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总结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4414161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合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合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合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合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山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总结(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改说明:其中“红字部门”内容为修改增加的内容,“蓝字加()部分内容”为建议删除的内容。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扎实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广西合山资源枯竭城市2010年转型工作总结2010年,广西合山市在国家、自治区等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特别是在发改系统的助推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精神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坚持当前与长远、扩投资与调结构、保增长与惠民生相结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努力探索具有合山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路子。目前,各项转型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奋

2、发图强,开拓创新,强力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一)省市县三级联动,构建助推转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合山市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若干意见中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及时成立了促进合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自治区相关部门领导组成。来宾市政府、合山市政府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负总责、区直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2010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

3、促进合山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03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重大产业布局、投融资、财政税收、科技人才、环境整治与保护、劳动保障等方面倾斜扶持。1 / 28为合山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极强的政策支持和保障,给予了操作性强、内容具体的扶持政策,为合山市转型发展开辟了新的起点、创造了新的机遇。(二)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激发全民助推转型的内在动力合山市纳入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后,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全方位宣传,社会各层面开展了“我为转型出谋划策”主题演讲和知识讲座等活动,特别是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全市人民意识到“只有转型发展才有出路”,积极摒

4、弃“等、靠、要”思想,逐步树立起“靠政策更要靠落实政策的行动”、“我创业我光荣”的意识。全市人民的积极心态和抢抓机遇时不我待的积极行动,形成了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助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内在动力,开创了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的新局面。(三)解放思想,拓宽思路,高标准高质量谋划转型蓝图经济转型,规划先行。随着作为经济支撑的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合山市2004年即对产业的接续替代进行了研究,历经5年的探索,初步构建了合山市转型蓝图。历时1年多时间编制和修改的合山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以下简称转型规划),于2010年6月份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主持的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专家论证,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

5、于部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审查论证情况的复函(发改办东北20101510号),成为44座资源枯竭城市中第一批通过审查的8座城市转型规划之一。参照国家级专家的“把脉会诊”建议,合山市经济转型将按照“一心一轴一园两带”布局接续替代产业,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打造“四个重要基地”(即广西重要的新型火电能源基地、循环生态冶炼加工基地、中国碳酸钙之都和石材深加工基地),为实现全面转型争取宝贵时间。同时,积极开拓创新,以培育工业接续替代产业为突破口,选择一、二、三次产业优势项目加快推进,以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即努力扶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休

6、闲农庄;建设广西重要的工业旅游目的地)。预计用5-10年的时间,培育新兴接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基本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初步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四)筑巢引凤,项目带动,构建适宜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壮大的软硬环境一是构筑产业转型的支撑平台。通过加快合山产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平台的打造。2010年以来,合山市举全市之力抓好规划总面积12平方公里的产业转型工业园建设工作。经不懈努力,5月份被确认为广西自治区级A类工业园区。截至2010年底,投入资金1.8亿元,完成园区配套基础设施路网、供电、给排水、标准厂房、配套电网

7、及变压站、港口码头水工部分等重大设施建设,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搭建了良好平台,突破了接续替代产业项目落户的瓶颈制约。二是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为了尽快恢复百年采矿破坏的地质环境,恢复生态平衡,打造适宜人居环境。合山市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权威专家,对合山市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深入调查,制定了合山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方案,借助高等院校专家的知识、技术优势,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恢复生态平衡。同时,我市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打造矿山工业文化相结合,规划建设合山国家矿山公园(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批准黑龙江大庆等33处国家矿山公园资格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038号)。目前,投资1200万元的合山市江滨路地

8、质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投资15000万元的土地整治工程即将开工,拟整治恢复土地7900亩。三是认真化解社会矛盾纠纷。2010年,我市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市区、矿区重要路段、重点区域以及企业周围环境的治安防控。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做好信访和农村“三大纠纷”、矿农纠纷等人民内部矛盾的预防和化解工作,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各领域的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加大对煤炭和非煤矿山安全隐患排查和监督管理,遏制非法开采矿山资源行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同时,积极构建高效型政府,为优势产业项目广开“绿灯”,打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五)关注民生,扎实工作,着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一是

