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件-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64632185 上传时间:2021-01-2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件-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是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之二。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谈、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可以撰写调查报告,也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1.了解调查报告相关知识,掌握调查的语言特点,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 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认识到社会发展对家乡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 通过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实地采访调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

2、传承与理解素养。,1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为保护家乡文化遗产做贡献。 2通过调查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认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调查报告的相关知识。 2.通过走访,了解家乡的文化设施。 3.利用调查,了解家乡的文化遗产。,导 入 家乡不仅是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你家乡的文化生活状况如何?那里的文化设施是否齐全?使用情况如何?人们日常都开展哪些活动?有没有图书阅览室?是否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展开调查,可以使我们了解实际情况。,1.概念解说: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它可以在报刊上发表,也可以供领导机关作为处理问题、制定政策

3、的依据或参考。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一种说明性的文体,兼有通讯和评论的某些特点,但又与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通讯相比,二者都有大量的事实材料,而且对事实的叙述都比较完整;但通讯往往是写一连串的事件情节,有形象的刻画和细节描绘,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感人的形象来表现主题,而调查报告则侧重用事实说明问题,它的主题是由作者直接表述出来的。与评论相比,它们都有鲜明的观点,有理论色彩;但评论文章主要是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来证实其观点,而调查报告则主要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

4、,讲明某个道理。,2.类型: (1)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奥秘反映出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题的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种类型就是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 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区别在于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特别注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所得数据的叙述和列举。,(2)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

5、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3)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的。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的文体功能,就是全面的报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况和特点,分析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它的发展规律和前景。,(4)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类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另外,这也是群众

6、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3.结构形式: (1)标题 单标题 A公式化写法。 公式化写法就是按照“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好处是要素清楚,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写的什么单位,涉及的是哪些问题,文种也很明确。这样写的不足之处是太模式化,不够新鲜活泼。,B常规文章标题写法。 具体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用问题作标题,如儿童究竟需要什么读物?。可以显示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莘莘打工者,维权何其难。可以直接叙述事实,如三个孩子去蛇岛。可以用形象画面暗示文章内容,如“航空母舰”逐浪经济海洋。,双标题 双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其中正标题一般采用常规文文章标题写法,具体手段如上所述。副标题则采用公式化写法

7、,由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组成。如明晰产权起风波对太原市一集体企业被强行接管的调查。,(2)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据主体部分组织材料的结构顺序来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提要式 提要式就是把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进行概括后写在开头,使读者一入篇就对它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交代式 在开头简单地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时间、范围、背景等,使读者在入篇时就对调查的过程和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问题式 在开头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对调查课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思考。这样的开头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摆出来。,(3)主体 前言之后、结语之前的文字,都属于主体。这部分的材料丰

8、富、内容复杂,在写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结构的安排。其主要结构形态有三种: 用观点串联材料 由几个从不同方面表现基本观点的层次组成主体,以基本观点为中心线索将它们贯穿在一起。,以材料的性质归类分层 课题比较单一,材料比较分散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作者经分析、归纳之后,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将它们梳理成几种类型,每一个类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表达,形成一个层次。 以调查过程的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 事件单一、过程性强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它实际上是以时间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类似于记叙文的时间顺序写法。,(4)结尾 调查报告常在结尾部分显示作者的观点,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升华,因

9、此,它的结尾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常见的写法有下述三种: 概括全文,明确主旨 在结束的时候将全文归结到一个思想的立足点上。,指出问题,启发思考 如果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作者也不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只要把问题指出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或者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很有价值的。 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在揭示有关问题之后,对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4.调查基本要求: (1)立场、观点要正确 搞调查研究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 (2)调查态度要端正 要想获得丰富的

10、材料,就要有饱满的热情、艰苦深入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3)调查目的要明确 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掌握实际情况,有助于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批判错误的倾向,使我们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4)调查方法要讲究 为了获得丰富的材料,还要讲究调查的方法。按照工作的步骤来说,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调查准备 a.思想武装。 b.选定调查研究题目。 c.拟定调查提纲。,调查方法 a开会调查 b个别访问 c现场观察 d蹲点调查 e阅读有关书面资料,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这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应该详写。这部分“要用事实说话”,即在一定数量的“统计数据”和“典型事

11、例”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结果和分析,可以按分解出来的调查项目列几个小标题来写。小标题下,一般先写调查中获得的、经过整理过的数据。数据可以用“表格”或“图示”呈现(如统计表、饼形图、柱形图、折线图),图表前要说明数据来源,图表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数据的意义、反映的问题、问题的程度、可能的原因等)。,在分析过程中,自然地加入典型事例,可以“活化”图表中的数据,弥补数据反映不出来的信息,增强调查的可信度。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这一小标题下的结论(是整个调查的“部分结论”,不是调查的“总结论”)。这部分的最后,要在以上所有“部分结论”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加工,用一段简练的文字写出这

12、项调查的“总结论”。,报告撰写 一是对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核实,发现遗漏疑问的地方,再作调查补充。 二是分析、思考,提示材料的内部联系,发现事物的本质。,调查的技术: 自读毛泽东文章调查的技术,画出要点: 明确: 1.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 2.调查会到些什么人?要是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3.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看调查人的指挥能力。 4.要定调查纲目。 5.要亲身出马。 6.要深入。 7.要自己做记录。,活动指导: (一)活动提示: 1.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不求全面,任选一个主题深入调查即可。

13、,下面的题目可供参考: 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 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 家乡图书室藏书与借阅情况调查 家乡商家招牌体现的商业文化调查 家乡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变化调查,2.调查前要规划调查路线,确定调查重点。调查时要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尽可能详尽地留下第一手材料(包括影像资料)。要注意准确记录各种信息的来源。 3.运用专题访谈、网上查阅、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取得的资料大多是鲜活生动的,但往往比较零散,因此对资料进行整理就十分必要。可采用图表的方式加以呈现,做到一目了然。 4.对材料作深入挖掘分析,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二)写作指导: 1. 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 (1)

14、调查目的。 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2)调查对象。 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讲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3)知识准备。 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

15、制度等文件,二是查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4)组织准备。 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级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5)进入调查阶段。 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

16、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2. 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 这一阶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 经过分析研究阶段之后,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炼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活动任务: (一)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谈、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状,可以撰写调查报告,也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二)示例: 关于家乡图书馆使用现状调查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人: 调查方式:查资料,实地走访 调查目的:了解家乡图书馆使用现状,调查背景:图书室的建设和配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社会发展在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图书馆的使用是我们要正确认识的重要课题。 调查内容:家乡图书馆的数量、拥有图书量、使用情况、读者的层次、图书保护情况等。 结论:针对调查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课后作业,完成一篇关于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