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30万吨扩能初步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42636 上传时间:2017-07-01 格式:DOC 页数:150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30万吨扩能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矿井30万吨扩能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矿井30万吨扩能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矿井30万吨扩能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矿井30万吨扩能初步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30万吨扩能初步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30万吨扩能初步设计说明书(1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 井田概况1.1.1 交通位置重庆南桐矿业有限公司新田湾煤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万盛区南部的青年镇,地理坐标为东经 1064901065045,北纬28504528540。新田湾煤矿开采南桐煤田南段的青羊寺井田,北起庙顶背斜北端(26 号勘探线) ,南至板辽河(14 号勘探线) ,全长7.1km,上至小煤窑下边界,下至-100m,垂高 400m,井田面积矿区面积1.0974km2,新田湾煤矿南接兴隆煤矿,北邻南桐煤矿西翼立槽区域。新田湾煤矿距重庆市区 130 km,矿部距万盛城区约 15km,有矿区公路与万盛兴隆的公路相连,交通较为方便(附图 1:交通位置图) 。1

2、.1.2 地形地貌及河流新田湾煤矿地处四川赤色盆地与黔北高原接壤地带,区域构造位置属川鄂湘黔隆褶带西缘,山脉延伸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大致南北。总体地势由南东向西北逐渐降低,地形标高一般在 485840m 之间,属中低山地带。井田内的洗布河发源于井田南部山区,蜿蜒于山间槽谷、凹地,相继入蒲河,并綦江,汇长江,归大海。1.1.3 气象及地震情况新田湾煤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具夏秋多雨,冬春多雾的特点。据万盛区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 18.4,最高气温 44.3(2006年 8 月 21 日),最低气温0.3(1982 年 12 月 27 日) ;

3、多年平均相对湿3度 79%。多年平均降雨量 1038.50mm,历年最大降雨量 1470.20mm(1998 年),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 59 月,可占全年降雨量的 66.8372.16%,其中1、2、12 月份的降雨量仅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 4.235.87%。地震:据重庆市地震办公室鉴定:历史上无强震活动,地震烈度划为 6度区。1.1.4 矿区经济情况区内人口主要从事农业,次为矿产开发(以煤炭为主),少数从事商业、运输等。粮食及经济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当地剩余劳动力多,村民渴望兴建煤矿,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1.1.5 矿井开采现状新田湾煤矿前身为南桐煤矿三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150

4、kt/a,1970 年 2月由南桐矿务局工程处动工兴建,1974 年 11 月 25 日建成投产。由于煤炭市场不景气,2003 年实施了政策性破产,2004 年煤炭市场逐渐复苏,经过资产重组改制,成立了南桐矿业公司新田湾煤矿,经过近几年发展,矿井产量逐年上升。为了实现公司的“二次创业”目标,2008 年矿提出“300kt/a”的扩能方案设计,获得了重庆能源投资集团的赞同。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主要生产系统布置在煤层底板茅口灰岩中, +320m(一水平)主平硐:主要担负进风、运煤、运送材料、排水及信号电缆等功能。+320m+506m 人车副斜井:主要担负进风、行人、运送材料、电缆及信号电缆

5、、瓦斯抽放、防尘、压风管道的铺设等功能。+320m+180m(二水平),+180m+40m(三水平) ,+40m-100m(四水平) ,分别布置暗斜井两条,一条为暗主斜井,另一条为暗副斜井。各采区从水平集中运输大巷布置一条提料和回风上山,在各阶段的水平用石门揭开煤层布置工作面,并布置一条下煤上山。矿井采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放炮落煤。掘进岩巷采用 YT-294风锤打眼,放炮掘进,耙斗装矸。掘进煤巷采用放炮掘进,人工装煤。矿井现将 K1 煤层作为解放层,先采 K1 煤层,再采 K2 煤层、K3 煤层。开采水平布置:+320m 以上为一水平,现已开采完毕, +320m+180m为现有采区的二

