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各朝昆腔剧目比例的变化与历史意义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4874282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清各朝昆腔剧目比例的变化与历史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晚清各朝昆腔剧目比例的变化与历史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晚清各朝昆腔剧目比例的变化与历史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晚清各朝昆腔剧目比例的变化与历史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晚清各朝昆腔剧目比例的变化与历史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晚清各朝昆腔剧目比例的变化与历史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清各朝昆腔剧目比例的变化与历史意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晚清各朝昆腔剧目比例的变化与历史意义本文导读:这是一篇关于晚清各朝昆腔剧目比例的变化与历史意义的文章,晚清宫廷昆腔剧目的变动不仅是皇家戏剧需求的独特性, 更是整个晚清观剧心理嬗变的必然产物。与凭借刻意翻新、灵活自由、活泼热闹, 甚至不惜暧昧情色的乱弹声腔剧目有别。 晚清宫廷昆腔剧目在花雅之争;的转折后仍拥有一席之地, 甚至内外戏班同时承应临川四梦;这样的代表性剧目, 体现出较强生命力。清宫昆腔剧目来源囊括不同时期的杂剧、南戏、传奇和地方戏等多种类型, 其中本朝剧目以清代初期所占比例最大。李玫汤显祖的传奇折子戏在清代宫廷里的演出论述汤显祖折子戏在清代宫廷的演出情况, 并指出汤显祖传奇中若干最为流

2、行的折子戏, 宫廷中的习艺太监多能演出;【1】(P97), 说明昆腔剧目始终占有一定份额, 但临川四梦;之外的昆腔剧目并未涉及, 也未对晚清各朝剧目之间差异进行辨析。本文重在探讨晚清宫廷昆腔剧目整体变动, 并具体分析不同阶段的剧目特征, 论述则以昆腔代表性剧目临川四梦;等为主要例证展开。总之, 聚焦晚清宫廷昆腔剧目的变动能够更好地探究剧种声腔的发展形态。一、晚清数朝昆腔剧目内容的变化据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穿戴题纲等资料统计, 晚清宫廷所演昆腔折子戏剧目达三百种左右之多, 就产生朝代而言以明代剧目为多, 保存完整的明传奇剧本共51种计195出;就剧本而言以琵琶记、寻亲记、牡丹亭和长生殿等艺术水准

3、较高且民间流传度较高的作品为多。临川四梦;昆腔剧目14出可分为才子佳人和神仙道化两大题材, 总量仅次于琵琶记的18出。单就牡丹亭剧目数量而言, 仅在寻亲记后, 位居前三。不过各朝昆腔折子戏剧目中夹杂有蝴蝶梦、奇双会、虎囊弹、百花亭、胭脂雪等全本剧目, 体例并非统一。现将晚清各朝常见昆腔剧目内容的变化整理如下:通过各朝昆腔剧目对照表, 就汤氏临川四梦;而言, 共有劝农、肃苑、冥判、学堂、打番、仙圆、瑶台、花报、点将、游园惊梦、拾画叫画、扫花三醉、折柳阳关和云阳法场等14出剧目, 至于游园、叫画、三醉等简称不再另算。此外, 弋阳腔剧目灞桥饯别未统计在内。以搬演频率而言, 临川四梦;中以杜宝劝农、扫

4、花三醉、折柳阳关和游园惊梦等四出最高, 且各朝搬演频率较高。就朝代而言, 道光朝以杜宝劝农、肃苑等出为多, 咸丰朝以肃苑、打番等出为多, 同治、光绪和宣统等朝则多为游园惊梦、折柳阳关等出目。牡丹亭、邯郸梦等所选剧目的搬演频率高于紫钗记和南柯梦。细分如下:第一, 道光朝昆腔剧目承续乾嘉广为流行剧目而来, 至咸丰时期, 临川四梦;剧目演出频率依然较高。其他常见昆腔剧目井遇、胖姑、水斗、嫁妹、借茶、井遇、琴挑、书馆、泼水等大量剧目继承前朝而来, 井遇、佛会、夜奔、琴挑、打番、送京、昭君、拾金、藏舟、三代、思凡、嫁妹、花鼓、胖姑、单刀、祭姬、草地、回猎、十宰、水斗、羞父、三气、卖花、佛会、书馆、疑谶、

