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3篇-完整版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64381344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3篇-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年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3篇-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年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3篇-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3篇-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3篇-完整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年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3篇工作计划 汇报人:XXXX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本文目录2019年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农村经济计划(草案)的通知要求,我局积极按照调研要求,深入农林、

2、财政、农工部等涉农部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一、基本概况xx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东连兴平,西临杨凌、扶风,北接乾县,南隔渭河与周至相望,地处东经1086110819之间。东西长22公里,总土地面积397.8平方公里(586817.25亩),海拔高度411603米。全县共12个乡镇212个行政村,其中农用地452809.35亩,全县总人口41.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11万人,可以说xx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大县。二、农业农村经济现状1、今年粮食产量形势较去年相比,略有减产。去冬今春降雨量是历年同期的三至四成,XX夏播植面积32.1万亩,小麦产量达到122044.2吨,夏粮产量比去年呈减产趋势

3、,下半年由于气候适宜,农作物长势较好,今年秋播面积达33.5万亩,预计平均亩产达到442.9公斤,秋粮产量预计达到148371.5吨,秋粮预计较往年增产6%。XX年全年粮食产量预计270415.7吨,总体较去年粮食总产量28万吨略减产9000多吨。2、畜牧养殖业总形势较好,畜牧业经济效益有望较大提升。今年我县畜牧业面对生猪市场价格低迷,h7n7禽流感及黄浦江漂浮病死猪事件,对我县畜牧业产生较大冲击,生猪价格曾一度最低达到3.4元/公斤。后经我县采取积极宏观指导,政策信息支持,技术服务,人员保护包场等措施,动员养殖户填槽补栏,截止8月份,我县生猪存栏达到57.1万头,奶牛存栏4.56万头,家禽存

4、栏173.6万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5.02亿元,畜牧业纯收入1.42亿元。下半年,畜产品价格有望较大提高,预计畜牧业今年总体形势较好。3、农业产业化强势推进。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9家。全县共流转产业化发展用地3.82万亩,形成以大庄、南仁为中心设施蔬菜基地,以苏坊、xx镇、普集镇、南仁的大路菜基地,以小村、普集街的大蒜基地和延渭河带清水莲菜基地的四大蔬菜及产业基地。一批以苏绘公司、馨秀专业合作社、南可手织布为龙头的手工布艺产业,以康穗食品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以长宁镇田大、金城、候家为基地的制刷业。建成了南仁“畜、沼、果”循环农业示范园、x

5、x镇万亩优质良种繁育基地、苏坊特色园林观赏植物示范园、大庄核桃苗木繁育示范园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其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我县先后建设农技(机)服务站、土肥站、植保站、农产品质量监测站以及12个基层畜牧站,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农技基层服务站建设,建立自上而下的农业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做好服务工作。4、外出务工成为农民收入新亮点。我县现有农业人口38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1亩,加之我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靠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截止目前,我县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04902人,外出务工主要流向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柱、以及省内一些地区,根据最新数据,外出务工人

6、均月纯收入为1300元至1500元,外出务工已经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新方向。5、农民收入呈现多样式增收。我县农民增收来源结构主要由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四方面组成,XX年我县农业生产总值将预计达到19.4亿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现金)收入将预计达到9473元,比上一年增长1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263元,占年人均收入45%,家庭经营性收入3884元,占年人均收入41%,转移性收入为947元,占年人均收入10%,财产性收入为379元。占人均年收入的4%。三、支农政策落实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政策落实情况粮食补贴政策情况。XX年省级下达我县玉米

7、良种补贴面积均为33.7万亩,补贴资金337万元,下达我县小麦良种补贴面积32.76万亩,补贴资金327.6万元。以“一折通”形式每亩10元补助资金补贴将全部发放。农机补贴政策情况。XX年农机补贴工作自5月7日开始,截止7月3日第一批补贴资金380万元指标确认书已发放完毕,共发放指标确认通知书467份,补贴机具932台,受益农户415户,补贴资金380万元。经乡镇验货核实、公示,县补贴办抽查核实已报财政结算资金129.845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能繁母猪、奶牛保险。XX年处理养殖业保险赔案354笔,赔款总计47.12万元。政策性设施大棚(银保富)保险。从XX年开展以来,累计承保1739.

