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研讨作业word版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4632259 上传时间:2021-0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研讨作业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克思研讨作业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克思研讨作业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克思研讨作业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克思研讨作业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研讨作业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研讨作业word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基因食品有害吗?姓名:石磊 学号:201126630716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软件工程电话:18868831954 得分:一、该疑难问题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存在明显地(即可见的)或潜在地(隐藏在身体内部,一定时期或是一定量后转为可见的)危害。二、什么机缘让你想起了这个疑难问题? 自毒奶粉、地沟油后,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名普通群众,从自身出发,为了自己及家人、朋友的身体健康安全,不得不关心食品安全问题;而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更加有义务去关注国家、社会为题,关注我们人民的身体健康安全。当看到或听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的信息时,不管它是真是假,

2、为了自己的利益、群众的利益,我觉得我至少应该去了解、弄清楚转基因食品到底有没有害(当然也是在能力范围内)。三、该问题真实吗?或者合理吗?(如果问题的真实性或合理性不是显而易见,请给出所提问题的经验或理论依据。) 毋庸置疑,转基因技术是人类科学的一大进步,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利益。如转基因技术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等等。但转基因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如过敏性、毒性

3、等等。首先是毒性问题。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第三是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 / 12第四是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

4、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第五是对环境的威胁。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在一次实验室研究中,一种蝴蝶的幼虫在吃了含杆菌基因的马利筋属植物的花粉之后,产生了死亡或不正常发育的现象,这引起了生态学家们的另一种担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它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 最后,生物学家们担心为了培养一些更具优良特性,比如说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等,而对农作物进行的改良,其特性很可能会通过花粉等媒介传播给野生物种。 如今转基因食品使人们最关心的,它到底有没有害?有什么

5、害?一直是人们关切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安全,这足以让我们质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从生物学角度看,转基因食品违背了生态平衡。转基因技术,或通常说的生物工程、基因改造(本文专指用于农业的转基因技术),是指把经过人工改造过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用作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药用蛋白质、食用蛋白质并加以利用,或利用该过程的次生代谢物。人工改造农作物品种的做法有两大类:一类被比喻为“加法”,一类被比喻为“减法”。“加法”就是转基因:增加一段外源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片段基因,把它插到宿主的DNA上去;“减法”就是在目标生物的遗传物质体系中,抑制掉一个功能,通常通过“沉默”掉一个RNA(核糖核酸

6、,酶)来实现,结果是:一个相应的功能被删除,或者一个原本应该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合成了。这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利益而随意篡改生物的基因,违背了基因的遗传和生物的进化,违背了自然规律。尽管它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好处,但是最终必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人不可能战胜自然。可以假想一下,转基因番茄,导入这个基因使它色泽鲜艳,导入那个基因使它果实丰满等等,那么它还是番茄吗?还有很多植入抗药基因的得食物,如果人吃了,那些基因会不会篡改人类基因或是影响人体蛋白质合成(因为全部生物共用一套遗传物质),这些问题都有待解答。因此,这么多的安全隐患让人们不由自主的会质疑转基因。所以“转基因食品有害吗?”这一问题非常真实、

7、合理,是我们面临的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四、弄清楚该问题预计将会使哪些人获益?获哪些益? 转基因产品对人对动物是否安全,至今争论不休;支持转基因技术商业化应用的一方,公开承认转基因技术应用有风险,但却不去深究风险究竟有多大、风险的性质如何,更不去思考补救方案。而不支持转基因商业化的主要是普通百姓,因为我们不知道转基因食品对人到底有没有风险,目前多数人肯定转基因对人有害并对其持抵制态度。事实上,生物基因工程有三大用途:基因治疗、农作物育种和用于军事打击的基因武器。 如果弄清楚转基因食品到底有没有害这一问题,主要获益的还是世界人民,因为如果转基因食品真的有害,人们就不会食用,从而保证自身健康安全。如

8、果无害,人们则放心食用而不用担心危害。同时将其商业化,将得益于更多的商人,还可以解决全球粮食危机,解决各种疾病,培育新物种等等。总之,弄清楚该问题将获益全人类。五、该问题可分解为哪些更为基本的问题或部分?这些更为基本的问题或部分的关系如何? 问题可划分为:转基因食品对动物有害吗?转基因食品对人有害吗?(主要矛盾)转基因对环境有害吗?如果有,有哪些危害?同时还可以引申出其他问题,如果有害,转基因是怎样产生危害的?这些危害可不可以解决?如果能,该怎样解决?等。这些问题相辅相成的,如果转基因对动物有害,则可能对人和环境有害,如果对环境有害,则对动物和人可能有害。但最主要的问题是其中转基因食品对人是否

9、有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先解决主要问题。六、哪些人,在哪些文献中已经完成了哪些工作?请分别予以评价。(评价别人已完成的部分工作,确认它对你完成自己的工作具体有什么价值,尚有哪些不足。)1.早期观点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产品,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自然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疑问。其实,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英国的阿伯丁罗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1998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随即,英国皇家学会对这份报告进行了审查,于1999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洞”。1999年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

