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1

上传人:weil****i187 文档编号:164931325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6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中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晋中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晋中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晋中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晋中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晋中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中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AO KE ER WANG LUO KE JI YOU XIAN GONG SI为美好的明天加油 晋中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单项选择题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2:一般来说,负迁移是暂时性的,经过练习可以消除。()判断题 对错 3: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是对教育上的()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单项选择题 A、自然性与

2、社会性B、受动性与能动性C、共性与个性D、方向性与现实性 4:学生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的。()判断题 对错 5: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 )。多项选择题 A、教师自身的因素B、学生的人格特征C、原有认知水平D、归因风格E、自我意识 6: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功能属于()。单项选择题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7:这些教法有何可取之处?()多项选择题 A、让学生学会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B、让学生学会开动脑筋C、让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D、让学生学会意义识记 8: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中发动工作的具体做法是()。多项选择题 A、

3、领导者的权威发动B、教师之间有效地平行沟通C、个别谈话D、抓好典型项目E、做好总结 9: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单项选择题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道德水平的矛盾 10:下列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 A、听说关羽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三国演义)B、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

4、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红楼梦)C、家中,觉慧是高家年青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环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D、“我只能接受一个能保护我的男子汉。”干果瓦脸红了一会儿,知道这是在责备他,显然艾斯梅拉达指的是两个钟头以前弗罗洛和卡西莫多想把艾斯梅拉达抢走这件事。(巴黎圣母院) 11:儿童身心发展存在两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幼儿期和青少年期,这是心理发展()规律的反映。单项选择题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2: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

5、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单项选择题 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 1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李教师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李老师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安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14: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 A、 康德B、 第斯多惠C、 赫尔巴特D、 福禄倍尔 15:少先队活动的(),要求少先队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科学。单项选择题 A、自主性原则B、趣味性原则C、实践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 16: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

6、识,由规则系统或技能构成,是学习技巧和学习技能的组合。()判断题 对错 17:群体内聚力表现为()。多项选择题 A、领导方式B、成员情感C、认同感D、归属感E、力量感 18: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单项选择题 A、幼儿期B、童年期C、青年初期D、少年期 19: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多项选择题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E、个别差异性 20:作业分析的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的技能。判断题 对错 21: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变通性。()判断题 对错 22: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为身心发展的()。多项选择题 A、

7、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E、个别差异性 23:运用问答法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提问应面向所有学生。()判断题 对错 24:启发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单项选择题 A、创造性B、交往性C、多样性D、主动性 25:()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单项选择题 A、程序教学B、组织教学C、个别化教学D、指导教学 26:非正式群体一般有几种类型?()多项选择题 A、求知型B、知己型C、爱好型D、好恶型 27: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单项选择题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 2

8、8:“鸿雁传书”这一典故源自()。单项选择题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 29:学校作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单项选择题 A、认识B、设计C、设想D、安排 30:“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教师坚持()的职业道德规范。单项选择题 A、为人师表B、关爱学生C、终身学习D、教书育人 31:()是把特定的教学作为对象放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进行反思,比较历年教与学的情况,通过整体思考、类别、归纳、总结、改进,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的反思。单项选择题 A、群体反思B、个体反思C、纵向反思D、横向反

9、思 32: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 )。多项选择题 A、说服B、角色扮演C、榜样学习D、奖励与惩罚 33: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是信度。 ()判断题 对错 34:课堂的三大要素是()。多项选择题 A、教师B、学生C、学习过程D、学习情境 3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单项选择题 A、记忆知识B、“发现”知识C、积累知识D、搜集知识 36: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为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分别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是()。单项选择题 A、牛顿、史蒂芬孙B、法拉第、西门子C、门捷列夫、马可尼D

10、、巴斯德、卡尔本茨 37: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7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判断题 对错 38: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单项选择题 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D、一般迁移 39: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单项选择题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40:依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多项选择题 A、外倾型B、理智型C、情绪型D、意志型 4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单项选择题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

11、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42: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多项选择题 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难度适中D、便于检测E、总结性评价 43: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有()。多项选择题 A、义务感B、责任感C、事业感D、自尊感E、集体主义 44: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 )。单项选择题 A、经验阶段B、观察与分析阶段C、重新概括阶段D、验证阶段 4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单项选择题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

12、盾 46:热爱学生是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判断题 对错 47: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单项选择题 A、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B、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C、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教育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48:小学德育自勺主要途径有()多项选择题 A、思想品德课B、其他各科教学C、班主仨工作D、班队会活动E、课外活动 49: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多项选择题 A、25岁B、67岁C、810岁D、1112岁E、06岁 50: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的方针。单项选择题 A、教育、感化、挽救B、批评、教育、惩罚C、说理、劝服、感化D、教育、劝服、挽救 51: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第二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第三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判断题 对错 52: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