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概论复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50687 上传时间:2017-07-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概论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色彩概论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色彩概论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色彩概论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色彩概论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概论复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大气透视法/空气透视法:空气透视法是透视法的一种,为达芬奇创造。绘画或制图技术中以调色手法模拟物体在远处受到大气作用所呈现的颜色变化,以引起景物层次错觉的方法。2.色轮:用来表达色彩之间关系的二维圆形模式。来源于牛顿的光谱色相线性排列的弯折。3.四色印刷:在印刷过程中,先将图像色彩分解为色原色: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同时在不同的图版上印制这四种色彩的技术称为四色印刷。4.湿壁画:在壁画中,颜色溶于水中之后,将它们加注到新鲜完成的石膏上。这样,石膏干了之后,颜料就完成了石膏表面的部分。5.原色:是指那些在理论上能够混合生成任意其他色彩的色彩。在反射色彩中,它们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2、在折射色彩中,它们是红色、绿色、和蓝色。6.视网膜:衬于内眼球的包含有杆状体和视锥的精细、多层、能感光的膜,并通过是神经连接大脑。7.同时对比/共时对称:是指相邻的色彩的相互的视觉作用。更具体点是指补色并置在一起时的相互强调作用。8.连续对比:这一色彩现象发生在不同色块的连续观察,就好像在注视完红色区域后接着注视白色区域。如果第一幅图像有着高饱和度,那么在接下来的第二幅图像中可能观察到第一幅图像色彩的补色。见后像。9.视觉色彩三原色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人眼中有着三种基础视锥的存在:具有对红色、绿色、蓝色敏感性的视锥 色彩混合原色: 色 光 三 原 色 红 、 绿 、 蓝 ( 蓝 紫 色 )色

3、料 三 原 色 红 ( 品 红 ) 、 黄 ( 柠 檬 黄 ) 、 青 ( 湖 蓝 )三种基础视锥的存在被称为视觉色彩三原色理论 由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 1801 年首次提出。 补 色 : 就是两种颜色(等量)混合后呈黑灰色,那么这两种颜色一定互为补色。色环的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称为互补色。饱和度:定 义 为 彩 度 除 以 明 度 , 与 彩 度 同 样 表 征 彩 色 偏 离 同 亮 度 灰 色 的 程 度 。 色 相 : 用 来 描 绘 单 色 的 色 相 明 度 : 色 彩 的 明 暗 程 度 色 立 体 : 借助于三维空间形式,来同时体现色彩的明度(V) 、色相(H) 、纯度(C

4、)之间的关系,则被称之为“色立体” 。三大方式艾伯特蒙赛尔色立体(最为常用)奥斯特瓦德色立体日本研究所色立体印刷四原色:兰、红(紫品红) 、黄、黑。加法混合:指色光三原色的混合方式,色光混合后明度增高,这种混色的色数越多,混合的色就越亮,最后混合成无彩色白光,也称为加光混合。减法混合:是指色素的混合形式,这种色素混合与加色混合相反,结果出现明度降低的减光现象,所以称减色混合(负混合)中性混合:其明度是混合色的平均明度,所以称为中性混合,分为旋转混合和空间混合1. 光谱:复色光(白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图案是光谱,色彩是色散”由牛顿通过三棱

5、镜发现。2. 复色光:可分解的光 单色光:不可分解的光3. 波长决定色相:明度决定振幅4. 色感的光能方面:光的强度是由光子的数量决定,单位时间内落到已知截面上的光子量(明度) 光的波长指的是在电磁波中两个连续的波峰间的距离,光的波长确定了光能否被唤起色彩。5. 色彩的表示方法:色明法(固有色名法;系统色名法)6. 色立体创立的意义:色立体为世界范围提供了科学而统一的色彩字曲,不同方向不同色面的色彩之间很容易找到关系要素是配色练习系列。 色立体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符号,无论拿到哪都不会有色彩偏差,但要表明是哪个色立体。7. 色彩的三个属性:色相明度纯度8. 色彩定义:所谓色彩是光刺激眼睛的是感觉9