5、查关、山门、梳妆跪池等演出频率高。皇帝钦点昆曲剧目等不少。说过剧目比道光增多。水浒题材剧目多出后诱、杀惜、活捉, 西厢题材多出跳墙着棋, 玉簪记多出茶叙问病、秋江、偷诗, 琵琶记多出赏荷等等;白蛇题材多出雷峰塔这样全本戏剧目;类似还有虎囊弹、奇双会等全本戏剧目也出现了;其他盗韩、打场等剧目较为冷僻。但道光朝报喜、前金山等剧目未见。第二, 同治时期, 临川四梦;中杜宝劝农、打番等依然活跃, 多出拾画剧目。其他昆腔剧目如独占、书馆、扫秦、羞父、井遇、梳妆跪池、说亲回话、北醉、祭姬、阳告、单刀、盗令、疑谶、琴挑、夜奔、回猎、草地、昭君、思凡、藏舟、絮阁、泼水、扫秦、送京、水斗、三代、佛会、借茶、吃茶

6、等大量剧目为道光、咸丰、同光朝一脉相承。摇会、侦报、八扯等为新增较偏剧目。醉写与吟诗脱靴或为同剧异名, 水战或为水斗, 思凡后多出下山相调, 西楼多出玩笺, 照镜为望湖亭剧目, 胭脂雪为多出全本戏剧目。可见, 清初剧作家剧目增多。所演剧目出现女性题材较多, 旦角当家剧目较多。此外, 花鼓、拾金、磨斧、顶砖等咸丰时期地方戏剧目也继承下来。第三, 光绪朝剧目和演员姓名同时出现, 且演出班子类型多样。比如同样游园惊梦剧目, 即有多家搬演。拾画叫画同治时出现, 光绪朝又有拾画。部分剧目为昆剧经典折子戏, 昆腔剧目整体数量不及前朝, 但更加系统完善。此时昆剧剧目拥有较多对子演员。光绪朝角儿;凸显, 王阿

7、巧、马得安和外学乔蕙兰等演出剧目较多。马得安成为当时最为活跃的内监伶人, 后为昇平署总管。鼓板人才更加齐全, 下山姜有才鼓板, 通天犀方福顺鼓板。道、咸、同等朝的送京、拷红等剧目出现频率大为减少。二、各朝昆腔剧目比例的变化道光朝处于清中期向晚清的过渡阶段, 昆腔剧目比例仍然较大且演出频率较高。例如临川四梦;的肃苑、学堂、劝农、打番、游园惊梦、云阳法场等均有搬演。咸丰朝是清代宫廷剧目比例急剧变化的转折期, 也是全国演剧市场快速转型时期, 即昆曲剧目锐减, 但地方戏剧目活跃。临川四梦;多为打番、扫花三醉等出目, 咸丰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斋常演牡丹亭出目。同治、光绪朝偶见昆腔剧目, 多为游园惊梦、阳

8、关折柳等出, 但从未断绝, 即使到了光绪后期及慈禧晚年, 颐年殿、纯一斋等处仍然可以有相关剧目演出。具体如下:(一) 道光 (1821-1850) :保持传统的优势地位晚清政局自道光朝日渐艰难, 且有国库羸弱、战争赔款和农民起义等多重压力。旻宁主张崇俭绌华;, 于道光七年 (1827) 裁南府为昇平署, 虽削减规模, 却为清宫演剧的百年延续提供可能。民间乱弹诸腔气候已成, 甚至到了京中文士闻听吴骚, 哄然辄散;的地步, 而此时宫廷昆腔剧目仍然维持前期传统占有较大比例, 地方乱弹剧目虽然活跃但并未构成较大威胁。如道光四年 (1824) 正月十六日, 同乐园早膳承应:福缘善庆、灏不服老、大宴小宴、

9、寄信、飞云浦鸳鸯楼、十宰、打棍出箱、水斗、冥判、敬德钓鱼、六殿逢母、万花献佛。正大光明筵宴承应海不扬波、太平王会。十六日晚间, 奉三无私, 上排把总上任、刺汤、刘唐。【2】(P758)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寿康宫承应剧目仍有冥判。正月十六日所演剧目丰富多样, 有大戏、地方戏和昆剧。敬德、梁灏、武松均为地方戏剧目常见人物, 昆曲中水斗出自雷峰塔, 冥判出自牡丹亭, 十宰出自慈悲愿, 民间多名北饯, 宫廷常演此类剧, 杜宝劝农和冥判出自牡丹亭, 演剧场合较为轻松。当然, 杜宝劝农与扫花三醉、云阳法场等出目同时出现在每月朔望的概率也很高。如道光九年 (1829) 三月初一日, 同乐园承应:杜宝劝农、