10、翰罗西的一篇论文,指出蝴蝶幼虫等田间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目前尚有一些证据指出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危险。2.法国研究 法国研究机构公布一项研究成果称,食用常见转基因谷物会使实验鼠患上肿瘤和多种器官损伤。法国农业部长勒弗尔、环境部长黛尔菲那巴多,以及社会事务部部长玛利索尔图雷纳均表示,已要求法国健康安全局对这项研究成果进行调查。法国健康安全局认为,法国政府将敦促欧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实验两年得出研究成果不久前,法国凯恩大学科学家公布的研究结果称,用转基因玉米NK603喂养的实验鼠患上了肿瘤。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一种转基因玉米,通过转基因

11、技术,这种玉米对孟山都公司生产的草甘膦除草剂“Roundup”具有抗药性。因此种植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民可以放心使用“Roundup”,既不会对作物造成影响,又能节省费用。但凯恩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用NK603和被“Roundup”污染的饲料喂养的实验鼠,罹患肿瘤和其他内脏损伤比例非常高。这一研究成果已刊发在食品化学毒物学杂志上,研究强调,这是首次在长达两年以上只吃转基因谷物的实验鼠身上得出的研究成果,而通常在白鼠身上进行的实验往往只持续90天。雌性实验鼠伤害更严重在实验中,200只雄性和雌性实验鼠各自被分成十组,每组十只。其中一组被作为“对比组”,喂食含有33%转基因谷物的普通饲料和白水,另外三

12、组被喂食含有较大剂量草甘膦除草剂的饲料和水,目的是反映除草剂对食物链的影响。而另外六组则被喂食含有不同比例NK603的饲料。经过长达两年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NK603和草甘膦除草剂对实验鼠的健康造成了相似的危害,尤其在雌性实验鼠中,幼鼠夭折和患病的比例特别高。在实验进行到第14个月时,对照组的实验鼠没有一例发现患癌,而在被喂食含有NK603和草甘膦除草剂饲料的组别中,有10%到30%的实验鼠患上了肿瘤。实验进行到24个月,在所有喂食含有NK603和草甘膦除草剂饲料的组别中,50%到80%的实验鼠长了肿瘤,而且平均每只长的肿瘤多达3个,而在对照组中,只有30%患病。而在接受实验的雄性实验鼠中,出

13、现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肝脏受损、肾脏和皮肤肿瘤,以及消化系统疾病。3.袁隆平观点袁隆平说对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 抗病虫转基因品种推广时应慎重 。针对社会各界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种种质疑,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对抗病虫的转基因品种,在推广时应持慎重态度。 “转基因食品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它们中有的不存在安全问题,但也有的还要对其安全性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袁隆平说,通过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获得更符合自己要求的品质好、产量高、营养丰富和抗病虫强的优良品种,但也可能会造成生物遗传基因污染。 “比如说毒蛋白基因,对于防虫效果非常好,但

14、人们担心对人体的健康 袁隆平认为人食用转基因食品两代人没问题才安全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袁隆平表示,这是有道理的,国家对这一问题也很慎重,到现在抗病虫转基因品种并没有放开生产市场,仍处于试验阶段。 “但我们不能将转基因食品一棍子打死,认为转基因食品都是坏的,有部分转基因食品并没有毒性,不能一概认为都是有问题的。”袁隆平介绍,水稻和小麦属于碳3植物,玉米、甘蔗属于碳4植物,后者的光合效率要比前者高30%-50%,现在他们已将玉米的碳4基因转移到水稻身上,以提高其光合效率。“对于这样的转基因品种,我认为就不存在食品的安全问题。” 袁隆平说,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转基

15、因技术是分子技术中的一类,因此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待转基因食品,特别是可直接食用的转基因品种应持科学慎重的态度,但也不能简单拒之。 他表示,由于转基因食品存在潜在风险以及基因污染、增殖、扩散及清除途径不确定等因素,因此一旦转基因生物出了问题,根本无法控制,谁也担不了责任。“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是否有伤害,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来考察,至少需要两代人才能得出结论。” 袁隆平坦言,公众对转基因作物之所以存在安全顾虑,主要是有些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抗病虫的转基因品种,其基因是来自一种细菌中的毒蛋白。由于虫子吃了毒蛋白可以被毒死,因此长期摄入该物质对人是否有害很难说。“现在的实验不能让人来做,都是通过小白鼠。但人是人,白鼠是白鼠,对白鼠没有任何危害,但对人不一定就没害,人与它们的机体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一些抗病抗虫的转基因食品要慎之又慎,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评价。 “如果转基因抗病虫的水稻要人体作实验,我将第一个报名。”袁隆平说,只要两代人不出现问题,就说明这种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总结:以上只是部分资料(本人能力有限,只找了这些)。这些研究和理论都是可信度较高的说法,都强调了转基因食品存在风险。但这些都不足以证明转基因食品真的对人体有害,毕竟实验用的是动物,和人海存在着很多差别。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更多合理、有力的证据。但这一点能让我们警醒,既然转基因食品对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