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 13.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精品教案(含答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4509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 13.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精品教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 13.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精品教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 13.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精品教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 13.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精品教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 13.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精品教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 13.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精品教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选修3-4物理 13.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精品教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课时 实验: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知道影响干涉条纹宽度的因素。深对双缝干涉图样的认识和理解,养成合作意识。重点难点: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对相邻亮条纹中心间距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教学建议:本节主要讲相邻亮(暗)条纹中心间距的表达式,并依据该式测定单色光的波长。要注意相邻亮条纹中心间距公式的推导,相邻亮条纹距离实际上是其中心的距离。尤其是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推导过程中的两次近似处理,二是推导过程中出现的正负号的含义和 k 值的意义。对于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要使学生先理解实验原理,通过思考与讨论,提出猜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并最大限度地自主完成实验。导入新课:你见过的最精密的尺子是什么?可能是千分尺。千分尺的精度可以达到 10-5 m,但光的波长比这个还要小得多,光的波长是怎样测量的呢? 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如图所示,设双缝 d,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为 l,入射光的波长为 ,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是 x,则在双缝干涉中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中心间距的公式是 x= 。)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写出各部分的名称)。a. 光源、b. 滤光片、c. 单缝、d. 双缝。(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时,单缝和双缝要相互 平行,尽量使缝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 轴线上。外形如图所示。(1)测量头由 分划板、 目镜和手

3、轮三部分构成。(2)转动手轮, 分划板会左右移动,测量时从手轮上读取测量数据,手轮的使用与 螺旋测微器类似。 很小时,用弧度表示的 与其正切值、正弦值是什么关系?解答: 三者近似相等。 x= 得知,改变哪些条件便于测量?解答: 减小两缝间距 d,增大缝到屏的距离 l。答: 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主题 1: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及现象问题:(1)做双缝干涉实验时,为什么要加装滤光片?(2)实验中单缝、双缝和光屏分别有什么作用?(3)用单色光做实验时,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有何特点?(4)用同一个实验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为什么加装不同的滤光片做实验时干涉条纹宽

4、度不同?(5)如果直接用白光(不加装滤光片)做实验,看到的干涉条纹是怎样的?如何解释看到的现象?解答:(1)从小灯泡发出的光经过滤光片后,就可以得到单色光。(2)单缝获得线光源,双缝获得相干光,光屏呈现干涉条纹。(3)等宽、等亮、等间距。(4)加装不同的滤光片,入射光的波长不同。由 x= 可知,入射光波长不同,条纹宽度也不同。(5)亮条纹中除中央亮条纹是白光外,其余都是彩色的。其原因是白光中含有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而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波长不同,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干涉条纹就变成了彩色的。知识链接: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实验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条纹间距仅由相干光的波长决定。主题 2:对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的

5、测量问题:(1)实验中干涉条纹间距是由什么仪器测量的?(2)测量条纹间距时为什么不直接测量相邻亮(暗)条纹的间距?(3)实验中测得 n 条亮纹的间距是 d,某同学用表示相邻亮条纹间距,那么他计算出的波长准确吗?偏大还是偏小?解答:(1)测量头。(2)相邻亮(暗)条纹间距很小,直接测量相邻条纹的间距误差太大。(3)不准确。此时相邻亮条纹间距应是 x= ,根据 x= 可知计算出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知识链接:双缝干涉实验中测量相邻亮条纹间距时采用了“累积法”来减小测量误差,就像前面测单摆周期一样。1.(考查实验现象)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得到彩色的干涉条纹。已知白光中含有红、橙、

6、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其波长是在不断减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析】在可见光中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减小,根据双缝干涉中距 O 点为x 处出现亮条纹公式 x=知,同一装置中 k 相同时,对于紫光 x 最小,对于红光 x 最大。因此,除中央亮条纹白色以外,两侧出现了彩色条纹,而且紫光更靠近中央亮条纹。【答案】评】白光的干涉条纹中央是白色的,两侧是彩色的。2.(考查实验的操作)在利用测量头测量条纹宽度时,应使分划板中心刻线最好( )析】在利用测量头测量条纹宽度时,应使分划板中心刻线最好与亮条纹的中心位置对齐,因条纹的边缘轮廓不清晰,如果对准边缘测量,则误差较大。【答案】C【点评】要掌握这些基

