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锡的学术理论与散文创作实践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64870633 上传时间:2021-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锡的学术理论与散文创作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田锡的学术理论与散文创作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田锡的学术理论与散文创作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田锡的学术理论与散文创作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田锡的学术理论与散文创作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锡的学术理论与散文创作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锡的学术理论与散文创作实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田锡的学术理论与散文创作实践本文导读:这是一篇关于田锡的学术理论与散文创作实践的文章,田锡(9401003),自表圣,嘉洲洪雅人,宋初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田锡不但为臣直谅,而且对学术也有研究。他主张用义理解经的方式对经典进行阐释,这有别于汉儒章句训诂之学,是汉学向宋学的过渡。 关键词:田锡; 学术思想; 散文创作; 影响;Abstract:Tian Xi was a famous civil servant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He was not only proficient in prose creation,but also quite accomp

2、lished in academic thought. His academic thought was mainly the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 In addition, Tian Xi s academic thoughts have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his prose creation and made his prose achieve immortal achievements.Keyword:Tian Xi; academic thought; prose creation; impact;田锡(9

3、401003),自表圣,嘉洲洪雅人,宋初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田锡不但为臣直谅,而且对学术也有研究。他主张用义理解经的方式对经典进行阐释,这有别于汉儒章句训诂之学,是汉学向宋学的过渡。田锡没有单独的学术着作,其学术思想散见于他的散文中,并对其散文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的散文取得了不朽的成就。一、田锡的学术思想田锡出生于文人之家,从小好学,饱读圣人经典,因此他的学术思想更多的是对经典的阐释。田锡的父亲曾教诲他:汝读圣人之书而学其道,慎无速,为期二十年可以从政矣。;【1】他自己亦尝言:窃尝以儒术为己任,以古道为事业。;【2】35正因如此,田锡在对待圣人经典的态度上,并没有当时及后世所倡导的疑经惑

4、古;的倾向,而是从圣人经典中挖掘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学说和言论,并以此阐述自己的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一)把洪范看作治国之策的经典洪范本是尚书中的一篇,后脱离尚书而独立流行,名为洪范五行传,专言祥瑞灾异。至汉代,老儒伏生将洪范中的五行和五事揉合在一起,从而使两者发生联系,由此使本来平实的五行变得神秘、怪诞。;【3】后经过董仲舒等汉儒的阐释,洪范与谶纬学说的结合日益紧密,愈发具有神秘色彩。到了宋初,对汉学的沿袭较为明显,但田锡作为宋初名儒之一,对洪范的研究则摆脱了汉代以来的谶纬之说,而是取其五事、三德、庶征等义理,从义理解经的角度出发,把洪范作为阐释治国之策的经典,来阐释其中的学术思想

5、。圣德合天地赋一文中在论述何为圣德时写道:洪范曰:思作睿,睿作圣。常心逸于万物,每躬亲于庶政。文明取象,圜穹垂昭皙之文;尧舜禅让谓之帝,义轩拱揖谓之皇。汉文或尚杂霸道,夏禹则首隆王网。虽殊途而光被,实同德而昭彰。宜乎恩普黎元,泽均品汇,鹿鸣食野以斯乐,鱼性悦泉而自遂。亦犹高无不覆,三辰垂象于昊天;广无不包,万物流形于厚地。天之道,福谦也,所以用人于朝;地之道,害盈也,所以用德胜妖。;【2】76思作睿,睿作圣;一句源于洪范中的五事,历来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郑玄与马融,都把恭、从、明、聪、睿,解作为人君之事,把肃、乂、哲、谋、圣,解作为人臣之事;而孔颖达却认为一人之上有此五事也;【4】。而

6、田锡则认为这是贤君应该具备的德行,君主只有拥有这种圣德,远离奸臣的蛊惑,才能使百姓安乐、国家安定。在政教何先论中他又用洪范中的观点来支撑自己政教交相用;的论点:以是论之,上自圣王,而下迨贤吏,操政之柄,立教之本,亦无先焉,无后焉,比乎左右手,辅于躬而适乎用。必若穷至理而取确论,则理清净之朝,劳精于设教可也;正浇漓之俗,则专意于为政可也。洪范曰:疆弗友刚克。又曰:燮友柔克。教化先后,斯言可徵。;【2】88田锡认为,天子统御臣民时也应采取洪范中提倡的中庸之道,既要用政令规范百姓的行为,也要对他们施以教化,这样才能维护天子的统治。此外,在天机论中田锡亦用洪范中休咎;之理来论述圣人的德行。他认为圣人只

