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氧化与燃烧+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484086 上传时间:2017-1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氧化与燃烧+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氧化与燃烧+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氧化与燃烧+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氧化与燃烧+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氧化与燃烧+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氧化与燃烧+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氧化与燃烧+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师备课记录表化学反应*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2、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了解化学方程式包含的意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最小公倍数法) 。4、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质量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计算。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规范解题格式。*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和配平。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教学难点

2、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和配平。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教学模式设置:*导入呈现:(复习回顾)*学科活动:【知识点 1】: 氧化和燃烧1、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就是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铁生锈等。2、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解释】燃烧的三个特点:1)发光、发热;2)剧烈;3)氧化反应3、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引起爆炸。【思考】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4、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要有氧气参与;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如白磷的着火点是 40。5、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地自发燃烧叫自燃。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得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会自发地燃烧起来。6、爆炸、缓慢氧化、自燃和燃烧的比较。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概念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剧烈 、 发光 、发热 的氧化反应。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 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 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 ,就引起爆炸。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 不易察觉 ,就是缓慢氧化。由 缓慢氧化 而引起的 自发 燃烧叫自燃能量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出的热量随时散失 放热明显2温度是否需达到着火点 是 是 否 是 是否发光 是 是

4、 否 是 联系 都属于 氧化 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 激烈程度 不同。7、灭火与火灾自救【思考】根据燃烧需要的条件,应该怎样来灭火?消除燃烧发生的如何一个条件:或降低温度;或隔绝空气。 (说说灭火的方法发生下列情况时,如何灭火?炒菜锅中食油起火 家具起火 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起火家用电器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麦田起火)8、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化学反应 吸收 热量;有的化学反应 放出 热量。*例题讲解:【例 1】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B )A.氧气不够 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达不到着火点 D.宇宙飞船上温度低【例 2】下列有关缓慢氧化、

5、燃烧说法正确的是( C )A缓慢氧化不放热,燃烧放热 B.它们有时不是化学变化C.它们本质上都是氧化反应 D.缓慢氧化不是氧化反应【例 3】下列说法: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C )A. B. C. D.【例 4】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C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

6、.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课堂巩固:练 1、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引起的是 ( A )A.采摘来的茶叶堆在一起会发热 B.汽油遇火燃烧C.打足气的车胎在热天爆破 D.锅炉爆炸练 2、下列对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B.燃烧一定有火焰C.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燃烧一定有气体产生3练 3、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 80水的烧杯中,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 D )A.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B.温度超过着火点C.白磷的质量太小 D.白磷没与氧气接触

7、练 4、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中“罪状”是( A ) A.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 B.提供可燃物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练 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 “火要虚”的目的是( D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练 6、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如右图所示,钻木头之所以能够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丙: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

8、。这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B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甲丙乙练 7、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 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练 8、 (2007湖州) 当你受到来自不良环境的威胁对,必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被困在火灾现场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C )打 119 火警电话求救 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立即打开所有门窗A. B. C D练 9、面粉加工厂的车间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到明火就

9、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使面粉充满金属筒,并与氧气充分接触_。(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填序号) 。金属筒不加盖时;蜡烛没有点燃时;4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件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严禁烟火_(写出一种即可)练

10、10、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 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白磷燃烧 。(2) 小娟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3,4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2,4 。(3) “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

11、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乙 (填“甲”或“乙” )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知识点 2】: 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原子种类; 元素种类; 原子数目;物质总质量【思考】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面两种现象: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例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是(

12、 A )A.木炭燃烧质量减少 B.5g 水受热变成 5g 水蒸气C.5g 蔗糖溶解在 95g 水中,成为 100g 的蔗糖的水溶液D.100mL 水加入 100mL 酒精,成为体积小于 200mL 的溶液【例 6】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5点燃2Mg+O2=2MgO【例 7】2003 年 10 月 16 日, “神舟五号”安全返航,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火箭所

13、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CH 3) 2N2H2,其主要反应为(CH 3) 2N2H2+N2O4X+CO 2+H2O,由此可知 X 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D )A.碳 B.氢 C.氧 D.氮【例 8】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gA与32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 )A.44g B.32g C.22g D.12g练 11、已知 A 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B 物质和 C 物质,当一定量的 A 反应片刻后,生成 56gB 和 44g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 A 物质的质量为( D )A.12g B.44g C.56g D.100g练 1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 Ag,加

14、热完全反应后得到 Bg 氧气和 Cg 氯化钾,则混和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B )A.(A+B-C)g B.(A-B-C)g C.(A+B+C)g D.(A+C)g练 13、已知化学反应: ,a 克 Mg 在 b 克 O2中燃烧,生成 MgO 的质量为( C )A.(a+b)克 B.小于(a+b)克 C.小于或等于(a+b)克 D.大于(a+b)克练 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X、Y、Z、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 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反应后质量g 20 30 16 14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可能为( C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以上都不对练 15、 (2010金华) “嫦娥一号”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探月之旅,发射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偏二甲肼(C 2H8N2) ”和四氧化二氮(N 2O4)它们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8N2+2N2O4=2CO2+4H2O+3X,则 X 的化学式为 (A)A.N2 B.H2 C. O2 D.CO【知识点 3】: 化学方程式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