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论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64315640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目 录摘要-1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2(一)敬业爱岗-2(二)熟悉法规-2(三)依法办事-2(四)客观公正-2(五)搞好服务-3(六)保守秘密-3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3(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3(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4(三)财会业务水平偏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神-4(四)追求私利,监守自盗-4(五)违背准则,弄虚作假-5(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5三、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原因分析-5(一)单位内部的影响因素-5(二)单位外部的影响因素-6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改进措施-7(一)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意义-7(二)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提出的有效措

2、施-8参考文献- 12摘 要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也关系到各种会计行为的规范准则。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今天,更需要文明和蔼的道德,然而,但在会计行业中“诚信”这个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滑坡,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计职业道德缺欠,使会计业的公信力受到严峻挑战,会计行业面临着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于当今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丧失,本文以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为基础

3、,就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提出的改进措施,以期尽快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走出尴尬的境地。关键字: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原因,措施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正因为会计行业有它那诚信、真实、可靠的职业本质,才获得社会的信赖与赞誉。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

4、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一) 敬业爱岗热爱本职工作,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会计人员只有为自己建立了这个出发点,才会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具体从事的会计工作的要求。(二) 熟悉法规法制意识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前提。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帐、算帐、报帐工作,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到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不单自己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还要能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在自己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

5、章,依法把关守口,对服务和监督对象则能够进行会计法制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帮助他们辨明法律上的是与非,促使他们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依法办事,避免不轨行为。(三) 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不但要体现在会计凭证和会计帐簿的记录上,还要体现在财务报告上,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这样做,会计人员应该继续在这一点上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职业人格的尊严,敢于抵

6、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四) 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会计人员追求的一种境界。做好会计工作,无疑是需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但这并不足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有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也同样重要,否则,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五) 搞好服务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以便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这片广阔天地里驰骋需

7、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和服务意识。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把这部分工作做好对所在单位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这也正是会计人员的责任所在。(六) 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有机会了解到本单位的重要机密,如对企业说来,关键技术、工艺规程、配方、控制手段和成本资料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机密,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明显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会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对被泄密的单位是非常不公正的。所以,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露商业秘密是大忌的观念,对于

8、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保守,不能信口吐露,也不能为了一已的私利而向外界提供。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从中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微观层面来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贪污挪用公款、弄虚作假的重大案件屡屡发生。部分公司受利益驱动,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弄虚作假,会计造假案频发;腐败、特权及公司上市的暗箱操作等等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诱因。另一方面,中国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机制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会计教育的内容注重讲授会计理论知识或培训业务能力,而忽视了职业道德观念的教育。同时,中国对会计道德尚未形成有力的社会评价及鼓励支持机制。中国对经济犯罪的惩罚轻、力度不够,使得

9、部分人不惜以身试法以换取相对于犯罪成本而言大得多的经济利益.因此,迫切的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一)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的过失性失真,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缺乏公正客观的工作态度,会计监督名不副实这些均包括在职业道德中;我国会计职业界道德意识的成熟程度还不够。就目前来讲,我国会计职业界自觉地按照高水准的道德规范选择自己的行为的意识还很差,更不用说成为一种稳定的职业心理和习惯了。我们认为道德是有力量的,法律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依靠道德,甚至法律的有效实

10、施还要以道德为基础。“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的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因而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1. 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2. 授意、指使、强令变动会计数据,造假凭证、帐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3. 帐外设帐;(4)转移财产、

11、偷逃税收;4. 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5. 违法违纪手段隐藏,做假技术不断发展;6. 会计工作中有法可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干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并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题词,并多次强调“不做假账”。(二) 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总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忙,事情多,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似懂非懂,十分模糊。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

12、思想基础的严重缺失。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折射出会计监督机制相当不完备。如单位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这种内部审计在有些单位完全是形式,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而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因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不够,也不能给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弄虚作假之风。(三) 财会业务水平偏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神我国1000多万财务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占20%,其余大部分都为初级职称人员,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账不符合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