: 气体或液化气体、液体、固体,事故排放,有害 化学品,其它废物,生产废物,环境污染,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 特点,一、受灾范围广。 受泄漏

3、处开口大小、泄漏速度、泄漏总量、泄漏途径及气象条件的影响而波动不同的范围。但一般比其它灾害事故扩散的范围广、面积大。 如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氯气泄漏中,有毒气体大量扩散,致使警戒范围扩大至半径1000米,组织了10万居民疏散。,二、伤害人员多。 有毒气体的大量扩散,使众多的人员中毒伤亡。如2000年6月18日山东即墨市大众液化气站的液化气泄漏处置中“消防官兵被呛得晕过去,经抢救醒了又战斗,”“有两人一度危险,经抢救才脱险。”,三、连锁危害严重。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并非像建筑倒塌或交通事故那样,灾情基本定格,规模基本形成,而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仅仅是灾害事故的开始。 有毒物质的泄漏随着范围的不

4、断扩大,泄漏量的不断增加,会危害更多人员的生命安全,危及家禽家畜和自然界某些生命;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影响人民生活。 可燃气体与液体的泄漏,还会引起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发生严重的灾害事故,造成惨重的损失和后果。,四、处置难度大。 1.灾害现场险情的潜在隐蔽性。 泄漏现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恶性事故,诱发因素防不胜防。可燃气体与液体蒸气泄漏具有爆炸性,有的还附有毒性;大部分有毒物质以毒害为主,但同时也具有爆炸燃烧性。在泄漏环境处置事故,进行堵漏、关阀、稀释、驱散时,都冒着很大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真可谓生死一线间。,2.处置程序复杂,指挥难度大。 泄漏处置现场,指挥员要考虑现

5、场警戒、浓度检测、禁止火源、道路管制、送电限制、疏散群众、抢救人命、稀释驱散、冷却保护、堵漏关阀、化学中和、倒罐输转以及选择指挥部位置、选择停车位置、选择进攻阵地,确定处置方案、确定使用装备、确定小分队行动须知等问题,在部署和实施过程中,稍有不慎或一着失误,就会危害全局,酿成大祸。,3.对周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难以控制。 在泄漏事故处置中,特别是可燃气体与液体蒸气的泄漏,能否对处置区域内人员的服装、使用电器严格管制,显得十分重要,往往会有漏洞;周边环境中,人员容易发现,也好疏散,但火源、电源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做到一个不漏,而往往是由于死角引发恶性事故。,4.个人防护要求高。 在大部分泄漏现

6、场,应急抢险人员必须配戴空(氧)气呼吸器,穿着简易防化服或重型防化服,并要穿防静电内衣。氯气泄漏场所必须佩戴正压式防毒面具,氨气泄漏场所要尽量穿着纯棉衣裤等。,五、社会联动要求高。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需要消防、公安、武警、医疗救护、市政公用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环保以至防化部队等共同参与,联动作战,才能完善处置。 如果生态环境检测没有环保参与,警戒没有公安武警作主力,伤员没有医疗救护,大型机械设备没有公用部门保障,军事毒气大量泄漏没有防化部队的投入,则我们进行抢险救援的可行性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一、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的的几项基本原则,(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

7、定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危险化学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它较大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控制事故源; 2抢救受害人员; 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4做好现场洗消,消除危害后果; 5. 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形式 1、单位自救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单位内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单位负责人对组织救援所负

8、有的责任和义务。 2、社会救援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发生社会事故时当地人民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当地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 (一)防护 (六) 控险 (二)部署救援行动 (七) 排险 (三)现场侦查与检测 (八)输转、灭火 (四)设立警戒,紧急疏散 (九)洗消 (五) 现场急救 (十)清理 (十一)警示,(一)防护 根据泄漏、燃烧物料的毒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1.防护等级划分标准,防护等级: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根据事故危害程度、任务要求和环境因

9、素等条件,所确定的使用个人防护器材的等级称为防护等级。,2.区域划分 (1)轻度边界浓度及区域 :稍高于车间最高容许浓度 :有轻度刺激,可较长时间活动,一般治疗后可康复 :救援人员对群众只做原则指导 (2)中度边界浓度及区域 :有较严重症状,及时治疗无生命危险 :救援人员佩戴过滤式面具,可不穿防毒衣 :重点救人区域 (3)重度区边界浓度及区域 :有严重症状,不紧急救治有生命危险 :有呼吸、皮肤防护的才能进入该区,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WHO推荐),缓冲区,爆炸区,风向,3.防护标准,处置化学灾害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标准,主要根据化学毒物的毒害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来确定相对应的安全防护标准,(二

