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虚静的意义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483637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虚静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道家虚静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道家虚静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道家虚静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道家虚静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家虚静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虚静的意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家虚静的意义“虚静 ”,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哲学中所述“虚静”,不仅道家有所论述,而且儒、法、佛各家都有论及。如荀子解蔽说:“虚壹而静” 。管子 心术说:“ 天之道虚,地之道静”。韩非子扬权说:“执一而静” 、“虚以静后” 。虚静说是先秦时期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涉及到人格修养、思维方式以及宇宙论和认识论等。对于后世文艺美学中虚静说的形成,这些认识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中影响更直接、关系更密切的,还当是以老庄为主的道家虚静说。不过,老庄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 ”,是在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上所讲的“虚静” 。因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关注理想人生问题,注重人

2、的修养在实践人生理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儒家讲修身,并把修身扩充到整个社会,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道家也是如此,它把“道”看作整个宇宙的大和谐,其目的也是要实现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目标。道家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主体的人也必须是和谐的,可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都被所谓的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等所污染,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把这些妨碍主体和谐的蔽障统统加以清除,恢复其原始的素朴状态。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态。一 虚静说的缘起道家“虚静” 的观念,源于老庄哲学,与老子所谓的“道”和庄子所谓的“天”有密切的关系。虚静说的提出,是道家对其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道家认为,“道

3、”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和谐境界,具体表现为无声、无形、无欲、无为,“昏昏默默” 。老子说:“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它是“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搏之不得 ”的(十四章 )。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作为万物之本的“道”,其本质特征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最大的和谐。那么,受“道” 支配的人世间的一切活动,当然也必须是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与“道” 相合为一,无往而不和谐。但是,在道家看来,现实社会的人却是极不“和谐” 的。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他对儒家所提倡的礼乐仁义,为学修身等说法,

4、表示了极大的蔑视,认为恰恰是这些东西悖乱了人们的心态。因此,老子主张:“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 )这实际是要人们“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章 ) ,恢复到原始的无知无欲状态,亦即“婴儿”式的天真无邪状态。但是,事实上人们又不可能返老还童,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精神得到净化,恢复到素朴和谐的心态。所以,老子一再强调说:“载营魄报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十章)这就是说,只有弃绝一切知识和经验,涤除一切精神上的污染,使其一尘不染,“见素抱朴”,才能

5、“无为而无不为”,达到“道”的和谐境界。故曰: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四十七章)庄子发展了老子的上述观点。他认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齐物论 在庄子看来,“道”往往被微小的成就隐蔽起来,话也往往被漂亮的言辞隐蔽起来,于是就有了儒墨两家的是非之争。如果各以所是而攻其所非,就不如“以本然之明照之”(王先谦注) 。所谓“本然之明 ”,就是“ 道”的本来面目。而要恢复“道”的本来面目,就必须排除一切隐蔽大“道”的“小成”,亦即局部的、片面的知识和经验。庄子又说:“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

6、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疲)。虚无怡淡,乃合天德。”(刻意)庄子这里所谓的“ 知”,指人的智慧和知识;所谓的 “故” ,指事与物,引申为人的经验。他认为,人一旦有了智慧、知识和经验,就有了“成心”;有了“成心 ”,也就有了是非,而“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德充符)。所以说:“多知为败” , “浑浑沌沌,终身不离( 道);若彼知之,则是离之 ”(在宥)。只有“去知与故 ”,才能够“循天之理” ;只有“其神纯粹,才可以 “合天德” ,与“道”为一。当然,庄子也并非一味反对知识和经验,他反对的只是世俗社会的“一

7、曲”之识。因此,庄子主张要有“真知”,“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所谓“ 真人”,即是 “才全 ”之人,他们之所以有“ 真知”,是因为他们排除了世俗的 “知” ,一切都顺任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冥会自然之“道” 的真谛。庄子又说:“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惑乎?”(则阳)成玄英疏曰:“所知者,俗知也;所不知者,真知也。”这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去小知而大知明。”(外物) 所谓“以无知知”(人间世),“不知而后知之”(徐无鬼 ),都是说明只有去除了世俗之知,才能够知“道”。既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摒弃俗知呢?道家提出了“ 虚静”的方法。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

8、,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十六章 )庄子与老子一脉相承。他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道 )又说:“ 唯道集虚。”(人间世) 老庄都认为,“道”是万物之根本,而“虚静” 则是“道”的根本属性,因此,作为主体的人,也必须具备“虚静”的心态,排除人世间的一切不和谐因素,然后才能与“道”合一。关于这一点,庄子在庚桑楚一文中说得较为具体: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这就是

9、说,一切荣辱观念,七情六欲,知识技能,都是悖乱心志、束缚心灵、牵累天德、蔽障大“道” 的因素。只有使它们“不荡胸中”,保持绝对的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的“道” 的境界。因此,老庄特别重视以“虚静”二字来要求人的精神状态。庄子在知北游中借老子之口说:“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在庄子看来,只有除去世俗之知,保持虚静,使精神 “纯粹而不杂”,才能实现精神世界的无限自由:“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刻意)由此可见,道家提出“虚静”说,完全是从体“道” 的角度出发,要求先要扫清通往大“道”的一切障碍。在此基础上,再进而以主体的“虚静”

