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1)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4690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详细讲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能力目标:通过提问“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隋朝大运河的开通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教学重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难点:第一,教材对隋初的繁荣经济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理解和感受;第二,通过“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的、全面的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2、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请认真观察课本第二页方框左边的图。生:(积极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师:我们可以看到龙舟宽敞的大殿上,舞女在唱啊跳啊,忙得不亦乐乎。统治者正过着奢侈的生活,真是歌舞升平啊。然而在龙舟的底下,一群瘦弱的劳役一边艰辛的劳作着,一边用恐慌的眼神偷瞄着将军,生怕在一旁监视他们的将军一不高心就毒打他们。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生:思考回答。师:一边是统治者的纵身享乐,一边是对劳役沉重的压迫。地主阶级不体恤民间疾苦,地主阶级与下层阶级的矛盾就不断尖锐,按以往的统治经验来说是不是意味着隋朝的统治就很快由盛转为衰,走上灭亡的道路呢?下面让我们进入繁盛一时的隋朝。二、新授1、 南北重归统一(

3、1)隋朝的建立师:北周末年,即位的皇帝刚 78 岁,因此,大权掌握在外戚杨坚的手中,这就为他取代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北周夺取政权提供了机会。581 年,杨坚发动政变,废除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板书:581 年 杨坚(隋文帝) 隋 长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看着板书简单的复述这个内容。生:581 年 杨坚(隋文帝) 隋 长安(2)隋朝统一南北师:(简单地在黑板画“隋朝与陈朝政权的形势对峙图”)分析:杨坚建立了隋朝后,并没有完成南北的统一。因为南方还有陈政权的存在,灭陈就成为了当务之急。隋朝经过了修养生息,养精蓄锐,终于在 589 年,挥军南下

4、灭了陈,南北重归统一。(板书:589 年 灭陈 统一南北)同学们,为什么是隋灭了陈,而不是陈灭了隋呢?请同学们阅读小字部分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生:(阅读、思考并回答)师:隋朝自身的实力强大;陈政权的腐朽;长期分裂,人民渴望统一。2、 繁荣经济(1)繁荣经济的措施师:隋朝已经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为了巩固其政权,在建国之初,隋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三页的这段大字,然后回答这个问题。生: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2) 繁荣经济的意义 师:隋文帝这么励精图治,有什么意义呢?生: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3)繁荣经济的表现师:怎么表现呢?生:人口大幅增长,粮仓

5、、布匹增多,粮食可供政府五六十年的开销。师:同学们看一下右边的这幅“隋朝劳作俑”。劳作俑也叫仆侍俑,他们手中拿着瓶、盘、盆、碗、镜、勺等各种用具,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的生活景象。课本插图的劳作俑是其中的一个,也叫执箕俑。陶俑头梳平髻,面庞清秀,乌发朱唇,身穿窄袖短衫,长裙曳地,裙带系于胸前下垂,双膝跪坐,双手捧着一个簸箕,低头,眼睛注视着旁边的陶磨,好像正在辛勤地为主人劳作。这也说明了隋朝的粮食为什么这么丰实,离不开百姓的辛勤劳动啊。劳作俑是研究隋朝生活起居的珍贵资料。 3、 大运河的开通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翻到第二页,谁来概括一

6、下方框的内容?生:隋炀帝想去扬州看美丽的琼花,可是到扬州的路途遥远,陆路交通不便。因而他为了看美丽的琼花开通了一条水路大运河。师:隋炀帝真的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四页的内容“大运河的开通”。请课代表来朗读一下第二段地内容。生:朗读。师:从前言方框的内容和这段内容可以看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生: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还有就是隋炀帝本人垂暮于南方的秀美风光,想坐龙舟游江南。(2)大运河开通的时间师:大运河的开通开始于那年,结束于那一年呢?生:开始于 605 年,不知结束于哪年?师:开始于 605 年,结束于 610 年。请同学们记好这个时间。

7、(3)大运河开通的规模师:同学们看“隋朝大运河”这幅图,北西南各起点是哪个城市?生:北涿(,南余杭,西长安师:大运河是在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邗沟是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那它分为哪四段呢?生:永济渠,通济渠,邗(和江南河。师:连接哪五河呢?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师:大运河从北到南全长两千多公里,因而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隋炀帝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呢?生:思考并回答师:前面说到了隋文帝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到了隋炀帝即位他就利用已有的经济基础征发了几百万人;前面也说到了隋炀帝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

8、。(4)大运河开通的意义师:古人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这么说呢?生:思考、回答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师: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了。当时陆路运输粮食只能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原因:推动南北经济交流,促进运河两岸城市发展,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师:同学们从粮食的运输来看大运河的开通意义是非常重要的。那它的开通是好事是坏事呢?请同学们结合第五页地“开凿大运河”这幅图讨论两分钟。生:讨论并回答。师:同学们说得各有道理。但都不全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地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师:同学们,我们讲了繁盛的隋朝,认识到了大运河的伟大。可是这个王朝为什么只存在一时呢(因为他只存在了两世,即到了隋炀帝就灭亡了)?下节课我们再讲讲他为什么灭亡。你们课后分组找资料,并探讨一下:今天的运河和隋朝的运河有什么不同?三、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掌握繁盛一时的隋朝的基本史实,并重点认识大运河的有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见解,逐步形成勤于动脑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