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50589 上传时间:2017-07-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星 火 计 划 重 点 项 目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项目名称: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申报单位(盖章):阜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 系 人:吴涛电 话:0994-3231182传 真:0994-3231196编写时间:2011 年 1 月 2 日科技主管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科 学 技 术 部 星 火 计 划 办 公 室- 2 -编 报 说 明1本报告由申请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的单位填报。2报告内容一律用计算机打印,文本规格为 A4 纸。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科委)及部委科技司审核后,一式十份报送科技部星火办。- 3 -一、

2、项目概述阜康市地处新疆中部,距首府乌鲁木齐 57 公里,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中乌昌一体化区域内的重要城市,吐乌大高等级公路、216国道、乌甘铁路穿越境内,经首府城市与亚欧大陆桥相连接,境内有国家 5A 级风景名胜区天山天池。发展以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产品的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致力打造乌昌地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蔬菜供应基地,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长,亩效益可达 4500 元(其它作物平均亩效益可达 1200 元) ,对农民增收贡献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高。但是,我市蔬菜产销也面临着许多的难点与问题,突出表现在品种在抗病性和品质性状上还不能满足现

3、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合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还比较少;蔬菜基地建设的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特色不明显,优势种类和品种配置有待优化;安全高效生产综合技术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符合安全蔬菜要求的循环生产产业链新模式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新的种植模式下的栽培管理技术有待提高,安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创新有待加强。尤其是在抵御市场风险、贮藏保鲜和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方面还相对滞后和薄弱,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健全,技术服务和培训体系不完善,带动转化能力不足,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农牧民科技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蔬菜产销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远未发挥出潜在的优势和应

4、有的作用。本项目是围绕阜康市优势蔬菜产业,以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集技术服务、培训示范、规模化开发、品牌培育、流通营销、产学研结合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蔬菜开发科技服务体系,- 4 -建设安全蔬菜生产基地 5 万亩;示范推广 5 个优良新品种;配套 10项高效生产新技术;建立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和蔬菜安全质量监测监控体系,制定环境质量检测与产品检测制度;健全加工销售网络体系,制订蔬菜运输、分级、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颁布实施 10个蔬菜安全生产地方标准;开展蔬菜育苗新技术示范,带动育苗产业标准化;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素质;形成产供销有机结合的销售模式。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5、阜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中心技术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共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 23 人,其中高级农艺师 4 人,农艺师 11 人,助理农艺师 5 人,技术员 3 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设植保植检室、园艺栽培室、土壤肥料室、检测培训室、办公室 5 个职能科室。自 2003 年以来,中心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行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通过改革增强了农技推广工作活力,壮大了农技推广队伍,促进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心先后联合或独立申报各类项目 30 余项,其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 、 “ 中央测土配方补贴项目

6、”等是国家级项目, “科技特派员创业链设施农业项目” 、 “ 三工河流域特色果蔬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等是自治区级项目,共计开展“生物药剂及生物菌剂防治玉米螟试验” 、“菌根菌剂对辣椒的促生和防病试验” 、 “果蔬害虫性诱剂应用技术研究” 、 “赤眼蜂、茧蜂等天敌昆虫防治棉铃虫示范” 、 “农作物新品种引种试验” 、 “嫁接换根防病试验示范” 、 “药剂筛选试验” 、 “有机无土栽培示范”等 50 余项试验研究。此外,中心多次受到市委、政- 5 -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表彰奖励,荣获自治区、州、市各类奖励 30 余项:09 年协作实施的设施农业成果转化项目荣获昌吉州科技进步一等奖。合作实施的绿色蔬菜

7、、瓜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项目荣获昌吉州科技进步二等奖,并通过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三、意义和必要性近年来,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已成为阜康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着蔬菜安全生产的发展,蔬菜种植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特色不明显,品质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在新的种植模式下的栽培技术有待提高,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蔬菜贮藏保鲜能力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本项目是围绕蔬菜高效安全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生产技术集成创新和产业化应用为核心,开展蔬菜高效安全生产的技术研究,加快优质蔬菜产业化进程,增加蔬菜科技含量,为蔬菜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提供充足优良的原材料

8、,延伸产业链,打造出具有生态旅游区域特色的蔬菜品牌,提升我市蔬菜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产业升级。利用生态技术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旅游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此外,蔬菜的高效安全生产既关系到广大城乡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又关系到蔬菜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农民增收,也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蔬菜的新鲜度、安全性和性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业生产者也越来越认识到生产高效安全蔬菜的增值作用。然而,我市目前的蔬菜生产能力和品质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 6 -此,本项目的实施对提升蔬菜的