10、)部署救援行动,报警时应沉着冷静,必须准确讲清事故单位名称、地点、装置名称、火灾发生时间、部位、着火介质、容器容积、事故简况(火势大小或爆炸波及范围、泄漏情况)、人员伤亡情况及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等。,1.报警内容,2. 询情 (1)造成事故危险化学品性质、存量。 (2)周边情况。其他危险化学品情况、电火源、人员密集度等情况; (3)遇险人员情况; (4)装置情况。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扩散范围; (5)处置现状,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二)部署救援行动,3.调集救援力量,部署救援行动 (1) 依据事故情况确定救援方案,分配救援任务,下达救援指令。 (2)调集救援力量、专

11、用器材、侦检仪器、防护装备或药剂; (3)分配救援任务; (4)占据有利地形,不盲目进入现场,设立指挥部,(二)部署救援行动,(三) 现场侦查与检测 (1)搜寻遇险人员; (2)使用检测仪测定泄漏物质、蒸气浓度、扩散范围; (3)测定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 (4)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 (5)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6)确定攻防路线、阵地; (7)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四) 设立警戒,紧急疏散 (1)根据询情、侦检情况确定警戒区域; (2)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设置警戒标志; (3)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

12、物质,并进行安全检查,逐一登记。 (4)消除警戒区内的火种 (5)紧急疏散 (6)设立观察哨,隔离距离的确定: ERG2000,紧急隔离区,下风向疏散区,泄漏源,紧急隔离距离,下风向疏散距离,风向,1. 救生 (1)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 (2)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 (3)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 (4)将需要救治人员送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五)现场急救,2. 救护 (1)现场救护 (2)使用特效药物治疗; (3)对症治疗; (4)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五)现场急救,(六) 控险 1.泄漏 (1)启用单位消防设施; (2)选定

13、水源,铺设水带,设置阵地,有序展开; (3)设置水幕蒸汽幕; (4)对液体围堵或导流,对气体可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物流散; (5)对液体可视情喷射泡沫,充分覆盖泄漏液面。,2.火灾爆炸 (1)冷却燃烧罐(瓶)及与其相邻的容器; (2)冷却要均匀,不间断; (3)冷却尽可能使用固定式水炮、带架水枪、自动摇摆水枪(炮)和遥控移动炮; (4)冷却强度应不小于0.2升秒米2; (5)启用灭火设施。,(七) 排险: 1.泄漏 (1)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 (2)若易燃液体、气体泄漏,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 (3)关闭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 (4)根据泄漏对象,对非溶于水

14、且比水轻的易燃液体与液化气体,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2.火灾爆炸 (1)外围灭火 (2)堵漏 (3)输转 (4)点燃,注意:控险和排险一定结合工艺进行。,(八)输转、灭火 泄漏:堵漏、导液。 火灾爆炸:灭火 (1)灭火条件 周围火点已彻底扑灭、外围火种已全部控制、着火罐已得到充分冷却、兵力、装备、灭火剂已准备就绪、物料源已被切断,且内部压力明显下降堵漏完成。 (2)灭火方法 关阀断气法、干粉抑制法、水流切封法、泡沫覆盖法、旁通注入法。,(3)危险化学品火灾的事故处置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总的要求: (1)先控制,后消灭。 (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15、。 (3)火灾扑救参加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佩带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 (4)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5)正确选择最适应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6)需紧急撤退时,应按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 。 (7)扑灭火灾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1.扑救爆炸物品火灾的基本方法: (1)制止再次爆炸的发生。 (2)不能用沙土盖压。 (3)疏散火区周围的爆炸物品。(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4)扑救爆炸物品堆垛应采取吊射水流。 (5)灭火人员应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6)发生再次爆炸征兆或危险应及时撤退。,2.扑

16、救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方法:,(1)切忌盲目灭火。 (2)切断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 (3)疏散火势中的压力容器。 (4)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首先找到气源阀门并关闭。 (5)关闭阀门无效时应准备堵漏材料。,(6)灭火后应立即堵漏。 (7)一次堵漏不成功后应立即将泄漏处点燃。 (8)泄漏口很大无法堵漏时需等燃气燃尽。 (9)出现容器爆裂征兆时应及时撤离。 (10)泄漏着火时,只要判断阀门有效,可先关闭阀门再灭火。,3.扑救易燃液体火灾的基本方法: (1)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抢救受伤人员。有液体流淌应拦截或导流。 (2)及时掌握着火液体品名、比重、水溶性及危险性。 (3)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 (4)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时,扑救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 (5)扑救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和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和喷溅的征兆。 (6)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应关闭阀门或堵漏。,5.扑救易燃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公共安全/评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