6、水平,目前暂无采掘活动,扩能后因+180m 水平运输大巷取消,现有区域与南扩区域水平划分不统一,矿井只能分区划分水平,南扩区域的+320m+40m 为二水平,+40m-100m 为三水平;现有采区的+180m+40m 为三水平,+40m-100m 为四水平,矿井采用多水平分区式布置,矿井(除南扩区域的二水平+320m+40m 分四个阶段外)的每个水平分上下两个阶段,阶段垂高 70m。 采区走向长为 420m 左右,从北至南以一石门为界划分采区,一石门以北至采区边界为一采区,一石门至二石门为二采区,依次类推。1.1.6 邻近矿井新田湾煤矿南接兴隆煤矿,北邻南桐煤矿西翼立槽区域。 新田湾煤矿至 2

7、008 年底止,累计生产原煤 4173kt,平均生产 122kt/a,2008 年生原煤165kt。新田湾煤矿井田范围内浅部共有六个小煤矿,从北向南分别为烂凼煤矿、均田煤矿、炭窝煤矿、盛达煤矿、黄水凼煤矿和堰口煤矿。除黄水凼煤矿年生产能力为 6.0 万吨,其余各矿生产能力为 3 万吨,除黄水凼煤矿和堰口煤矿开采 F17 断层以南原生煤体外,其余各矿开采新田湾煤矿 F17 断层以北残留煤柱。烂凼煤矿采矿许可证开采标高为+699m330m,开采新田湾煤矿庙顶背斜西翼接近背斜轴浅部的 K1、K2、K3、K4 煤层残留煤柱,目前开采标高为+370m,其矿坑水进入新田湾煤矿+320m 一区。均田煤矿采矿

8、许可证开采标高为+660m330m,开采新田湾煤矿+320m主石门煤柱的 K1、K2、K3、K4 煤层的残留煤柱,目前开采标高为+460m,其矿坑水排入新田湾煤矿。5炭窝煤矿采矿许可证开采标高为+695m+330m,开采新田湾煤矿+320m主石门煤柱以南 K1、K2、K3 煤层的残留煤柱,目前开采标高为+427m,其矿坑水排入新田湾煤矿。盛达煤矿采矿许可证开采标高为+600m+427m,开采新田湾煤矿四六区接近 F17 扭褶带的 K1、K2、K3 煤层的残留煤柱,05 年曾下到+330m 水平,目前开采标高为+450m,其矿坑水排入新田湾煤矿+320m 六石门。黄水凼煤矿采矿许可证开采标高为+

9、600m+320m,开采 F17 扭褶带原生煤体 K1、K2、K3 煤层,目前开采标高为+410m,其矿坑水部分排入新田湾煤矿+320m 六石门,是新田湾煤矿+320m 南茅口的主要水源,平均涌水量为100t/h。堰口煤矿开采云峰山扭褶带南至板辽河以北 K1、K3 煤层,目前开采标高为+460m,煤质为贫煤。1.1.7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是否属于国家保护区情况(森林公园、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矿区范围内基岩弱风化,矿区内无滑坡等大的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矿区内无森林公园、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1.1.8 现有电源、水源情况一、电源情况新田湾煤矿 35kV 变电站

10、两回 35kV 电源引自万盛南桐电厂。该厂为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自备电厂,装机容量 250MW,该厂电网分别与当地电力系统连接。35kV 变电站两回 35kV 电源,分别为桃新回和桃新回,采用 35KV架空线进入地面变电站,再变为 6KV 电源。在正常情况下,地面变电所二回路电源线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供电。地面 6KV 变电所位于 35KV 变电所的底层,变压器6KV 配电室开关间6为电缆连接。地面变电所为单母线分段结构,一回路运行,另外一回路带电备用。新田湾煤矿 35kV 变电站电源容量、可靠性等均满足矿井扩能要求。矿井采用 6KV 下井,下井电缆沿副井井筒敷设,目前为 6 回,扩能后从地面变电

11、所-100m 中央变电所新敷设 1 回电缆,分别向井下四个水平供电。二、水源情况矿井生活用水来自万盛汤家沟水库,经南桐煤矿管路系统分接进入+320m水洞平硐,在水洞平硐内敷设 DN100 管路引水至+320m 副井下车场附近给水泵房,安装水泵将水排至地面+506m 工业广场上部+537.6m 标高 500m3高位水池。生产用水来自井下+320m 水平矿井水,通过水泵排至地面+522m 标高的 2个高位消防水池,容量分别为 500m3和 200m3。生产生活用水通过水池安装各类管网输送到各自用水点。1.2 地质特征1.2.1 地质构造一、地 层区域内除泥盆系、石炭系和第三系地层缺失外,寒武系、奥