9、品质和产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我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区位优势显著阜康市是我区重要的粮食及瓜菜生产基地之一,地处三工河流域,与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兵直二二二团、农六师土墩子、六运湖、103 团比邻,由此诞生了打造“乌市菜篮子”计划,我市与乌市北园春市场签订了常年蔬菜购销协议,仅 2010 年,向乌市北园春市场供应 2 万多吨蔬菜,为了保证新鲜蔬菜的不间断供应和反季节销售,乌鲁木齐北园春集团旗下的智远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在阜康市城关镇建立了蔬菜农产品贮藏保鲜库,巨大的市场优势为我市高效安全蔬菜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另外,国家 5A 级天池风景名胜区座落在阜

10、康南部山区,每年接待游客 100 多万人次,拥有较大的消费群体,这为发展以绿色蔬菜为主的高效安全农产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环境, “引额济乌”工程 “500”水库的修建引来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建企,市场需求的逐步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更是为高效安全蔬菜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2、自然条件优越阜康市光热资源充沛,昼夜温差大,5的年积温为 3872,10有效积温 3551.6,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适宜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的生长。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显示,我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13.8 克/千克,全氮含量 0.73 克/千克,全磷含量为0.71 克/千克,碱解氮含量为 34 毫克/千克,速效磷含

11、量为 4.7 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为 237 毫克/千克。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经自治区资质单位 2003 年环境评价,全市现有 18 万亩耕地符合无公- 7 -害作物生产的条件。这为我市发展高效安全农产品产业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3、工作基础扎实2009 年,阜康市被评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部分绿色农产品生产地方标准的颁布,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技服务体系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等,积极推动了具有比较优质的果蔬产业的发展。多年来,项目区始终坚持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重点。通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项目,促进了新

12、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优化了农牧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建立了晚熟西红柿、辣椒、冬瓜等蔬菜栽培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区开展的“新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蔬菜、瓜果)项目”应用价值高,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好,成果被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4、技术力量雄厚项目承担单位有从事蔬菜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 8 人,他们专业技术水平过硬,不断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技术素养。近年来,阜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联合或独立申报各类项目 30 余项,共计开展各类试验研究 50 余项;中心多次受到市委、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表彰奖励,荣获自治区、州、市各类奖励 30 余项。中心以新疆农科院植保所为技术依托,结

13、合本地区实际生产情况,引进适宜于本地区种植的蔬菜新品种,研究确定出适用于本地区发展的技术,组织实施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形成市、乡、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体系。农牧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的实施,明显提高了全市广大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8 -新疆农科院植保所设有植物病害、农业害虫、特种农药开发、植保技术开发四个研究室和一个综合服务的办公室,拥有二病二虫一药 5 个实验室,1 个微机室和年产 300 吨农药的中试车间,承担国家及农业部等多项科研项目。到 2007 年,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取得科技成果 73 项,获奖成果 62 项,出版了 21 本科技专著和科普书刊,发表科

14、技论文 416 篇,进入全国百强研究所。近年,先后开展了“酱用加工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产业化” 、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绿色高效设施农业综合技术研究示范工程” 、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等多个研究和示范推广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5、政策体系完善阜康市党政领导重视生产力发展,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科技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并且健全了科技政策支撑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了阜康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 、 阜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办法 、 阜康市开展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奖励办法 、 关于加快科技人才开发的若干意见 、 阜康市拔尖人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

15、施,为发展高效安全农产品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为科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6、党政领导重视历届阜康市委、政府领导十分重视蔬菜安全生产产业的发展,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于打造乌市菜篮子工程,依托旅游市场的宣传优势,将瓜菜生产转向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此外,我市领导积极拓宽市场,与乌鲁木齐北园春等市场洽谈优质农产品销售意向。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悉心发现适宜我市种植发展的果蔬- 9 -新品种,并及时安排相关部门接洽引进。在日常果蔬生产发展中,市领导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解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7、培训效果凸显近年来,阜康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

16、源”的观念,通过实施科技借脑工程、建立专家顾问团等方式,与区内外大专院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到目前为止,已经与中科院新疆分院、新疆农科院、新疆畜科院、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 6 家科研院所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46 位专家在阜康开展咨询服务。此外,还建立了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实验室等服务设施,综合集成了科技资源,形成了政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动态式交互平台,为及时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自 2003 年以来,阜康市实施了农牧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投入353 万元,聘请了自治区专家到阜康进行分层次、分专业集中授课,对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及农牧民进行系统培训,这一举措明显提高了全市广大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今后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8、市场前景广阔从疆内市场来看,阜康市距首府乌鲁木齐 57 公里。据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经乌鲁木齐市场流通的鲜食蔬菜量达 300 多万吨,其中:新疆本地蔬菜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