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489335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首发】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首发】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首发】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首发】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发】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发】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语文科试题注意事项:本卷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为 150 分钟。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水笔填写在答卷纸上,不能用涂改液。答题卡填涂错误则选择题以零分计算。一、基础选择题(12 分,每题 3 分,共 4 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 分)A虎兕(s) 孝悌(t) 饿殍(f) 槁暴(p) 知明(zh)B骐骥(j) 鞭笞(ch) 逡巡(qn) 氓隶(mng) 属望(zh)C秋暝(mng)霜鬓(bn)抚膺(yn)吮血(shn)揪捽(zu)D湓浦(p) 蛤蟆(m) 凝噎(y) 纶巾(gun

2、)怆然(chung)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学术打假一是要勇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二是因为经常孤掌难鸣,故必须如鲁迅所说的“横着站”,三是要经得起推敲、考验。方舟子无怨无悔,呼出了“停止打假没有时间表”,大有振聋发聩之势,中国太需要这样扬正气的学术斗士。A冒天下之大不韪 B孤掌难鸣 C无怨无悔 D振聋发聩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 “三聚氰胺”风波未定, “瘦肉精”阴云又四处弥漫,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严惩不法商贩,而是建立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B建筑界许多专家认为,北京为 2008 年奥运会建造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水立方”是一座设计新颖、结构独特的标

3、志性建筑。C这场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使我国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受到重创,这可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由以出口拉动为主转变成以内需拉动为主。D环保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环保关系到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而且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4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今儿晚上,这感情又来袭击我了,仿佛二十多年来我并没有几乎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厮混过一样, _ ;_;_ ;_ 。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遗嘱中,把它传给了康科德河。我从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样的

4、倒影,我几乎要惊呼,瓦尔登湖,是你吗?这儿,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个森林,另一座林子已经跳跃了起来,在湖边依旧奢丽地生长 还是同样水漉漉的欢乐,内在的喜悦,创造者的喜悦,是的,这可能是我的喜悦 同样的思潮,跟那时候一样,又涌上来了 啊,这是瓦尔登,还是我许多年之前发现的那个林中湖泊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24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7 题。(9 分)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亢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

5、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铦:锋利B非亢九国之师也 亢:抵抗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絜:衡量D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道:方法,战略战术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 一夫作难

6、而七庙隳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以五百岁为春7下列各句中,与“为天下笑者”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15 分)范增论苏 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

7、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 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 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

8、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ks5u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选自苏轼文集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 私:暗中勾结B稍夺其权 稍:稍微C独恨其不早耳 恨:遗憾 D义帝必不能堪 堪:经得起,忍受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9、( )A然则当以何事去 则思知足以自戒B羽既矫杀卿子冠军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C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 吾尝终日而思矣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书记载刘邦采用陈平的离间之计,使项羽对范增产生了疑忌之心,削弱了范增的兵权。但苏轼认为,项羽对范增的疑忌在受到离间前就已经存在。B苏轼认为义帝熊心也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这从他专派刘邦入关、识别提拔卿子冠军等事情上可以看出。因此从项羽杀卿子冠军,就可以预见他必将杀义帝。C苏轼认为,项氏的兴起,是因为立楚怀王孙熊心为义帝,但诸侯的背叛也由此而起,所以项羽不得不杀了义帝。D苏轼既批评了范增未

10、能及时离开项羽反而想依靠项羽来成就功名的浅陋,也肯定了他在项氏霸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承认他确实是人中豪杰。11把上面文言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 )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3 分)译文: _(2 )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3 分)译文: _三、本大题 5 小题,共 33 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共 8 分)声声慢 ks5u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11、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2.(1)这首词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声情并茂,堪称创举。试分析这十四个叠字表现感情的层次。(3 分)(2)请举例分析这首词景情结合的艺术手法。(5 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共 10 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杜鹃,又名子规。 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3.本诗的颔联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都写了杜鹃,有什么不同,请简析。 (3 分)14.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 绿”字的妙处。 (3 分)15.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4 分)16名

12、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15 分)(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2)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 (李白蜀道难)(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白居易琵琶行)(5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6 )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7 )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8 )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9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10)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13、 ”(论语为政 ) 四. 阅读下面一篇传记,完成 17-19 题 (共 15 分)魔星高照“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牛年的春晚中,凭借一枚戒指、几只鸡蛋,刘谦,这位来自台湾的魔术师以“奇迹”的速度一夜红遍大江南北。他的这句口头禅也成为了一句流行语,那么,奇迹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呢?7 岁那年,刚上小学的刘谦在一个商场门口看见了一个卖魔术道具的人,魔术的神秘莫测深深吸引了他。每天放学后,他就会到商场门口看这个人变魔术。刘谦的魔术天分从那个时候显露出来了, “很多大人才会的魔术,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能很快熟练掌握,有的时候看别人变,我自己就能慢慢摸索出其中的奥妙,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刘谦对魔术的热爱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因为喜欢,我会在上课的时候,也不忘练习手法。有一次上数学课,我正在用硬币练习,一不小心硬币掉到地上,老师看了我一眼,以为我会收敛,可是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又练,又掉,直到老师忍无可忍,把我身上的硬币全部没收。 ”直到现在也一样,刘谦的爱好不像其他年轻人一样是 K 歌或出去玩,他一有时间就一个人闷在房间里钻研魔术。用他的话说,魔术是他一生最大的爱好。刚开始上台表演时,刘谦很紧张,不苟言笑。他的表演带给观众的多是紧张和惊奇,少有笑声。妈妈一直很支持刘谦表演魔术,她发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