10、醒妓、扫秦、敬德闯宴、羞父、三段鸡宝山、琴挑、罗成托梦、罢宴、勾芒展敬。【2】(P1499)道光十年 (1830) 恩赏日记档三月初一日, 同乐园承应戏:杜宝劝农 (班进朝) 、云阳法场、平章拷姬、胖姑、定天山、刘唐、敬德闯宴、扫松、万民感仰。【2】(P1581)时隔四年, 再次出现杜宝劝农。如道光十四年 (1834) 恩赏日记档:三月初一日, 同乐园承应戏, 杜宝劝农、女舟、千金闸、访素、探监法场、淤泥河、文道害命、五福五代。【2】(P2083)而冥判等出目演出时间相对比较随意, 如道光三年 (1823) 十一月二十一日:养心殿, 上排冥判、钓鱼、下海投文、絮阁、乔醋。【2】(P670)道光

11、后期剧目锐减, 例如, 道光二十一年 (1841) 就没有临川四梦;折子戏出目记载, 该年除夕亦未演剧。临川四梦;剧目同样偶有搬演, 只有两次杜宝劝农的记载, 分别是道光二十四年 (1844) 三月初一日, 同乐园承应剧目三段昭代箫韶、牧羊、拷打红娘、梳妆掷戢、杜宝劝农, 共长十八刻九分;【2】(P4246), 以及道光二十六年 (1846) 四月初一日, 同乐园承应戏三段昇平宝筏、敬德耕田、追舟、尼姑思凡、杜宝劝农;【2】(P4980)。或因道光二十年 (1840) 鸦片战争爆发, 内忧外患之际, 宫廷无暇观剧。徐珂清稗类钞卷十一国初犹尚昆剧, 嘉庆时犹然。道光末, 忽盛行皮黄腔, 其声较之

12、弋阳腔为高而急, 词语鄙俚, 无复昆弋之雅。;【2】(P5012)徐氏此言亦可说明全国剧坛风尚已发生转变。可见, 道光朝处于清中叶到晚期的过渡, 也是昆腔渐退、乱弹渐起的过渡期, 宫廷演剧体例呈现渐变式的发展形态。(二) 咸丰至光绪七年 (1851-1881) :遭遇地方戏崛起的转折咸丰时期宫廷常演剧目出现明显的转折变化, 京城等地民间乱弹戏班愈发活跃成熟, 并将盛演剧目带入内廷, 诸如见娘、铁弓缘、坠马等剧目即是如此, 其结果是宫廷大戏、昆腔、弋阳腔、乱弹争奇斗艳, 各分秋色。咸丰三年 (1853) 说过剧目尤其繁多, 令人惊叹, 该年正月初七、八、九日早晚学说过剧目集中记录如下:赐福呈祥、

13、十宰、蒙正逻斋、别古寄信、昭君、双合印、藏舟、雪夜访贤、泼水、敬德耕田、三代、东皇佈令、十宰、月下追信、胭脂雪、扯本、孙诈、一门五福、三元百福、打番、油漆罐、海不扬波、封相、下山相调、鱼篮记、昭君、五福五代、景星协庆、圣母巡行、书馆、拐磨子、五台、青石山、打番、大盗施恩、达摩渡江、草地、喜洽祥和。毕, 老爷未响排万花向荣。【2】(P7179)三天之内排剧目多达34出, 临川四梦;折子戏仅有一出侧重武工的打番入选, 其他昆腔常见剧目有泼水、孙诈、昭君、书馆等。下半年剧目寥寥, 多数只提伺候戏, 具体剧目未提, 或者直接说不必伺候戏。咸丰年间, 剧目多而杂, 举凡才子佳人、文臣武将等新旧题材均有演出, 思凡等活泼新鲜的时剧出目更多。咸丰朝昆腔剧目缩减明显, 而乱弹腔剧目骤增。所增剧目主要集中于请美猴王、认子、懒妇烧锅等, 敬德赏军、琴挑增、撤各一次。演出剧目活泼热闹, 很多新鲜剧目补入, 且有文、武之分, 颇近京剧剧目, 如文昭关、武昭关等。即便如此, 临川四梦;等传统昆腔剧目并未淘汰, 咸丰曾钦点打番等剧目。例如咸丰十年 (1860) 六月十七日, 同乐园承应剧目有跳墙着棋、游园惊梦、梳妆掷戢;【2】(P9425)等昆腔剧目。该月二十五日, 同乐园又有题曲、折柳阳关、十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