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439458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1 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 1 个或 2 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 1 个不得分,漏选 1 个扣 1 分。) 1在西部大开发中,将投巨资兴建“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蕴藏的丰富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这里所指的“西气”的主要成分是()。 (A)CH4 (B)CO (C)H2 (D)NH3 2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CO2) (C)二氧化氮(NO2) (D)总悬浮颗粒物(TSP) 3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

2、CO2 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 CO2 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电子的结合状况不同 4.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 100 mL 量筒量取 5.26 mL 稀硫酸溶液 (B)用托盘天平称取 11.7 g CuO 粉末 (C)用广泛 pH 试纸测得溶液的 pH 为 3.5 (D)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 25.68 5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

3、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 C CO CO2 Na2CO3 溶液 (B)Cu Cu(NO3)2 溶液 Cu(OH)2 (C) Fe Fe2O3 Fe2(SO4)3 溶液 (D)CaO Ca(OH)2 溶液 NaOH 溶液 6有 4 瓶常用溶液:BaCl2 溶液,NaCl 溶液,Na2SO4 溶液,CuSO4 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A) (B) (C) (D) 7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向烧杯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4、,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物质完全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金中铝与铜的质量比是()。 (A)3:1 (B)2:1 (C)3:4 (D)2:3 81.42gR 元素可与氧元素组成 2.38 g 氧化物 X,或组成 3.66 g 氧化物 Y,则 X、Y 的化学式可能是()。 (A)R2O 和 R2O5 (B)R2O3 和 R2O5 (C)R2O3 和 R2O7 (D)R2O 和 R2O3 9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 Zn、Mg、Al、Cu 等杂质金属中的 2 种,取 5.6 g 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 0.20 g 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是(

5、)。 (A)Cu 和 Mg (B)Zn 和 Al (C)Mg 和 Al (D)Zn 和 Cu 10下列选项中都有、三种溶液,在 Na2CO3 溶液中加入 I 溶液,产生白沉淀,再加入 II 溶液,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然后再继续加入 III 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符合上述变化的选项是( )。 (A)CaCl2 HNO3 KCl (B)CaCl2 HNO3 AgNO3 (C)BaCl2 H2SO4 CuCl2 (D)BaCl2 HNO3 Na2SO4 11乙醇发生不完全燃烧,可表示为: 2C2H5OH5O2 2CO2CO26H2O 假设得到燃烧产物 CO、CO2、H2O 的总质量为 25.2g

6、,其中 H2O 为 10.8 g,则产物中 CO 的质量是()。 (A)5.60 g (B)6.53 g (C)16.8 g (D)不确定的 12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p)与气体分子数目(n)成正比关系(p=kn)。若 a g 碳和 b g 氧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 p,然后,提供一定条件使容器内的物质发生充分反应,待温度复原时,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仍然为 p。则 a 与 b 的关系可能为()。 (A)a= b (B)a b (C)a b (D)a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共 40 分) 13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下图为测定

7、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1/5 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 (3)如何证明生成的白色固体溶于水后的溶液呈酸性? 14埋藏在地下的青铜器锈蚀过程可以表示为: (1)青铜器锈蚀过程中的产物有_。 (2)青铜器出土后防止青铜器继续锈蚀的关键是_。 15制做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水等物质,制做时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根据所学知识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16吸毒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大麻”(其主要成分是 C12H30O2)是一种

8、常见的毒品,它在空气中焚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7某元素的符号为 R,相对原子质量为 a,其 0.5a g 单质可跟 20 g 氧完全反应生成氧化物,则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假设此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则它所形成的酸的化学式可能是HRO、HRO2、HRO3、H2RO3、H2RO4、H3RO4 中的_(填序号)。 18三硝酸甘油酯C3H5(ONO2)3是一种炸药,可因撞击而爆炸,同时产生高温。爆炸按下式进行(式中 w、x、y、z 为化学计量数): 4C3H5(ONO2)3wN2xCO2yH2OzO2 科学实验证明:相同条件(温度、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所含分子

9、数相等。当三硝酸甘油酯爆炸并恢复到常温时,所得气体的体积比为_。 1920 世纪 20 年代,丹麦和英国的一些化学家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即 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个理论,试判断:H2SO4、OH-、HCO3-、NO3-、Na+中,属于酸的是_,属于碱的是_。 20录像用的高性能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 CoxFe3-xO3+x 的化合物。已知氧为2 价,钴(Co)和铁可能呈现2 价或3 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则 x 值为,铁的化合价为_,钴的化合价为_。 21通电分解水实验所产生

10、的 O2 和 H2 的体积比(理论值)为 1:2。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 H2 的密度为 0.0899 g/L,O2 的密度为 1.429 g/L。但根据该实验计算得到的 O2 的密度为 1.438 g/L。试分析 O2 的密度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不包括操作失误和仪器失准所致)。 _。 22溶解度曲线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当溶液状态发生变化时,表示溶液状态的点的位置(坐标)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处于 A、B 点状态的该溶液分别发生下列变化(其他条件不变)时,试参考表中例示描述 A、B 点的变动过程。 A 点的变动 B

11、点的变动 升高温度 向右平移 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 稀释溶液 (2)将该溶液从状态 A 改变为 B 有多种途径。试设计并简述一操作最简单、结果最准确的实验途径: 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2 分) 23有一乡村中学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种试管和稀硫酸。甲、乙两个学生找来铝制废牙膏皮,各自设计了一种装置,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 (1)哪个学生设计的装置比较合理?_。另一设计的装置不合理的原因是_。 (2)用较合理的装置制取氢气,要使氢气充满收集氢气的试管,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 (3)还可以用哪些物品代替废牙膏皮和稀硫酸完成实验?_。 24银能溶解在稀硝酸中生成 AgNO3、N

12、O 等物质。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废弃电子器件的镀银焊片和镀银导线制取硝酸银和硝酸铜,其步骤如下: (1)B 步骤中应该加入的试剂是_。 (2)写出 B 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B 步骤在过滤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 25利用干燥而纯净的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测定水的质量组成,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完全反应后其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所列。 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玻璃管)的质量/g 75.6 69.2 (氧化钙U 型管)的质量/g 110.8 118.0 试回答: (1)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自左向右)是(填字母)_。 (2)装置 B 的作用是_, 装置 E 的作用是_。 (3)根据

13、实验数据填空(每空均须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 生成水的质量为_, 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 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 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_。 26测定 H2 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实验如下所述。 取 10 支大试管,依次盛水 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H2,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实验结果如下: H2 体积分数 / %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空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点燃现象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 弱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弱爆炸 不燃烧不爆炸 (1)混合气体爆炸范围,H2 的体积分数约为_。 (2)由上述实验结果评价:“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只发出轻的噗声,表示收集的 H2 已纯”的说法的真正涵义。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27由某物质 R 和 Na2SO4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