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消防工程师精讲课课件9

上传人:纸**** 文档编号:164631997 上传时间:2021-01-29 格式:PPTX 页数:430 大小:2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消防工程师精讲课课件9_第1页
第1页 / 共430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精讲课课件9_第2页
第2页 / 共430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精讲课课件9_第3页
第3页 / 共430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精讲课课件9_第4页
第4页 / 共430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精讲课课件9_第5页
第5页 / 共4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消防工程师精讲课课件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消防工程师精讲课课件9(4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体、自动报警专题,2019年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历年考试难度分析,实物、综合的考题532原理 50%的基础记忆、 30%的理解分析、 20%的多重应用。 案例的123原理 1道管理题(多项选择题)【6号令、61号令为主】 2道防火题【民用、工业各一道】 3道设施题【给水(多项选择题)、自喷、自报】,真题框架,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系统灭火机理,系统分类和组成,系统分类和组成,按系统结构分类 无管网灭火系统:【预制灭火系统】柜式、悬挂 适用较小、无特

2、殊要求的防护区,按系统结构分类 管网灭火系统 组合分配:一套灭火储存装置同时保护两个或以上的防护区 按最大一个防护区确定灭火剂剂量 单元独立:一套灭火储存装置保护一个防护区,五、气体灭火系统,系统分类和组成,系统分类和组成,按应用方式分类 全淹没灭火系统: 均匀布置在顶部,将封闭空间淹没灭火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喷头布置在保护对象四周,直接集中喷射到保护对象上,按加压方式分类 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依靠自身饱和蒸气压灭火 内储压式气体灭火瓶组内用惰性气体加压储存 外储压式气体灭火专设的充压气体瓶组对灭火剂加压,系统结构,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 一路信号显示、报警、传给报警控制器 两路信

3、号联动关闭风机、防火阀延时30后打开电磁阀灭火 手动控制: 探测器只报警,不启动灭火,人工确认火灾,按紧急启动 在自动控制状态,仍可实现电气手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机械应急操作,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紧急启停【发现火灾早开、误报早关】 人工比控制器提前发现火灾,启动按钮灭火 两路报警延时中人工发现误报按停止按钮,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置自动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 2.5MPa。一个防护区设置 的预制灭火系统, 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 10 台。 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 1 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 其动作响应

4、时差不得大于 2s。,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工作原理图,正在灭火中,楼层显示器,火灾警铃,声光报警器,紧急启停按钮,喷洒指示灯,感 烟,感 温,压力开关,火灾报警控制器,二氧化碳喷头,电磁阀,氮气瓶,选择阀,瓶头阀,二氧化碳瓶组,风机、防火阀,系统适用范围,7天液表 5不容固,根据灭火剂种类,灭火机理不同,适用范围也不同【电气固表融液】,选择阀,在多个保护区域的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在集流管上的排气支管上应设置与该区域对应的选择阀。 选择阀可采用电动、气动或机械操作方式。 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动作之前或同时打开。,喷头,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喷头安装在管网的末端,用于向防护区喷

5、洒灭火剂。喷头是用来控制灭火剂的流速和喷射方向的组件。全淹没灭火系统的喷头布置应使防护区内二氧化碳分布均匀,喷头应接近顶棚或屋顶安装。 设置在粉尘或喷漆作业等场所的喷头,应增设不影响喷射效果的防尘罩。,压力开关,压力开关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气信号,一般设置在选择阀前后,以判断各部位的动作正确与否。,安全阀,一般设置在储存容器的容器阀上及组合分配系统中的集流管部分。,管道,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和钢制管道附件)内外应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理宜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安装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宜采用不锈钢管。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 爆炸场所,管网应吊挂安装,防晃。

6、 管道直径不大于80mm,用螺纹连接大于80mm,用法兰 管网中阀门之间设泄压装置高压15士0.75mp 低压2.38士0.12mp,单向阀,单向阀按安装在管路中的位置可分为灭火剂流通管路单向阀和驱动气体控制管路单向阀。,检漏装置,检漏装置用于监测瓶组内介质的压力或质量损失。它包括压力显示器、称重装置和液位测量装置等。,低泄高封阀,低泄高封阀是为了防止驱动气体泄漏累积引起系统的误动作而在管路中设置的阀门。它安装在系统启动管路上,正常情况下处于开启状态,只有进口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才关闭,其主要作用是排除由于气源泄漏积聚在启动管路内的气体。,系统组件的安装与调试,安装要求 (一)灭火剂储存装置的安

