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半学期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上传人:我****5 文档编号:164469831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半学期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半学期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半学期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半学期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半学期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半学期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半学期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资源*精品文档*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 )A 1、2、3B 4、5、6C 1、3、5D 2、4、6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A 潜望镜B 放大镜C 照相机D 投影仪3.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得到的像应该是( )A 正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放大的虚像4.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

2、镜,用来把像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5.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 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D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此处凸透镜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6.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下图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 25B 15cmC 6D 127.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拿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缓

3、远离透镜,这时白纸上看到的现象是( )A 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B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后变小C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后变大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 凹透镜B 凹面镜C 凸透镜D 凸面镜9.关于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老年人的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B 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前方C 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D 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10.如图所示有四幅图,能说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 )A 甲、丁B 乙、丙C 乙、丁D 甲、丙11.已知某同

4、学所戴近视镜镜片的焦距是0.4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眼镜的焦度为40 m-1B 该眼镜的焦度为-2.5 m-1C 该眼镜的度数为400度D 该眼镜的度数为250度12.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13.如下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手机投影仪”。放映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投影仪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B 投影仪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大一些C 投影仪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大一些D 投影仪离屏

5、幕近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14.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B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C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D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15.某同学在学习“眼睛和眼镜”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D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

6、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 _ ,其矫正做法是 _ 图17.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是_,普通望远镜的物镜是_,这两种情况下,目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普通的_18.“老花眼”所佩戴眼镜的镜片应为 _ 透镜(选填“凸”或“凹”)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所用的凸透镜上标有f=15cm字样):(1)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_ (2)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会成 _ 像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5cm处时,会成 _ 像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会成 _ 像(要求指出像的放大或缩小,倒

7、立或正立,虚或实)(3)调整后若想使像变大,则应将蜡向 _ 移动(4)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 _ 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 _ 侧(选填“同一”、“两”)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 _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_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 _ 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_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

8、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_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_ (选填“近视”或“远视”)21.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

9、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的关系”四、计算题(共1小题) 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透镜的结构特点,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有1、3、5;图中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有2、4、6.2.【答案】D【解析】由图知,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D符合题意.A.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

10、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C不符合题意.3.【答案】B【解析】幻灯机的制作原理是根据,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制成的.所以,银幕上看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4.【答案】D【解析】A.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B错误;C.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故D正确.5.【答案】C【解析】凸透镜对通过透镜的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后的光线与

11、原来比较,光线偏转向了主光轴,即为会聚6.【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该凸透镜是放大镜,而放大镜的原理是:物体处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依题意凸透镜的焦距f=10cm,所以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7.【答案】C【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光会聚在焦点处时,最小最亮.当白纸由透镜逐渐远离时,形成的光斑先逐渐变小,白纸位于焦点处时最小最亮,经过焦点后,光斑又逐渐增大.8.【答案】A【解析】由于地面上的光斑比眼镜的面积大,故眼镜对光起到了发散的作用,所以这个眼镜是凹透镜.9.【答案】A【解析】A、老年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

12、减弱会造成远视眼,故A正确;B、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后方,故B错误;C、远视眼需要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进行矫正,故C错误;D、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故D错误10.【答案】B【解析】远视眼是因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需要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应当佩戴凸透镜11.【答案】B【解析】老花镜是凸透镜,其度数是正数;近视镜是凹透镜,其度数是负数.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倒数的100倍,所以近视镜镜片的度数为:D=-250度,所以C、D错误;眼镜的焦度,

13、焦距的关系为,所以近视镜镜片的焦度为=-25m-1,所以A错误,B正确.12.【答案】C【解析】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卡通图片,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首先看到的是,当在一倍焦距以外,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减小,并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剩余三幅图片的顺序是,故四个像的顺序为13.【答案】A【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14.【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15.【答案】B【解析】由题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16.【答案】B;D【解析】远视眼是因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需要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