7、有不妄动,不妄言,言必可行,动必可法,位至尊而心至谨,夕惕若厉,日新厥德,上天才会降下福佑,是为休征,反之上天则会降下责罚,是为咎征。并以此劝诫君主,时刻保持圣人的圣德之心。(二)以礼记作为宣扬圣人之道的工具礼可以复性节情、序于人伦、移风易俗、教化人心。郑玄礼学偏重于政治制度之学,自郑玄后,礼的政治功能加强了,但礼的社会调节功能却渐被削弱。;【5】而到了唐代,孔颖达作礼记正义,体现了礼学研究义理化的倾向。田锡散文中虽也提到了周官中的制度问题,但他更多侧重于对礼记的探讨,是对孔颖达义理解经的继承和发展。田锡在散文中多次引用礼记中的言论来解释所谓的圣人之道,如上太宗条奏事宜:礼曰:王言如丝,其出如

8、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绋。喻其以近及远,渐光大于万方,以言训人,可常行于百代;【2】88。也就是说,君主的言论一旦发出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君主应该正言行,以取信于世人,从而维护国家的统治。政教何先论中也引用礼记来论证礼在教化中的作用:礼曰:使人迁善远罪而不觉者,礼也。礼防人之性,抑人之乱,皆于未然,故不见德之日益,必有时而成君子也。君慢于礼而怠于教,人心渍热,虽不见恶之日滋,必有时而灭身也。;【2】221使人在无形之中远离罪恶而趋向善良这就是礼的作用,也就是圣人之道,天子遵循这种圣人之道就可以成为明君,百姓遵循这种圣人之道就可以成为君子。在面对策对中提出的以礼化民;的是非时,田锡也提出了自己

9、的见解。在对私试策第二道中他指出:先王制作礼乐,化导黎元,亦犹置水于盘,方圆斯就;熔金成器,模范靡遗。观乡饮之仪,喻国人之礼,俾日而习之,月而化之。闻管磬之音,则和乐生乎中矣;睹樽彝之设,则恭肃加乎外矣。阅宾主升降之容,则知尊卑有序矣;熟雅颂诱谕之意,则知孝悌有自矣。斯礼久废,淳风未还。详天命之有归,俾吾皇之复古,宜乎海内大定,寰中大理。日月宣明乎天道,风雨咸若乎岁功。民心悦随,物性交泰。乡饮之礼,白华之歌,愿复行之,天下之幸。;【2】221田锡肯定了礼的积极作用,认为礼是教化人民的工具,君主通过制定礼仪制度使百姓知道恭敬、尊卑、孝悌,这样才能使人民安乐,物性交泰。同时,田锡又认识到了礼;与理

10、;之间的关系,认为理定制礼;,他在对私试策第三道中指出:王者功成作乐,理定制礼,故唐虞之功成乎揖让,则大章箫韶之乐作焉;汤武之理定乎平荡,故司仪、奉常之礼异焉。玉帛之容,取乎化民心,不取乎观阅也;金石之奏,取乎和物性,不贵乎锵洋也。盖随时之理乱,因时以损益。故三王礼乐不相沿也。职官之数亦然;【2】222。但是这里的理;并不是宋儒们所讨论义理;的理;,而是指理制、制度。田锡认为,只有制度建立起来,才会孕育出相应的礼;,同时,他也看到了因为理;的改变导致礼;的变化,指出了礼;时代的特征,这也表明其学术思想具有发展性,不是停滞不变的。(三)用周易解释文章创作与自然现象宋代以前的学者研究周易大致分为两