7、本操作。 3.(考查实验原理)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最新海量高中、涉现象消失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由双缝干涉中条纹宽度公式 x= 可得, x 与单缝和双缝之间的距离无关,选项 C 错误;只改变 l 时, l 减小, x 变小,选项 A 正确;换一个间距较大的双缝时,干涉条纹间距变窄,D 正确;只改变 时, x 随 的改变而改变,当入射光由蓝光换成红光时, 变大, x 变大,选项 B 正确;去掉滤光片时,入射光为白光,依然能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而且是彩色条纹,选项 E 错误。【答案】评】要记住公式 x= ,并能依据公式作出分析。4.(考查数据处理)某次实验时,某同

8、学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如图所示,此时测量头的读数为 动手轮,使分划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再次从测量头上读数。若实验测得第 1 条到第 4 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 a=知双缝间距为 d=1.5 缝到屏的距离为 l=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 应为多少? 【解析】测量头的示数为 正确)。相邻两条亮(暗)条纹间的距离 x= = x= 得, = x= 0-4 0103【答案】1 正确) 0-4 评】 要掌握测量头的读数方法。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拓展:双缝干涉仪及其使用现有毛玻璃屏 A、双缝 B、白光光源 C、单缝 D 和透红光的滤光片 E

9、 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甲(1)将白光光源 C 放在光具座最左端,毛玻璃屏 A 放在最右端,再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 C、 、 、 、 A。 (2)本实验的步骤为: 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条纹间的距离。在操作步骤 时还应注意 和 。 (3)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条纹中心对齐,将该亮条纹定为第

10、 1条亮条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 6 条亮条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丙中手轮上的示数为 得相邻亮条纹中心的间距 x 为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4)已知双缝间距 d=0-4 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 l=m,由计算式 = ,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应用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注意光具座上各元件的排列顺序和测量头的读数方法。【解析】(1)按此顺序依次获得单色光源、线光源和相干光源。(2)步骤 的目的是能形成相干光源,发生干涉现象。(3)测量头的读法是将固定刻度上的毫米数加上可变刻度上的读数,图丙上的示数

11、为 13.5 乙上的示数为 2.0 x= )由 x= 可知, = =0-7 m=02 【答案】(1) E D B(2)单缝和双缝间距约 5 0 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3) 02【点拨】实验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和现象,这既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进行深入探究的机会。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一、物理百科十大经典物理实验美国两位学者在全美物理学家中做了一份调查,请他们提名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十大物理试验,结果刊登在了美国物理世界杂志上。令人惊奇的是十大经典试验几乎都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或者最多有一两个助手协助。试验中没有用到什么大型计算

12、工具比如电脑一类,最多不过是把直尺或者是计算器。所有这些实验的另外共通之处是他们都仅仅“抓”住了物理学家眼中“最美丽”的科学之魂:用最简单的仪器和设备,发现了最根本、最单纯的科学概念,就像是一座座历史丰碑一样,扫开人们长久的困惑和含糊,开辟了对自然界的崭新认识。从十大经典科学试验评选本身,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出 2000 年来科学家们最重大的发现轨迹,就像我们“鸟瞰”历史一样。十大经典物理实验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如下: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排名第七,公元前 3 世纪)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试验(排名第二,16 世纪末)伽利略的加速度试验(排名第八,16 世纪末)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排名第四,16 世纪

13、末)卡文迪许扭秤试验(排名第六,18 世纪末)托马斯杨的光干涉试验(排名第五,1830 年)让傅科钟摆试验(排名第十,1851 年)罗伯特密立根的油滴试验(排名第三,1909 年)卢瑟福发现核子(排名第九,1911 年)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应用于电子干涉试验(排名第一,1961 年)二、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却观察不到干涉图样,这可能的原因是( )。差较大【解析】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单缝和双缝不平行或光束的中心轴与遮光筒的轴线不一致,相差较大,则没有光线到达屏上,当然不会产生干涉现象,故B、D 选项正确;没有安装滤光片,也能看到干涉现象,不过不是单色光的干涉条纹,而是彩色条纹,故 C 选项错误。【答案】光通过单缝 S 后,投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