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设备管理制度

上传人:小****克 文档编号:164496722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静设备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动静设备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动静设备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动静设备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动静设备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静设备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静设备管理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静设备管理制度V:1.0管理制度精选整理 动静设备管理制度2020-4-1动、静设备管理制度动、静设备管理制度 一、建立设备管理台账: 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密封档案一般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动静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台帐一般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布情况、泄漏总数、泄漏率等)。1. 动设备管理台账, 周评月考;2. 静设备管理台账, 每月一记录;3. 卫生管理台账, 设备负责人与安全员共同负责; 二、管理及考核内容 A. 动设备()标准 1.振动: 8 丝; 2.杂音: 无明显杂音; 3

2、.密封泄漏: 机械密封轻油 10 滴/分, 重油 5 滴/分; 盘根密封轻油 20 滴/分, 重油 10 滴/分; 4.润滑: 油润滑 (1)油箱泄漏: 无明显泄漏; (2)油位: 5070% (3)油质:无乳化, 粘性好 (4)转动设备换油时间.要求 a.视各机泵具体情况不定期换油; b. 乳化、漏油等严重者应及时查明原因,联系处理。 脂润滑 对于采用润滑脂润滑的机泵,要求每月加一次润滑脂。 当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容积的1/3。 当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容积的1/2。5.机泵体及附属件: 机泵出入口阀以下至机座 (1)联轴器牢固; (2)轴承压盖松紧适宜; (3

3、)吸排气阀正常; (4) 注油量符合指标; (5)压力表, 温度表指示正确; (6)温度计良好, 无缺少; (7)机泵地脚螺栓紧固; (8)设备零件齐全, 螺丝、螺母齐全, 满扣, 整齐; (9)接地线连接完好; 6.其它1)防冻防凝, (2)上述未提到指标如油压, 水压, 电流等均按工艺卡片执行; (3)无偷停, 跳闸; (4)操作及交接班记录要求: 及时、准确、真实、全面( 按资料考核执行);B. 静设备: 对岗位不作考核,当班负责巡检。 三、设备交接制度 动设备按下述要求交接班: 1. 不超标设备为正常使用、维护、交接设备 2. 超标设备为带病需要维修设备, 必须符合以下三条中一条, 才

4、可接班: (1)正在维修中或有维修人员在现场; (2)维修人员来后若不修理, 必须经车间同意,重要设备缓修必须有车间和部长同意,并且都必须有车间签字(或知道),24小时有效,同时维修人员签字(写清姓名.时间), 带病使用设备要求维修人员八小时一签; 否则按交接班制执行; 3. 若发现问题后拖延处理者, 一经查出, 加倍处罚。 四、泄漏率管理制度 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连续运动(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合件的密封,属动密封。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旋转轴均属于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上或管线上的法兰

5、,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及其它结合部位,均属于静密封。 3、泄漏点: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时其它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为泄漏点进行统计。 4、动密封点计算方法:一对连续(旋转和往复)运动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5、静密封点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接合处算一个密封点。如一对法兰,不论大小均称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另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多算一个密封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是相通的,除了接

6、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6、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率= 静(动)密封点泄漏点 100静(动)密封点总数 7、生产装置所属设备、管线和配件及其附属冲洗,消防、生活采暖等设备。管线和配件的动、静密封点管理,由各生产装置使用单位负责管理。 8、在密封管理上采用闭路循环的办法, 即:巡检查漏挂牌反馈消漏摘牌巡检查漏。巡检查漏:操作工巡回检查发现漏点。挂牌:漏点处由操作工在发现漏点后立即挂牌。反馈:操作工向值班长汇报,值班长向车间领导汇报,车间领导按排检修处理。消漏:维修工在操作工的监护、配合下消漏点。摘牌:漏点处理后,由维修工摘牌交操作工。 9、经常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以下。 10、对能够消除的漏点应在当日内消除,记入消漏台帐,暂不能消除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规划。 11、 每月按时做好泄漏点统计、上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公共安全/评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