12、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新田湾煤矿井田范围内,出露地层最早为二叠系下统铜矿溪组,最新地层为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第四系冲积、残积层仅分布于地形低洼、冲沟及河谷两岸。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现将地层由老至新描述如下:1、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 1m) ,厚度揭露不全。灰、棕灰、浅灰色厚层、巨厚层粉晶至细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顶部758m 含较多方解石脉及少量燧石结核。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 2l) ,厚 80.7866.23m,平均 73.20m。为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及有机岩组成。具水平、波状、砂纹及潮汐层理等沉积构造,富含黄铁矿、菱铁矿晶粒和结

13、核及动、植物化石。根据岩性组成特点和含煤情况的差异,整个煤系岩性可分三部分。下部:由铝质泥岩至 M9煤层底,厚约 26m,为灰色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深灰、灰黑色泥岩;灰岩、泥质灰岩及浅灰、棕灰色铝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含局部可采的 M11煤层和不可采的 M10、M 12煤层。此段有透镜状、席状砂体发育,砂体占整个层段厚度的 40%。中部:由 M9煤层底至标志层(B 4)底,厚约 25m,为深灰、灰黑、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及煤层组成,上部夹有一层灰岩或泥质灰岩(B 3) ,平均厚 1.21m。含可采的 M6-3(M 6-3) 、M 7-2(M 7-2-3) 、M 8煤层,属主要含煤层

14、段。煤层厚度占整个层段厚度的 2530%。上部:由标志层(B 4)至煤系顶界,厚约 22m。为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岩、泥灰岩、泥质灰岩组成,夹粉砂岩或细砂岩,仅含不可采的 M5煤层,此段碳酸盐岩占整个层段厚度约 4550%。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 2c) ,总厚 48.47m,共分两段。长兴组一段(P 2c1) ,厚 24.8518.33m,平均 21.51m。深灰、灰黑色中厚至厚层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泥质灰岩,具浓沥青味,上部含少量燧石结核;下部夹 12 层深灰、黑灰色钙质泥岩、砂质泥岩,厚0.300.50m。长兴组二段(P 2c2) ,厚 29.9324.65m,平均 26

15、.96m,浅灰、灰色厚层、巨厚层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顶部有 23 层 0.050.10m 绿灰色粘土岩,具缝合线构造,具沥青味。4、三叠系下统玉龙山组(T 1y) ,总厚 128.89m 共分三段。8玉龙山组一段(T 1y1) ,厚 44.2134.62m,平均 38.77m。灰绿、灰色薄层、中厚层泥灰岩及钙质泥岩。水平层理发育,顶部为 0.501.50m 具有方解石脉充填呈“龙须状”的钙质泥岩,稳定发育于全矿区;底部由数层厚度 0.050.15m 绿灰色水云母粘土岩夹薄层灰岩组成,厚 0.501.00m,是具有二叠系与三叠系化石混生的过渡带。玉龙山组二段(T 1y2) ,厚 63.8845.

16、27m,平均 54.28m。为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石灰岩、泥质石灰岩,显水平层理,夹泥质条带,具少量方解石脉。玉龙山组三段(T 1y3) ,厚 44.2830.57m,平均 35.84m。顶部为灰色中厚层状鲕状灰岩,厚 45m,中、下部为绿灰色厚层状泥质灰岩夹灰色灰岩。5、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 1f) ,总厚 183.51m,共分两段。飞仙关组一段(T 1f1) ,厚 128.60109.44m,平均 120.42m。紫红色钙质泥岩夹浅灰色薄层灰岩,具泥质条带,水平层理发育。底部为紫红、灰绿、灰色钙质泥岩、泥灰岩及泥质灰岩互层,厚 89m。飞仙关组二段(T 1f2) ,厚 76.9250.02m,平均 63.09m。灰绿、紫红色泥岩及钙质泥岩,夹浅灰色灰岩条带;底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厚1.02.0m。6、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 1j) ,总厚 728.17m,共分六段。嘉陵江组一段(T 1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