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牛顿第一定律-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64665833 上传时间:2021-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牛顿第一定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牛顿第一定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牛顿第一定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牛顿第一定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牛顿第一定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牛顿第一定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一同步课堂-(14)牛顿第一定律-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第一定律1、物理学发展史上两位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和牛顿,对于力学的贡献奠定了力学的基础。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他们观点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D.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3、对于“力与运动

2、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4、从惯性的角度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赛车的速度可以超过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质量小的物体可以具有较大的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C.火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和角度,也就是调控人和车的惯性5、

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和的两个小球(), 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6、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有一人相对车厢竖直向上跳起,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仍落回原地,这是因为( )A.人起跳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下落后偏后一些,只是距离很小,无法区别B.人起跳时地板给了他一个向前的冲力,使他具有了一个向前的速度,在水平方向随车一起运动C.起跳前人和车具有共同的水平方向的速度,起跳过程中只改变了人在竖直方向的速度,所以人在空中具有和火车相同的水平方向的速度D.

4、从起跳到落回地板的过程中,人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受外力作用,以维持与车具有相同的水平速度7、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8、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D.

5、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9、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下面关于理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理想实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B.理想实验完全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不需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C.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D.理想实验所提出的设想是不合乎实际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脱离实际的、不可靠的10、如果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小车可能

6、突然向左加速运动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11、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科学家的观点所研究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观点落体运动快慢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1)_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2)_ 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伽利略的观点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掼性,故C不符合题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力是维持物体

7、运动的原因,故D符合题意。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来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的,A 正确.虽然在地球上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也为科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错误.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速度不变的性质,即惯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物体的运动情况均无关,故C、D错误.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都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相同的斜面小车实

8、验,接触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物体运动越来越远,没有摩擦,物体永远运动下去没有力就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小的物体不可能具有较大的惯性,故A错误;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是因为它的动能减小了,而它的惯性大小只与其质量有关,即子弹的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故B错误;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火车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会改变它的质量,进而改变它的惯性,故C正确;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车手转弯时并没有调控惯性大小,故D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因小车表面光滑,因此球在水

9、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球与小车有相同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 两小球的速度不变,所以不会相碰. 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人跳起时,水平方向由于惯性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而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人不受外力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火车保持相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7答案及解析:答案:AD解析: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换句话说,就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故A正确.若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即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C错误,D正确. 8答案及解析:答案:BC解析: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

10、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错误,B正确;车速越大,所需制动距离越大,与物体惯性的大小无关,所以C正确,D错误.故选BC. 9答案及解析:答案:AC解析:A、在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他以实际的实验为依据,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因此,理想实验是实际实验的延伸,而不是实际的实验,是建立在实际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故A正确.B、理想实验的结果,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故B选项错误.C、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

11、律.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AC.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D解析: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于碗向右洒出;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于碗向右洒出。 11答案及解析:答案:(1)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或 忽略空气阻力,轻重的物体下落一样快);(2)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解析:亚里士多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不通过实验验证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推翻了他的观点,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故答案为:(1)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或 忽略空气阻力,轻重的物体下落一样快);(2)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