6、. 色彩学:是门综合性学科(物理、生理、心美、美学、艺术)是研究色彩原理及其运用规律的专门学科10.色彩的产生:早在公元全 4 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经有了对色彩的论述11.光的传播三种形式光源色折射光反射光12.自然色:是指为曾受到人类劳动的影响,我们把太阳光源为主而产生的自然物体色色彩调和1. 定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系统地组织在一起,使人们的视觉以及心里感到满足的色彩搭配。2. 原理(什么样的颜色容易调和):不强烈的色彩容易调合,按秩序变化的色彩容易调合,色彩的表现一致时容易调和3. 基本方法:不协调的对比色彩,通过增强统一的、因素取得调合 过分统一的色彩 目的:实现即丰

7、富多彩又统一协调的配色调色效果4. 加强法 对比调合5. 序列法 反复法 透叠法 隔离法(用第三种颜色隔离) 形态调整法 支配法6. 计算调和面积公式:A 色的明度*彩度/B 色的明度*彩度=B 色的明度/A 色的明度色彩视觉1) 状体含有一种具有光敏度的视觉紫色,也被称为视网膜紫质的物质。2) 如同杆状物一样,视锥同样含有具有光敏度的色素,即视青紫素3) 三种普遍的视锥色素的存在:感知波长的存在(红色区) ;感知中等波长的存在(绿色区) ;感知短波长的存在(蓝紫色区) 三种基础视锥的存在被称为视觉色彩三原色理论 由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 1801 年首次提出。4) 后像现象:发生在视觉刺激已

8、经消失之后的视觉感知5) 色彩的恒定性:在不同的亮度条件下色彩主观地保持了它的持续性6) 最刺激的颜色:红色 最敏感的颜色:黄色中国色彩(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色彩传统:人们是从哲学、理论思想出发,将色彩与构成宇宙的元素联系起来,做出许多哲学思考,并把色彩纳入到社会制度及其生活之中。2.a) 中国把五行作为解释宇宙生成及运行规律b) 可以看出古人的色彩意识和空间,时间联系起来c) 色彩作为尊卑的象征赋予色彩伦理的内涵和政治意义d) 五色观的延续发展和现代设计中的黑红白等传统色的运用辨析简答一:提香韦切利奥作画特点a) 直接用色彩构图 创建了空间的平衡达到了画面微妙的流动性五行 色 神 方位

9、时令金 白 虎 西 秋木 青 龙 东 春水 黑 玄武 北 冬火 赤 朱雀 南 夏土 黄 勾龙 中 四五色b) 他用色大胆,色调极其丰富明快、微妙而准确;他的笔触热情奔放,流畅自如,不拘陈规;画面响亮而又和谐,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雄浑、华贵之美。c) 色彩明亮,色调单纯而富于变化。d) 庄重典雅,同时奢华而色彩鲜艳。他通过以几乎是印象派的溶解方式表现的描抹自由而得到了加强。提香的画,热烈而富有生机的气氛有一种生存的快乐的欢快感。二:桑德罗波提切利作画特点和春桑德罗波提切利(1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色彩明丽灿烂、线条流畅轻灵,以及细润而恬淡的诗意风格。春又被称为维纳斯的盛世。

10、春是采用传统的蛋清画法。画面上华丽的装饰效果反而更加强烈。这幅画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接近水彩画的纯净,透明的效果。 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构图上采用了平面的装饰手法。表现的是罗马诗人 奥凡提奥斯 的长诗行事历中描写春天的情景。三:马蒂斯舞蹈马蒂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特点:色彩夸张大胆 具有内心化,个人化 画面表达了运动对生命的永恒,原始自然舞蹈创作于 1909-1910 年,画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色彩极其简约,整幅画面只有三种颜色,但却具有极大的精神力度。为了满足色彩平衡把沙滩用绿色表现。四:印象派特点: 抛弃门学院派,明暗采用纯色通过色调增强纯色的办法。 大胆并置对比色。 在阴影地方使用色彩(大多紫罗兰)本质上说是经验性绘画 印象派紫罗兰狂代表人:莫奈 代表作日出艺术自由1390 年钱尼诺钱尼尼,绘画手法:纯色加白论述题用色彩设计室内环境,并说明理由(150 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