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4763226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一、前言(一)规划目的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充分发挥福州中心城市优势,在新的起点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福州综合经济竞争力,推动福州科学发展必然战略选择。为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发挥福州服务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带动作用,调整经济结构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渠道,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实现福州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特编制本规划。(二)规划依据本规划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相关规划为依据,并与福建省、福州市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规划主要依据为:国务院关

2、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08134号);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福建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三)规划范围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福州市中心城区的范围,包括五城区和闽侯的荆溪、上街大学新区、南屿南通、青口、峡南以及长乐吴航、长乐滨海等。2015年中心城

3、区城市人口346万人,建设用地规模300平方公里。(四)规划期限规划的基期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二、福州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评价(一)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1 / 421、总量持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福州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38.76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16.04%,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14.08%)1.9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9%。2010年

4、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46.1%,比2005年提高了2.74个百分点,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立的42%和市委45%的目标值。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24.28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19.6%,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服务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逐年提高。服务业提供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收入逐渐成为福州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服务业地税收入达134.42亿元,占全年地税收入的69%,服务业地税贡献率达到66%。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稳步增长。2010年,福州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66.66万人,比2005年增加38.97万人,增长30.5%。全市服

5、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38.69%提高到2010年的42.82%,服务业成为城乡居民就业的主渠道。随着服务业加快发展,福州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5年-2010年,以当年价格计算的GDP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从11.72:44.98:43.30调整为9.0:44.9:46.1。2、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业态发展态势良好传统服务业加快升级。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居民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促进了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有力地拉动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6、。2010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872个,其中批发企业413个,零售企业459个,销售总额达2297.96亿元;全市拥有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55个,总面积250万平方米,连锁经营企业58家,网点2123个,配送中心7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超额完成任务,乡镇覆盖率达98.7%;“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成效明显,2010年家电以旧换新产品54.44万台,销售额20.15亿元,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新兴业态亮点频现。软件、商务、物流、会展、科技信息、动漫、中介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成长,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2010年信息服务业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比2005年增长1.95倍和4

7、.43倍;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12家,一批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建设;会展业稳步推进,2010年全市举办展会142场,其中全国性会展12场,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一系列常设性的展会连年不断,直接拉动了20多个服务行业的市场消费,带动了广告、住宿、餐饮、旅游、通讯、购物、交通、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生产服务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实现790.8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0.5%,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5.0%。2010年全市物流增加值为19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3.7%。全市工业品物流总额达4853.44亿元

8、,比上年增长21.7%。现代服务业成为推动福州服务业增长的生力军。表1:福州市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和比重情况表(含批发业不含零售业)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十一五”年均增速(%)生产服务业(亿元)295.8380.42505.91615.52676.16790.8520.5比重(%)45.848.251.753.953.955.0说明:生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批发业,金融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共6个行业(对于批发零售业的生产服务业属性在学界存在争议,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国民经

9、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北京市生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等资料,本课题组将批发业列为生产服务业,将零售业列为生活型服务业。)2010年福州市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和生产服务业年均增长率为课题组测算约数,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数据来源: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3、服务业集聚步伐加快,空间布局趋于合理化全市服务业商业圈层逐步从中心城区的核心圈向中间圈层和外围圈层扩展,城市商业中心、商务区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等多层次的市域商业体系格局开始形成。核心圈的鼓楼区,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 2010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59.33亿元,约占福州市的三分之一,福州市有6家五星级酒店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高

10、档商务楼宇均座落于鼓楼,聚集了全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有和外资金融机构,以及沃尔玛、家乐福、永辉、国美、苏宁、大洋、东百、新华都等数十家国内外著名连锁商贸企业,成为福建省最大的购物、休闲中心。服务业总体布局日臻优化。鼓楼区以行政商务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及现代商贸业和信息软件业为主,中心购物、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和金融商务等四个功能区基本形成;台江区以商贸服务业为主,随着特色街区、新型业态的发展,集文化、旅游、休闲、餐饮和购物等休闲服务型商贸繁荣带初步形成;晋安区生产资料、家居、汽配专业批发等传统市场以及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大商贸功能进一步完善;仓山区围绕仓山、金山、东部新城三大区域板块的

11、商贸服务业配套建设,新型业态等服务业得到较快的发展;马尾区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高新科技园区等为依托,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创意产业、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生产服务业,加快实现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城市新城转变。与此同时,在构建以连锁经营为主的城乡消费品流通体系、以商务服务、物流配送和专业会展为主的生产服务业支撑体系,基于产销对接和信用管理的农村流通体系过程中,流通网络和县域的商业网点也不断拓展完善。专业市场、特色街区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市拥有81个专业批发市场,占地总面积4725亩,年交易额395亿元以上,其中年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有38个。城镇服务业投资额由2005年的369.8亿元增

12、加到2010年的1024.34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5.9%。4、服务民生功能突出、市场供给保障有力“菜篮子”工程是保证农副产品市场供应的重大举措,是实施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福州市全面贯彻落实“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以保证菜篮子供应为重点,以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为核心,全面落实加强“菜篮子”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扎实推进了福州市农副产品生产的长足进展,形成了以蔬菜、畜禽、水产、食用菌等四大类农副产品生产为格局的“菜篮子”产业,并初步形成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以超市、农贸市场和商业零售网点为依托,以早市为补充的副食品流通网络,菜篮子

13、贸易流通体系不断发育完善。目前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50 万亩,占福建省蔬菜播种总面积的15.6%,居全省第二位,总产量267万吨,实现蔬菜产值26亿元,全市蔬菜自给率达到70%以上。市区共有各类农副食品批发市场8个,集贸市场81个(约0.5公里半径设有市场),大中型零售网点46个。生猪直控基地28个,年出栏55万头,生猪定点屠宰率达95%以上,禽蛋基地10个,蔬菜基地面积8000公顷,蔬菜基地产量90万吨。通过不断完善“菜篮子”市场准入体系、产品监测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督体系,着力构筑“菜篮子”监管体系长效机制,在稳定市场、平抑物价、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

14、0年共有5家企业31类产品获得绿色食品使用权,42家副食品生产企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切实保障了城市的副食品供应,促进了商贸流通业健康有序发展。2010年被商务部批准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二)总体评价“十一五”期间,福州服务业总量持续扩张,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的服务贸易方式和新型业态快速发展,产业布局趋向合理,构筑了比较完整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在吸引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增进社会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利用外资和民间资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福州服务业的总体目标和结构指标均已提前超额完成。近年来福州服务业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十二

15、五”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重推进,服务业对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支撑作用日渐显著,将成为福州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表2:福州市服务业“十一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指 标2005年“十一五市委意见目标值2010年实际完成情况”规划目标值服务业增加值年增速(%)12.211.5-16.04超额完成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3.3424546.1超额完成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38.69504142.82完成市委目标,未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64.551180-1624.28超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12-19.6超额完成批发零售贸易业年均增速(%)-13-19.7超额完成住宿餐饮业年均增速(%)-14-18.9超额完成大中型批发市场个数(个)-80-81完成大中型批发市场经营面积(公顷)-260-315完成大中型批发市场年交易额(亿元)-500-395未完成农家店乡镇覆盖率(%)-8898.7超额完成说明:“十一五”目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