10、心态,去领悟“道”的“ 虚静”境界,亦即“ 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从而“ 以天合天”(达生) 。不仅如此,道家提出“虚静” 说,既是作为一种“合天” 的途径,也是当作道家理想的人生境界。这就是,先讲“道” 讲“天” ,而后接着讲人生。正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所言:“中国哲人的文章与谈论,常常第一句讲宇宙,第二句便讲人生。更不止此,中国思想家多认为人生的准则即是宇宙之本根,宇宙之本根便是道德的表准;关于宇宙的根本原理,也即是关于人生的根本原理。所以常常一句话,既讲宇宙,亦谈人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65 页)二 虚静说的扩展庄子天道说:“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11、者,万物之本也。”又说:“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其实,老庄“虚无为本”的思想正是“虚静”观念的基础。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这里的“虚”是对内心而言,“静”是对外物而言。因此,虚内,则精神洁净;静外,则无知无欲。如此这般之后,精神就会不受任何干扰,保持纯净,犹如一尘不染的大镜子,然后就可以直接照见大“道”了。这也即是老子又一说法:“涤除玄鉴”。庄子同样也把“圣人之心”比作镜子。他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道 )庄子和老子一样,认为并非任何精神都可以遇“道”,只有绝对净化了的精神,才能做到这一点。不过,庄子对此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道”无所

12、不在,它存在于百物之中,要精神之镜不反映万物是不可能的。因此,庄子主张:“圣人之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成玄英疏曰:“夫物有去来而镜无迎送,来者即照,必不隐藏。亦犹圣智虚凝,无幽不烛。”(庄子集释)很显然,精神这面“镜子” ,可以物来即照,但对“物之粗”,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物之精 ”,要无所用心,“心无所知”( 人间世 )。既不产生感觉印象,也不形成是非判断,不在“镜面”上留下任何痕迹,仍然保持一尘不染。如此一来,精神这面“镜子” 就可以“无幽不烛” ,从而直照“不期精粗 ”的大“ 道”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呢?庄子主张,以虚静来养

13、神。他说:“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刻意 )简言之,这就是虚怀若谷,清静专一,顺应自然。养神,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受到各种矛盾和喜怒哀乐的精神困扰。养神与养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更强调人的精神状态,需要达到“无己”和“物我两忘”的境界。由此不难看到,以虚静来养神,固然包含超脱于现实世界的意思,但精神世界的自由,首先是“惟神是守”(刻意) ,是“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于天 ”(养生主 )。单纯强调超越、

14、超脱、超然,不抓住虚静之本,就仍然会“滞于物”,而难以 “胜物而不伤” 。虚静是为了养神,养神又是为了修养身心而与“ 道”合一。这样,养神实际上是作为“虚静”与体“道”之间的中介环节而存在的。虚静以养神,其实是精神的净化过程。对此,庄子提出了“心斋”和“坐忘” ,他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所谓“心斋”,就是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在庄子看来,“凡外重者内拙”(达生) ,留心于外物就会使内心蒙蔽,所以必须进入“心斋”而摒除一切杂念。而且庄子认为,要使精神保持“纯粹而不杂”,不仅需要排除外来的干扰和污染,还要肃清内心已有的世俗污点,忘掉名利、事功,甚至连自己的形体也要忘掉。

15、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坐忘”。从庄子一书来看,“坐忘”实际上包含了三个过程。这就是“无名”、“无功”、“无已 ”。 逍遥游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的“圣人”、“神人”、“至人”之名,其实并无多大意义。 庄子一书中这类名称,尚有“大人”、“直人”、“全人”等,均指得 “道”之人。对于这些称谓,我们可不必细加分辨。值得注意的倒是“无名” 、“ 无功” 、“无己”。因为,这三个层次,既是虚静说的扩展,也是庄子按照他的“道枢”的要求提出来的。至于何谓“道枢”,齐物论说:“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即在矛盾对立的双方中,人为地去掉一方,使每一方都“莫得其偶” ,失去对立面,这就是“道”

16、枢。如果掌握了这个“道”之枢纽,就可以“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了。以下就对上述三个层次分而论之。“无名”之所谓“ 名”,当指“虚名”而言。庄子所说“名者,实之宾也”,可做其证。按照他的说法,“无名” 就是不“以天下为事”( 逍遥游 ),亦即不求为天下的虚名。这是庄子为解决个体与社会这对矛盾而提出的主张。在庄子看来,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而一味求名,就会和别人发生矛盾,这是相当危险的。“德荡乎名,智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智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因此,争名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庄子认为,“道溢乎名,名溢暴。”(外物)儒家的一整套道德仁义之所以行之过度,就是因为尚名好胜,这不仅行不通,而且会使人互相残杀!足见名之不足为。因此,庄子主张 “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达生)这即是说,离弃社会,不为虚名,不“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