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研究的理论综述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4184288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研究的理论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研究的理论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研究的理论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研究的理论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研究的理论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研究的理论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研究的理论综述1 辨证论治,内服中药郑氏等【1】用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肝经郁热型小儿遗尿症30例,连服7 d,休息1 d,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7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0%。贺氏等【2】采用清脑止遗汤(熟地黄、石莲子、远志、麦冬、茯苓、山药、覆盆子、肉桂)治疗本病患儿60例。兼湿热者减肉桂加莲子心、盐知母、盐黄柏;白天尿不禁加益智仁、煅龙齿、煅牡蛎、五味子。结果病程短者,4剂治愈;病程长者,最多2周治愈。鲁氏【3】认为,遗尿主要与肺、脾、肾等脏虚弱不足有关,自拟益气温肾宣肺汤(太子参、炙黄芪、山药、菟丝子、益智仁、乌药、金樱子、桑螵

2、蛸、煅牡蛎、苦桔梗、炙甘草)治疗52例患儿,结果治愈34例,显效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94%。马氏等【4】以补益肾气、开窍益智、宣肺通利水道、固肾缩尿为主治疗本病,基本方:补骨脂12 g,金樱子9 g,桑螵蛸9 g,益智仁9 g,石菖蒲6 g,鸡内金6 g。15 d为1个疗程。若夜间惊悸不安者加远志6 g、琥珀粉(冲服)0.6 g;熟睡不易唤醒者加莲子6 g、麻黄6 g;尿频色黄者加知母6 g、黄柏6 g。结果治愈率为70%,显效率为17%,总有效率为87%。邓氏等【5】治疗60例小儿遗尿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以15 g麻黄为主药,若肾气虚、肾气不固者,加用桑螵蛸散;肝经湿热、脾肺气虚者,加黄

3、芪、党参或补中益气汤;肝经郁热者,加沈氏蠲泉丸。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痊愈34例(56.17%),有效25例(41.17),总有效率为98.13%。吴氏【6】以宣发肺气、化痰醒神开窍为主治疗26例小儿遗尿症,方用自拟止遗汤加减:麻黄5 g,桂枝5 g,茯苓10 g,桔梗10 g,石菖蒲15 g,桑螵蛸10 g,灯芯草1 g,益智仁10 g。若气虚明显者加党参10 g、黄芪10 g;湿热者加龙胆5 g。7岁以上患儿剂量再加一半。结果6剂而愈者23例,9剂愈者3例,其中有4例1个月后复发,继用原方治疗而愈。许氏等【7】予以升气壮阳方治疗本病,结果总有效率为86.6%。雒氏以自拟培

4、元益气散治疗小儿遗尿症。处方: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麦冬、五味子、益智仁、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各30 g,麻黄、桑螵蛸、补骨脂、肉桂各15 g,雄鸡鸡肠10只。共为细末,每服3 g,温水冲服或开水100 mL浸泡35 min后口服,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痊愈3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2.73%。2 据证取穴,针灸推拿彭氏等将74例遗尿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艾灸和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照射治疗,取穴:关元、中极、长强、膀胱俞(双)、肾俞(双)、三阴交(双)。艾灸组以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5 min。隔日1次,连续治疗3次休息2 d。对照组取

5、穴同上,用TDP照射,以穴位周围皮肤发红为度。2组均治疗9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结果2组均获效显著。葛氏等采用针灸并用治疗小儿遗尿60例,取穴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双)。肾气不足者加肾俞、太溪(双),肺脾气虚加太渊(双)、足三里(双)。毫针刺用补法,针刺后用艾条温和灸,每次留针30 min,10次为1个疗程。经13个疗程治疗,60例患儿痊愈52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林氏治疗本病时在患儿神阙穴位上放纱布,添满盐,盐上放艾炷,患儿如觉烫时则把纱布移开,放在气海上亦可,灸完1壮,只换艾炷不换盐,共灸35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共观察2个疗程,随访1个

6、月,有效率为94.73%。王氏等采用推拿配合灸法,推拿手法采用补脾经,运水入土,逆时针揉腹,按揉天枢、神阙、捏脊,上推龟尾以补益脾气、升提气机;若脾虚日久及肾,则补肾经,揉肾顶以增肾气;循经按揉背部膀胱经诸腧穴,强膀胱固摄之功。温和灸取百会、天枢、关元、气海、神阙、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加强膀胱约束之力。治疗小儿脾虚型遗尿106例,获得满意效果。张氏治疗本病根据患儿体质及发病情况选穴。第一组穴:关元、中极、三阴交(双);第二组穴:肾俞、膀胱俞、足三里(双)等。药线植入,每组穴位间隔10 d左右。结果86例患儿总有效率为95%。3 内外并举,优势互补杨氏等用黄芪缩泉汤配合捏脊治疗小儿遗尿4

7、6例。药物组成:黄芪10 g,山药10 g,益智仁8 g,乌药6 g。每日1剂,6 d为1个疗程。服药23个疗程。捏脊疗法:裸露患儿背部,从长强向上,捏至大椎,反复5次。每日1次,连续6 d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3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87%。张氏等治疗遗尿症患儿180例,治疗组(60例)采用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对照组 (60例)采用补中益气汤,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6.7%,对照组为6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鲍氏等将64例遗尿症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口服中成药缩泉丸,10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疗程