11、个派别:象数派和义理派。象数派以李鼎祚为代表,义理派则是以孔颖达为代表,田锡在解周易时也遵循孔颖达的义理一派,但是由于他生活在道学思想浓厚的蜀地,而且他的父亲好术数,因此,田锡在解释周易时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吸收了道家无;自然;等观点,常常用周易中的卦象来解释文章创作与自然现象,从而发掘周易中的道理,为现实生活服务。田锡在探讨文章创作方法时指出:研系辞之大旨,极中庸之微言,道者任运用而自然者也。若使援毫之际,属思之时,以情合于性,以性合于道,如天地生于道也,万物生于天地也。随其运用而得性,任其方圆而寓理,亦犹微风动水,了无定文,太虚浮云,莫有常态,则文章之有声气也,不亦宜哉?;

12、【2】222他用道家思想中无;的观点来比喻文章创作,认为作文时应该像微风拂动水面,没有固定的纹路,像天上的云彩,没有固定的形态,要随性情而变化,作文应是作家内心情感的自由流露。他的这种用风和水的关系比喻作家和文章的关系源于周易的第五十九卦涣,下坎上巽,坎为水,巽为风,乃风行水上之象;【6】。田锡的这一主张也体现了道家强调自然;的观点,并且把这种自然;的主张融入到文学创作当中,形成了其自然;的文风。同时,田锡又把道家这种无;的观点进一步引申为变;的观点。他认为水有常性;和变体;,进而用水之变;来比喻文章的常态;和变态;。他在水旱论中就运用周易的卦象解释了水灾和旱灾:天之六气,进退盈虚,固有常矣,

13、造化之理使然。盖阳气生于子,其卦直复,五阴而一阳。阳气虽微,乘得进数,刚德浸长,利有攸往,然群邪在上,莫之余逆也。寒暑迭代,日月将迎,以至于纯阳用事,其数斯极,其势斯复。故阴气生于午,其卦直姤,五阳而一阴。阴气肇至,乘得进数,柔道浸长,利有攸往,虽众阳在上,莫之能拒也。三才随之而变化,六气循之而进退。其间阴阳差轶,水旱乘之,水乘其进数,则淫雨作沴。旱乘其进数,则亢阳为灾。水与旱,其数自极,然后阴晴乃顺。何以明之?旱数极则淫雨继之,水数极则亢阳继之,天地不能移其数,岂圣人能樽节其过哉?;【2】103田锡指出了水灾与旱灾的成因就是阴气和阳气的聚集及相互转化,他看到了这其中的变;,并且认为三才;和六

14、气;也处于这种变化之中,他的这种观点为其学说增添了哲学色彩。田锡的学术思想是汉学向宋学的过渡,他对经典的阐释还主要集中于五经之内,对宋学所注重的四书鲜有涉及,但是在阐释经典的方法上,则以宋学所注重的义理为主,并且在经学诠释的基础上加以哲学诠释。同时,田锡的学术思想并没有拘泥于一家之桎梏,而是兼取儒道两家,融会贯通,这也使其思想更加开阔,对经典的认知更加多样。二、田锡的散文创作实践田锡作为宋初着名的文学家,其散文成就颇高,纪昀在评其诗文时称:诗文乃其余事,然亦具有典型;【7】。这表现在他的散文强调文章雅正、引经据典、主张道任运用而自然等方面。(一)强调文章雅正田锡生活于宋初,面对这一时期文坛上弥漫的晚唐五代的浮靡文风,作诗作文,主张恢复儒家传统的政教观以改革文弊,在其重礼;的学术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作文需雅正的创作主张。他在贻陈季和书中提出了对文章创作的看法夫人之有文,经纬大道,得其道则持政于教化,失其道,则忘返于靡漫。孟轲荀卿,得大道者也,其文雅正,其理渊奥。;【2】32田锡认为写作文章应强调其经世致用功能,因此必须要雅正,并且蕴含深刻的道理。并且指出,历来文士所作的颂美箴阙,铭功赞图都是文之常态;,而那些重辞彩、重情感的文章则是文之变;,但无论是常态;之文还是变态;之文,都应符合封建道德的规范,因此他提出了艳歌不害正理;的创作理论,而这种不害正理;就是旨在强调文章的雅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