8、4亩,省级财政补贴保费金额48.7万元。其中:XX年承保53.3亩,XX年承保1000.1亩,XX年承保686亩,累计赔付资金10万元。政策性小麦、玉米保险。XX年小麦承保面积30万亩,保费450万元,受灾损失目前正在统计中,估计高于去年,预计赔付资金在150万左右;XX年玉米承保7.56万亩,保费148万元,赔付玉米种植保险47笔,赔款金额22.88万元。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年内建设新农村示范村37个。同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200口、大型养殖场沼气池2处、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0个,完成养殖小

9、区沼气项目建设10个。其次做好乡村道路维护、村间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新化,新修乡村道路10公里,硬化村间街道8.7公里。新打修复机井38眼,铺设输水暗管65千米,新修田间砂石路15千米,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全面启动20个重点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三是狠抓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500亩、末级渠系改造7500亩,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表现在:一是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走入市场致富的障碍,部分农民延续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习惯,思想不解放、保守,在需求资金项目

10、上希望政府给予扶助,“等、靠、要 ”思想严重;二是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畜牧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发挥,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这导致农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幅较慢。2、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土地对农民增收的实际贡献有限。农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头戏,但我县许多农民还没有从结构调整中得到实惠。一是少数农民仍然安于“小麦+玉米”的传统农业生产,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不愿参与结构调整。二是农村仍是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营形式,土地经营权掌握在一个个细小单元之中

11、,尚未形成符合农村产业项目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和政策,土地流转和集中相当困难,规模农业效益得不到实现。3、农业成本增加,农畜产品价格波动大,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除政策扶持外,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但农产品价格受到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以今年为例,2月份生猪价格16.417元/公斤,鸡蛋7.6元/公斤,牛奶收购价3.4元/公斤;4月份生猪价格为3.4元/公斤;6月份生猪价格为1313.8元/公斤,鸡蛋为9.0元/公斤;8月份生猪价格为14.616元/公斤,鸡蛋为9.8元/公斤,牛奶4元/公斤;9月份生猪价为15.416.2元,鸡蛋为9.8元,牛奶价格为4.6元/公斤。从以上

12、数可以看出我县今年农畜产品价格基本成上升趋势,但中间价格波动很大(生猪价格上下波动达到12.8元),由此可以看出农畜产品价格受市场调节影响较大,因此农民想要持续依靠价格上涨来增收不现实。其次,农业成本增加,使城乡居民农产品需求对农民、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率的支撑能力下降。如从XX年下半年起,粮食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涨幅为8%,但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乘机上涨更快,涨幅达10.3%,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收益,多被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低,有的甚至亏本。目前大部分农民生产的粮食刚好自给自足,对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造成影响。4、农业投入不足,金融支持跟不上,农业增收动力不足

13、。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就政府而言,XX年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2268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141676万元的16%,比上年的支出17%低1.0个百分点。就大部分农民而言,维持生活已属不易,根本无力增加投入。二是农民贷款难更是一个普遍问题。信贷部门由于受管理权限、效益比较低等方面的影响,信贷支农的门槛设置过高,农民难以取得贷款。5、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业为弱势产业,由于农业生产成本高,灾害、疫情、市场等风险较大,加之水利设施带病运行多、水利设施遭人为毁损严重、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等因素导致保灌率降低,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6、农民工就业增收能力不高。表

14、现在:一是获取市场信息和外出务工渠道狭窄,据调查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外出务工的占60%以上,政府、中介组织只占15%左右,自由外出达到了25%。二是农民工收入偏低,月纯收入在12001300元占20%,1300-1500元的占70%,纯收入1500元以上的占10%。三是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应对风险能力较弱。7、农业科技的开发应用程度不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目前农村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应用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投入不足,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受资金困难,基础设施条件不到位等因素影响,难以实施。二是农机推广体系不健全,与市场、农民要求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三是推广方式不合理,成效不明显。四是农技成果转化率

15、低,很多农业科研成果停留在基础理论上,转化实用新型成果少。五、对策及建议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村,作为农业大县,民不富则县不兴,因此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立足本地区实际,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抓好以优质小麦为重点的优质粮基地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压缩低品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畜牧业是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

16、径,要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推广“公司+基地+银信+农户”的模式,以牛、羊、猪三大宗畜产品为重点,搞好配套服务,力争畜牧业在两年内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把畜牧养殖园区建成全省乃全国有名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畜牧养殖,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跳板和撑杆,工业兴则乡兴,工业强则乡强,这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经验所证明,而招商引资资源共享则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坚持放心放手原则,鼓励、支持个体、民营等经济在数量、规模、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