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490221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填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填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填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填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填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章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指一定范围的_,它具有一定_,是一个可度量的_;区域划分的指标有_、经济和_等某一方面的,也有_ 的。相应的区域有:_、经济区、_,文化区、_2、区域特点:_、 等级有高低、 、边界有虚实 、 内部特点相对一致3、 区域一般具有的四大特征:_、差异性、_和开放性4、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_和_,而土壤和_则是自然区域的标志。综合自然、气候两大要素,我国可以分为_、_和_ 三大自然区。5、比较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差别: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 气候 水文特征 植被和土壤 区域内部变化的主导因素6、 比较三

2、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别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农业活动交通经济和文化27、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以_ 一线为界:是_与北方的分界线;中国一月份均温为_的等温线;是_ 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落叶阔叶林与 _的分界线;是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_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_与水田的分界线;是地形比较完整与比较_的分界线。8、农业的影响: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耕作制度 耕作方式 产物 水果 9、民居建筑 北方屋顶:坡度_,甚至_ 南方屋顶:坡度_,有利于坡度_10、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影响:_;_11、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_;_12、根据我国_的差异以及_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

3、为_、_、_三个经济地带,在人类活动上的差异表现为_的差距和_的不同。13、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_;_;_;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变化而不得变化,有明显的_性。2、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为_阶段、_阶段、_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共_个阶段。3、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的分布主要受_ 的制约;在农业社会阶段,影响作物栽培的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有:地形、_、水源和_条件等。4、在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的_和_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山东省的东营市是依托_资源发展起来的;世界上有一些工业基地是借助优越的_和发达的海运条件发展起来的

4、,如日本的_工业带。5、在后工业化阶段,_对社会的影响上升。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形成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区,如美国的_、日本的_科技城,德国南部的_高新技术产业区等以及我国的_科技园区。36、在航海技术落后的阶段,人们形成以_为疆界的观念。当航海技术发展后,_和_开始向沿海地区集中。目前,西欧_、_的东海岸和西海岸以及我国的_地带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技术进步也使得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大拓宽,_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焦点之一。7、岛屿对于人类活动的价值主要表现在_和海岛旅游。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 矿产资源开发的原因:_;_2、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1)

5、_(2)_(3)_(4)_不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1)_(2)_3、水资源区域调配是解决水资源_的工程措施,如我国的_、_、_工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_工程。4、调水可以增加受水区的水域,有利于_,缓解_;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保护_野生动植物;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_和防止_;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充足的水源。5、人类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对森林的_,引起物种急剧减少;另一方面,在现代生命科学的影响下,人类通过改良农禽畜产品的_,也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_和_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6、按照基本产业结构由_向_发展变化规律,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_,

6、第二产业_,第三产业_。通常对同一区域而言,_产业的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7、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_;_;_;_8、产业转移的主要部门和方向:_;_9、产业转移的影响:对迁出地:_;_对迁入地_;_;_;_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41、 黄土高原的位置:南到_北到_东到_西至_岭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 黄土土质_易被侵蚀; 降水_多暴雨,植被_ 人为原因:破坏_和_,不合理利用土地:如过度_、过度_、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的_。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_; 加剧沟壑发展,威胁_设施安全;造成

7、生态环境_;淤积江河湖岸,加剧_灾情; 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是_(是根本措施) 工程措施:如:兴修_、_、在坡面修建_。小流域综合治理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1、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属于_ 气候,降水_ 地形起伏大,河床比降_,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_:如:煤、磷、铅锌等 人文地理条件:生产力低下,经济_,交通困难,_灾害频繁,贫穷落后。2、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教材 P43) 始终以_资源和_资源的治理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_环境为目标,建立_、_和_的治理协调系统。3、 美国田纳西

8、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 从_入手,综合开发利用_;(实行梯级开发)因地制宜,发展_、_、_、_业;利用廉价_,发展高耗能工业;(建有美国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并形成“工业走廊”)把保护_和开发_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东北地区的位置:包括_、_、_三省及_自治区东部 _、_是东北地区的显著特征2、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 辽阔富饶的_资源:黑土肥沃,_(高、低)全国平均耕地水平,气候条件适宜:一年_熟 _资源蕴藏量大, _资源和_资源兼备;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发达,尤其是_工业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3、 东北平原的农业布局的特

9、点: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西部草原面积_;玉米分布更加_,水稻生产面积_;以禽、蛋、奶、肉、菜为主的副食品基地大量涌现。4、东北地区在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农业生产粗放,耕地破坏严重;林地和草地的比重_,资源利用失调;_严重;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55、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调整_;推进_;加强_,改善_;加快_;改善_,促进_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1、 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_;_;_;_;_。2、鲁尔区可能形成主要的工业部门3、鲁尔区衰退原因是:_;_;_;_4、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1)改造_ 2)发展_ 3)重视发展第_产业;_;_; 大力开展_保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1、城市化指居住在_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也就是指_人口向_人口转变并在_集中的过程。2、国际上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三个结构性指标是 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 ; 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 ;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工业化是 的主要推动力,即伴随这工业化过程,城市数量逐渐_,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