9、实施教育惠民工程。投入资金1195万元,实施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建设;为全市寄宿制的中小学校安装热水系统和为全市学校安装防雷设备,进一步改善全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二是实施社会保障惠民工程。投入资金45万元,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免费培训人员2660人;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补助标准从80元/人提高到120元/人,全市参加新农合66976人,参合率达92.7%;继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居民46545人,完成来宾市下达任务的103%。三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惠农工程。投入158万元完成波村至那鹅、河里羊樟上羊角、河马公路等农村公路的硬化修建工作。投

10、入411万元实施东亭至文定水泥路建设工程,该路建成后,我市29个行政村通水泥路达到100%;投入295万元完成了25个村(屯)的巷道硬化;实施农村改厕工程,投入资金60万元完成了1000座农村改厕任务;开展水利基础设施修建工程,投入资金290万元完成了渠道硬化49公里,恢复和改善灌溉农田面积1万多亩;建设5个便民候车亭,方便群众候车。四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2010年我市继续实施廉租房暨矿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308套第二期廉租住房,总投资6500万元的1000套第三期廉租住房项目正快速推进,投入1860万元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400户,逐步解决采煤沉陷

11、区房屋拉裂严重住户的居住安全问题。五是实施整村推进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投入2330万元,对岭南镇石村、古城、古樟村等三个村民委的村庄和基本农田进行重点整治,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灌排系统,完善田间道路工程,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投入810万元,全面实施北泗乡瀑泉村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土地整理项目,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真正的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六是进一步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0年,全市投入2520万元建设10800平方米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投入188万元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投入345

12、万元,新建了6所村卫生室。同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得到稳步推进。七是扎实推进采煤深陷区房屋拉裂整治工作。合山市采煤深陷区房屋拉裂问题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2010年以来,我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全市采煤深陷区房屋进行排查,制定了合山矿区房屋拉裂处置工作方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待批准实施。同时,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196户住户,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入住廉租住房等方式进行安置。目前,采煤深陷区房屋拉裂整治工作正在紧张推进。(六)强化监管,注重效益,用好用活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2010年,我市共获得资源枯竭城市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7600万元。为确保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落到实处,我市制定了合山市资源枯

13、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严格抓好资金的申报、审核、使用、监督、检查等环节,对资金实施科学、细致、严格的管理,确保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解决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2010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教育、环境保护、产业转型方面。具体安排如下:一是教育支出2155万元。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的支出:一是用于整合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计745万元;二是用于清还教育系统历史欠帐,共计660万元;三是用于弥补接收原矿务局教育系统教师经费的不足,共计750万元。二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0万元,主要用于支付接收矿务局教育系统退休职工每年增资部分200万元的支出。三是环境治理支出729万元,其中

14、环境保护支出422万元,主要用于污水治理和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环境治理支出307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包括合山市里兰矿江滨段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及监理工程。 四是产业转型方面支出3973万元。主要用于我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其中标准厂房工程项目支出2996万元;工业园区线路改造工程项目支出611万元;工业园区评审及监理经费366万元。五是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90万元。主要用于城区道路改造工程、绕城公路改扩建工程、合山煤炭运输专线改造工程。六是住房保障支出53万元,主要用于廉租住房配套工程。二、励精图治,克难攻坚,经济社会转型初显成效近年来,由于受煤炭长期开采、资源日趋枯竭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合山生态破

15、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矿区社会遗留问题多,经济社会发展缓慢。2010年,合山的经济工作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努力战胜了严重的旱灾、洪灾等自然灾害,努力克服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瓶颈因素制约,在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全市领导干部和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克难攻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事创业,经济社会转型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经济发展呈现企稳回升向好趋势2010年,受资源枯竭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自然灾害影响,合山市主要支柱产业煤炭生产及火力发电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在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扶持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带动下,合山市全面实施项目投资拉动战略,扎实推进各项转型工作,全市

16、经济发展呈现企稳回升向好趋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8亿元,同比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亿元,同比增长37%,财政收入完成3.16亿元,同比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0元,同比增长9.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00元,同比增长10%。(二)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2007年以来,合山市陆续关停了合山发电公司5台总装机容量为47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2台容量为6500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炉,以及小造纸厂等落后产能。同时,合山发电公司拟以“上大压小”的方式建设2台60万千瓦级机组,目前,1台机组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预计2011年可竣工投产;后续台机组项目核准材料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核准,力争201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