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二模纯word版】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484174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州二模纯word版】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潮州二模纯word版】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潮州二模纯word版】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潮州二模纯word版】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潮州二模纯word版】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潮州二模纯word版】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州二模纯word版】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潮州市 2013 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本试卷共 页,41 小题,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2、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12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 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B. 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C. 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D. 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ks5u13有学者指出:“ 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

3、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 国家政体” 指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郡县制14 公元 819 年,刑部侍郎韩愈被贬潮州任刺史。来潮 8 个月,对潮州文化影响深远,使潮州山水皆姓韩。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韩愈被贬潮州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韩愈A得罪其部门长官中书令 B上书痛斥皇帝遣使迎佛骨使京城掀起信佛狂潮C 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D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15 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 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 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

4、是由四化进入五化 。没有五化 ,则四化往往是徒劳。 ”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A工业化 B科技现代化 C政治民主化 D国防现代化16 侨批是出国谋生的潮州人寄回家乡赡养亲属和禀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的特殊信件和民间寄汇,是潮汕历史上举世罕见的文化奇观,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一封侨批,寄自泰国,批封所交寄的款额高达国币 2 亿元,是一件极少见的巨额批款的侨批。结合所学知识判读,该侨批最有可能寄于A1935 年 B1938 年 C1945 年 D1948 年17 任新民( 1915),安徽宁国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1949 年 7 月决定从美国回国。当时他可能遇到的情景是A受到南京国

5、民政府的热情邀请 B苏联给中国提供研究核武器的技术资料C看电视闻到美苏“冷战 ”浓重的火药味 D敌视中国的美方从中极力阻挠18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正确的是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多极化格局形成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19 “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于是英国A1588 年打败无敌舰队 B1640 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C 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 D1832 年进行议会改革20某班历史

6、学习小组在探究“工业文明的前奏”这一课题时,下列材料应该排除的是A 物种起源 B 权利法案C 哥伦布航海日志 D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1 下图中文学作品按流派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西风颂 大卫科波菲尔 十日谈 等待戈多A B C D22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 ,也可以姓“社” ,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苏俄新经济政策 苏联斯大林模式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的改革开放A B C D23 下图是美国在 20 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阶段发展的原因是A罗斯福新政实施

7、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C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6 小题,共 160 分)36 ( 26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06 年以来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年份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1680 1921 2270 2151 2524 252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 比重(%) 65 62 64 56 56 4.8近几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 1/4,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然而,广东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且普遍存在“小

8、、弱、散、乱” 的状况,这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材料二:广东传统的民间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样,特别是广东有很多可以代表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但目前却有很多文化呈现没落的痕迹,没能与现代接轨而缺乏生机。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公司不仅重视科技创新,而且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苹果公司原有文化的核心是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一方面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另方面在产品设计上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一,运用 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广东省政府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16 分)(1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

9、化生活 有关知识,请谈谈苹果公司的成功对推动广东文化发展有哪些启示?(10 分)37 ( 26 分)材料一 :经过 12 年快速发展,中国 GDP 位居世界第二。随着中国在世界上迅速崛起, “中国威胁论” 等国际舆论此起彼伏,中国同美国等大国磨擦不断。与此同时,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有人认为:“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 ”材料二: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存在南海领土争端。2012 年 9 月,日本宣布把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妄图把钓鱼岛据为已有。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并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2012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

10、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中国人民利益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1 )结合材料一、二,用 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关系。(12 分)(2)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有关知识对“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的观点进行评析。 (8 分)(3 )中国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是如何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6 分)ks5u潮州市 2013 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历史一、选择题:题号 12 13 14 15

11、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 D C B C D C A D A B B D38 ( 26 分):(1 )机遇: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 分)发展状况:理学是当时的思想主流;儒学开始出现新的活跃;“天朝上国”的观念。 (4 分,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答具体思想家的思想的 1 分,如王阳明、李贽等。答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不得分)(2 )变革:工业革命。 (2 分)ks5u史实: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倡导“实业救国” ,兴办实业;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6 分,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3 )指的是新中国成立。 (2 分)ks5

12、u原因:国内:中共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后又出现“左”倾错误。 (2 分)国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 (2 分)(4 )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全球化的加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6 分,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39 ( 26 分):(1 )原因:环海多山的地理环境;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较为发达的工商业。 (4 分,任答两点即可)本质区别反映在社会地位(或社会关系)上,臣民是君主的附庸,而公民则是国家的主体或主人。 (2 分,能从“ 社会地位”或“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即可得分)(2 )古代中国:指为民做主,有德行的君主。 (2 分)古代西方

13、:指人民主权。 (2 分)ks5u(3 )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促进自由市民的产生;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影响。 (6 分,任答三点即可)文献成果:1628 年权利请愿书 ;1679 年人身保护法 ;1776 年独立宣言 ;1789 年 人权宣言 。 (2 分,每点 1 分,任答两点即可)(4 )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4 分,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ks5u认识: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商品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建设公民社会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建设公民社会有利于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现阶段应积极开展“公民教育” ,提高公民意识。 (4 分,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