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下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4373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八下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地理八下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八下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八下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目标锁定】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3、通过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 一线的意义。【重点难点】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秦岭淮河一线的利益。 【自主探究】 (独立自主,快乐收获)1、受_因素影响,我国气温自南向北,纬度_,气温 _。2、受_因素影响,自_向_,距海越来越远,降水_。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

2、呈_分布,逐级下降,诸多大河都是_流,阶级交汇处_,_,_。4、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_、_、_、_。 【合作探究】 (重点难点都在这里)探究 1:结合我国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及课本图 5、4 等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并完成下面表格。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1 月平均气温(低于或高于 0)年降水量线(大于或小于 800要地形河流冬季有无结冰期河流流量(大、小)自然差异 河流汛期(长、段)农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传统交通方式人文差异民居特点总结导致秦岭淮河南北差异自然要素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探究 2:根据教材图 5、5 及学

3、过的内容,找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的划分界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 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 线):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C 线):探究 3:归纳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达标测评】 (懂了,不等于会了)1、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A、长城 B、南岭 C、长 江 D、秦岭淮河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区域名称:甲_地区丁_地区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2) 乙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丙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3)图中 成了甲丁两地区的分界线,其中 B 是_ _河。【中考链接】 (走出教材,你才会有进步)(2015临沂)读下列图文

4、资料,完成将关问题。材料一 西北地区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草场、荒漠、戈壁广布,矿产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密度小 (10 人/千米 2 左右)。材料二 华北平原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大(500 人/千米 2 左右),耕地多,降水偏少,且集中于夏季,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材料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如图)。(1)西北地区典型的区域特征是干旱,请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原因。(2)说出图中甲山脉一线的地理意义。(至少两条)(3)图中乙地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请描述该 盆地的地理位置。(4)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经济相对落后,为促进其社会经 济发展,能否由人口稠密的华北平原地区向西北地区大量迁移人口?请谈谈你的 看法。【本课质疑】 (记下你的疑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