7、装 灭火剂储存装置安装后,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储存容器和集流管应采用支(框)架固定,固定应牢靠,并做防腐处理。,系统组件的安装与调试,选择阀及信号反馈装置的安装 (1)选择阀操作手柄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当安装高度超过 1.7m 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 (2)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其与管网连接处宜采用活接。,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1 总则 1.0.1 为了合理地设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 扩建工程及生产和储存装置中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 1.0.3 二氧

8、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4.1 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0.4.2 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1.0.4.3 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1.0.4.4 电气火灾。,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1.0.5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5.1 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1.0.5.2 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 1.0.5.3 氰化钾、氰化钠等金属

9、氰化物火灾。 1.0.5A 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不应用于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 1.0.6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2.1 术语 2.1.1 全淹没灭火系统 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2.1.2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率直接喷射二氧化碳,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 2.1.3 防护区 能满足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应用条件,并被其保护的封闭空间。 2.1.4 组合分配系统 用一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保护两

10、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2.1.4 组合分配系统 用一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二氧化碳储瓶间,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2.1.5 灭火浓度 在101kPa 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火灾所需二氧化碳在空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2.1.5A 设计浓度 由灭火浓度乘以1.7得到的用于工程设计的浓度。 2.1.6 抑制时间 维持设计规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固体深位火灾完全熄灭所需的时间。 2.1.7 泄压口 设在防护区外

11、墙或顶部用以泄放防护区内部超压的开口。,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2.1.8 等效孔口面积 与水流量系数为0.98 的标准喷头孔口面积进行换算后的喷头孔口面积。 2.1.9 充装系数 高压系统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与该容器容积之比。 2.1.9A 装量系数 低压系统储存容器中液态二氧化碳的体积与该容器容积之比。 2.1.10 物质系数 可燃物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对34%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折算系数。,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2.1.11 高压系统 灭火剂在常温下储存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2.1.12 低压系统 灭火剂在-18

12、-20低温下储存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2.1.13 均相流 气相与液相均匀混合的二相流。,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3.1 一般规定 3.1.1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全淹没灭火系统应用于扑救封闭空间内的火灾;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应用于扑救不需封闭空间条件的具体保护对象的非深位火灾。 3.1.2 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3.1.2.1 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3.1.2.2 对固体深位火灾

13、,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3.1.2.3 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1200Pa。,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3.1.2.4 防护区用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3.1.3 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应符合下列规定: 3.1.3.1 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宜大于3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3.1.3.2 在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3.1.3.3 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

14、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3.1.4 启动释放二氧化碳之前或同时,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3.1.4A 组合分配系统的二氧化碳储存量,不应小于所需储存量最大的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储存量。 3.1.5 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 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或者在48h 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 对于高压系统和单独设置备用量储存容器的低压系统,备用量的储存容器应与系统管网相连,应能与主储存容器切换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15、3.2 全淹没灭火系统 3.2.1 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7倍,并不得低于34%。可燃物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采用。 3.2.2 当防护区内存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可燃物时, 防护区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应采用可燃物中最大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3.2.4 当防护区的环境温度超过100时 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应在本规范第3.2.3条计算值的基础上每超过5增加2%。 3.2.5 当防护区的环境温度低于-20时 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应在本规范第3.2.3条计算值的基础上每降低1增加2%。 3.2.6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

16、,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当防护区设有防爆泄压孔时,可不单独设置泄压口。,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3.2.8 全淹没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的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min。当扑救固体深位火灾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7min,并应在前2min内使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 3.2.9 二氧化碳扑救固体深位火灾的抑制时间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采用。 【带电(电缆、电器、配电、电子计算机)10分钟,其他20分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版) GB50193-93 3.3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3.3.1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设计可采用面积法或体积法。 当保护对象的着火部位是比较平直的表面时,宜采用面积法;当着火对象为不规则物体时,应采用体积法。 3.3.2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防火建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