8、。治疗组(32例)另配合针灸治疗,主穴:百会,印堂,肾俞,膀胱俞,气海,关元,足三里(双),三阴交(双),遗尿点(手小指末端横纹中点);配穴:肾气不足加太溪(双)、命门,脾肺气虚加肺俞、脾俞,夜梦多加神门、内关(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9%。吴氏等用丁桂遗尿散敷脐结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取丁香1份、肉桂2份、益智仁4份、覆盆子4份共研细末,以黄酒调和成药饼,置医用胶贴上敷于脐部,每晚1次,次晨除去。推拿手法:揉百会、肾经、三阴交(双)、关元各100次;捏脊6次:自长强起,沿督脉向上推捏至颈部,每次捏推3次时将双手间皮肤提起1次,反复5次。捏脊结束后,于双侧肾俞、膀胱俞处按揉6次,每日1次

9、。治疗结果满意。贾氏等予缩泉丸合桂枝汤加减配合耳穴治疗本病65例。药物组成:山药15 g,桂枝、白芍药、乌药、益智仁、甘草各9 g,白果6 g,桑螵蛸10 g,生姜2片,大枣3枚。若肾气不足者,加覆盆子、五加皮、淫羊藿、芡实;阳虚肢冷者,加补骨脂、韭菜子、沙苑子等;脾肺气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五倍子、黄芪、白术、茯苓等;肝胆湿热者,加龙胆、薏苡仁、萆薢、木通、厚朴、黄柏等。耳穴:神门、交感、尿道、内分泌。肾气不足加肾、膀胱;脾肺气虚加脾、肺;肝胆湿热加肝、胆。以王不留行籽贴压,双耳交替,每次1侧,每周换药1次。5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86.2%。姜氏等治疗本病时,治疗组(93例)以缩泉

10、汤制成水煎剂,以超声电导仪在关元、气海、命门等穴位透药治疗,每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93例)以缩泉汤制成水煎剂,分2次口服,每日1剂,并加用中频电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疗程同前。治疗完成后3个月,治疗组随访82例,复发6例,复发率为7.31%;对照组随访79例,复发8例,复发率为10.13%。4 小结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器质性病因、心理、精神、遗传及基因等因素有关,此外,排尿控制中枢发育不全或发育迟缓,睡眠和觉醒功能发育迟缓也可发生遗尿。目前,西医治疗遗尿症多采用自主神经类、中枢兴奋类等药物,有一定不良反应,停药后易反复发作,远期疗效欠佳,加之本病病程长,大多数家长依从性

11、较差,难以坚持治疗。本病属中医学遗溺;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元气不足,肺、脾、肾功能失调等有关,其中,肾气不足、膀胱虚寒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至关重要,也有因心肾失交、肝经湿热引发者。治疗上,临床多以温补肾阳、固涩膀胱、补肺益脾等为主要治法;而心肾失交者,因患儿睡眠过深,遗尿不知,取清心滋肾、止遗安神为治法;对肝经湿热者,则予清热利湿、泻肝止遗等为治。当然,临床实践中往往数证并存,故治疗时采取内服外治并举等整体调节的方法,取效颇佳。另外,针灸、推拿、埋线等疗法也能取得良效。但是,目前的文献报道多为个人经验和临床医案总结,缺乏系统规范的科研设计,样本量设置主观性较大,部分研究随机方法亟待精确

12、,观察指标以主观指标为主,观察方法缺乏操作规程,其研究结果难以令人信服和接受。而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揭示和明晰。笔者认为,应当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总结各级医疗机构和各家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本病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指南,组织实施规范的临床路径验证,对确有实效的诊疗方案予以推广。此外,包含行为治疗、心理疏导等在内的联合治疗是当前国内外对本病临床研究的主流方向,而对家长和患儿的适当鼓励和督促,使之坚持治疗,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参考文献:【1】 郑业栋,张桂菊,沈小岚,等.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肝经郁热型小儿遗尿症30例.山东中医杂志,2012,31(10):728-729.【2】 贺

13、汝严,黄两棋,贺汝学,等.清脑止遗汤治疗遗尿证60例临床观察.黑龙江中医药,1996,25(3):361-362.【3】 鲁文珍.自拟益气温肾宣肺汤治疗小儿遗尿52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6):620-621.【4】 马桂珍,雒东旺.中医药为主治疗小儿遗尿症.中医药研究,2001, 17(5):27-28.【5】 邓润民,陈志文.麻黄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24.【6】 吴德广.提壶揭盖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甘肃中医,1996,9(3):33-34.【7】 许楷斯,许尤佳.升气壮阳汤治疗原发性小儿遗尿症30例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9,23(

14、7):56-57. 雒焕文.培元益气散治疗小儿遗尿症55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17(1):74-74. 彭晓虹,朱兰,王俊娟.艾灸治疗小儿遗尿41例.河南中医,2011, 31(8):917-918. 葛丽丽,王炜.针灸并用治疗小儿遗尿60例.陕西中医,2007,28(3):325. 林桂君.神阙穴隔盐灸治疗儿童遗尿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 2007,23(8):55-56. 王丰,伍晓靖.推拿配合灸法治疗小儿脾虚遗尿.北京中医,2007, 26(1):42. 张俊峰.穴位埋线治疗儿童遗尿86例.光明中医,2009,24(2):335-336. 杨春梅,禄林,蒋天秀.黄芪缩泉汤

15、配合捏脊治疗小儿遗尿46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2):45-46. 张国锋,周云亮,周雷贵,等.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疗法对遗尿症患儿睡眠觉醒水平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1,8(34):114-115. 鲍超,陆斌.针药综合治疗小儿遗尿32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 2009,2(8):21-22. 吴力群,王素梅,崔霞.丁桂遗尿散敷脐结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88-89. 贾文群,崔燕.缩泉丸合桂枝汤加耳压治疗小儿遗尿症65例.河北中医,2008,30(10):1052-1053. 姜友章,周凤秋.超声电导经穴透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0):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