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综合仿真模拟测试题六33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64414553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综合仿真模拟测试题六3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综合仿真模拟测试题六3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综合仿真模拟测试题六3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综合仿真模拟测试题六33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综合仿真模拟测试题六33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综合仿真模拟测试题六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综合仿真模拟测试题六3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2021届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综合仿真模拟测试题(六)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题(本大题11小题,共33分。19题,每题3分,10、11题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作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1.文中处用字正确的一项是()A.飘B.缥C.漂D.瞟2.“朦

2、胧”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mnlnB.mnlnC.mnlnD.mnnn3.填入文中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破折号B.句号C.分号D.逗号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接受师长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B.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C.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D.初见单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邵逸夫慈善为怀,历年来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超过100亿港元,这与国内许多富豪漠视慈善事业、细大不捐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B.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

3、“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作品,都是创作者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C.有些“编剧”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做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裁缝”编剧满天飞,“抄袭之争”“改词风波”纷争不断。D.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只是在一念之差的事,但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要在那一瞬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西洋批评家眼里,词气豪放的李白常为“神韵”淡远的王维所同化,这是因为习惯于一种文化传统的人看另一种传统里的作品常常笼统概括所致。B.填鸭式教育的错误更多的在于:在应当开展教育时我们错过了良机,而在孩子的探究的欲望白白枯死之后,才急急忙忙地向他们乱灌一

4、通。C.一篇文章要文质兼美,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要是一篇文章缺乏内涵,那么文笔即使很不错,也无法具有长久生命力。D.古诗十九首为南朝梁萧统从无名氏古诗中选录编写的,无论是它的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毫无例外地达到了当时诗歌的最高水平。7.下列各句中,对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A.反问拟人排比B.设问排比比喻C.反问排比比喻D.设问拟人排比8.下列四句话中,符合“简洁”要求的一项是()A.爷爷头上的白发全白了,老远一看,雪白一片。B.同

5、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五月一日的国际劳动节。C.内蒙古草原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D.全校的各班同学积极参加了这次读书活动。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矗立在眼前的柏树高大肃穆,历经千年风霜。它任由风吹雨打,依然顽强生长。树干挺拔,直指苍穹。它虽饱经沧桑,却生机勃勃。底部扎向四面八方的根,如虬龙一般。枝叶繁茂,苍翠浓郁。有的水分充足,充满活力。有的虽显腐朽,却有力量。A.B.C.D.阅读下面的学校义工活动倡议书,完成1011题。不论酷暑还是严冬,不论车流滚滚还是雾霾重重,为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整洁环境,环卫工人始终奋战在城市的第一线,我们应当向他们表达最真挚的

6、问候和敬意。学校团委发起关爱环卫工人的义工服务活动,感谢他们为城市环境付出的努力,营造关爱环卫工人的氛围,并带动市民从我做起,爱护环境。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走向街头,切身体验环卫工人的艰辛,向环卫工人赠送生活用品,向市民宣传保护环境的必要性。10.请为本次活动的义工招募拟一条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3分)11.请你以学校校刊编辑部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对此次活动进行点评,不超过50字。(3分)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9分)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

7、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

8、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

9、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节选自苏武传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B.副有罪,当相坐 坐:治罪C.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D.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卫律惊自/ 抱持武/ 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 覆武其上/ 蹈其背以 出血。B.卫律惊/ 自抱持武/ 驰召毉/ 凿地为坎/ 置煴火/ 覆武其上/ 蹈其背以出血。C.卫律惊/ 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 置煴火覆武其上/ 蹈其背以出

10、血。D.卫律惊/ 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 为坎置煴火/ 覆武其上/ 蹈其背以 出血。14.下列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B.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匈奴的所有人,连单于也对他佩服不已。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D.本文段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译文: (2)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11、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617题。(9分)明妃曲二首(其二)王安石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前两句写王昭君初嫁胡人时的情况,胡人以毡车百辆相迎,可见礼仪如迎接王姬之隆重,恩义之深厚。B.诗歌前两句中的“毡车百辆”“皆胡姬”分别与下文的“汉恩自浅胡自深”“含情欲说独无处”形成对比。C.诗歌用明妃所弹的琵琶音调感动得“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来衬托弹奏者

12、内心痛苦之深。D.诗歌所写琵琶弹奏、青冢荒芜,受到了杜甫咏怀古迹中“千载琵琶作胡语”“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启迪。17.前人对本诗刻画人物的特点非常赞赏,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1)鹏之背,;怒而飞,。(庄子逍遥游)(2)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3)是故无贵无贱, , ,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4)举酒属客,。(苏轼赤壁赋)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6小题,共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9分)中国汉字的魅力中国的汉字,已走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它是当今世界

13、上唯一留存下来的使用者众多的充满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的象形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象征;在这四四方方的世界里有着无穷魅力和神奇力量。汉字具有二维特性:一是象形,二是会意。汉字的象形,就是根据事物的特征,使之固定化,这表现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汉字先是画形,即把事物的形状描绘下来,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规范,最后慢慢地固定下来。汉字的会意,与汉字的象形特征密切相联,象形本身就蕴含着会意这一特性,也就是说人们见到汉字的形状就知道其意思,可以说象形和会意是和谐地融合在汉字的结构中的。汉字的结构,给予人们的是一种稳重、端庄的整体感,这表现在汉字的左右、上下都处在相互平衡、相互对立统一的状态中。汉字给予

14、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整体感,还有一种审美感,即人们见到它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审美愉悦之情,这是因为汉字的形态具有艺术特质,也就是说汉字的偏旁、部首大都是对自然形状的描绘,同时它也能使人一下子进入自身所创造的意 境里。汉字的构造和形成往往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即中国人在造汉字时把自己的文化心态熔铸到汉字的形状、结构里了。如“忍”字,就像一把刀放在心头上,形象地表现出人的一种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一个“忍”字,更传达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心态,即中国人对自我个性的压抑,这从好的一面说可以委曲求全,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从不利的一面说让人失去自我,埋没自我。像“忍”字那样传达出中国人文化心态的汉字不胜枚举。汉字能透露出中国人的文化心态,这一特性是其他文字所没有的。中华民族在广阔的生存土地上之所以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汉字起到了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