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研究进展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4138456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生植物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野生植物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野生植物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野生植物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野生植物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生植物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植物研究进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进展讨论在我国园林中,作为园林绿地种植的植物不过200余种,用于绿地建设的常见园林树种仅有雪松、龙柏、悬铃木、大叶黄杨、海桐等物种。草本观赏植物更为贫乏,充斥全国各地的草花多为一串红、三色堇、金盏菊、鸡冠花、万寿菊、白日草等十几个种,且大多数为从国外引种的园林树木和花卉,而我够特有的观赏植物都栽培不多,体现不出我国丰富的园林植物特色。野生观赏植物(野生花卉)是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植物大多姿形优雅、色彩艳丽、风韵别致,无论自然生长在山野,还是经引种驯化等园艺措施栽植到城市公园、绿地、庭院或室内等处,都能为景色增添美感与绿意,具有可观赏的功能。从资源的角度开展野

2、生观赏植物研究无疑具有实际意义。目前经园林部门的努力,部分种类以在园林绿化美化中发挥作用。1现状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野生花卉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野生花卉以其特有的观赏价值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野生花卉按园林观赏角度分为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垂直绿化植物和地被植物,按生活型及生态环境分为草地花卉、林木花卉、灌丛花卉、石缝花卉、水生花卉等五大类。野生花卉具有花色斑斓、千姿百态、分布广泛、花期有序、四季不衰的特点。野生花卉植物有一部分可直接用于城乡园林绿化、香化、美化,或室内盆栽、插花等观赏;另一部分可通过引种驯化、栽培改良后投放市场

3、。目前,已被引种栽培利用的野生花卉植物不足1/3,尚有2/3以上的野生花卉还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有待于人类开发利用。2野生花卉开发利用价值野生花卉是指现在仍在原产地处于天然自生状态的观赏植物,是地方天然风景和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现有栽培花卉的祖先,而且是培育花卉新品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和原始资料。在园林中的应用野生花卉以其千姿百态、花色斑斓、种类多、花期长、适应性强、分布广等特点而倍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它具有野味般的形姿、纯朴的山林情趣、浓郁的自然色彩,是美化居室、绿化庭院的理想材料,在园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应用在以下几方面:2.1用于花坛、花境栽植 选择花色艳美、花姿雅致、花期集中、植株

4、低矮、生长整齐、群体效果好的草本观赏植物用以布置花坛、花境。如用萱草、风铃草、乌头、紫苑、马先蒿等丛生花卉,花头多水平分布,株高均在50cm以下,花期长、花形整齐,叶型美观,用其密植于花坛或为花境、草地镶边。芍药、毛百合、翠雀、长瓣金莲花、黄金菊等花期长、花朵大、颜色艳丽的花卉合理地丛植在一起,就是一个很好的观赏花境。将这些野生花卉应用于草坪缀花效果也很好,与当地的栽培花卉适当配合布置花坛和花境,会增添更多野趣。2.2布置水景园、沼泽园 以艳丽的花朵或浓绿叶色的水生花卉栽植在湖岸、池塘四周的浅水池、湿地,用以点缀风景,如香蒲、千屈菜、睡莲荇菜、朝鲜落新妇、水葱、菖蒲、翠南报春等。也可以布置在池

5、塘、湖面或作为规则式、自然式池塘的主景,如水生鸢尾、水毛莨、驴蹄草。也可以栽培在溪涧、喷泉、跌水等处,布置成水景园或沼泽园。2.3用于盆栽观赏 选择植株低矮健壮、株形优美丰满、耐阴或半耐阴的野生花卉,栽植于盆钵中,置于室内摆设,用于点缀或装饰居室、会议室,给室内平添几分雅致。如杜鹃花、翠雀、秋海棠、千屈菜、乌头、马先蒿、报春花、侧今盏菊等均为理想的盆栽材料。2.4用于生产切花 选择花色艳丽或具香气、花梗长、花期一致、花朵整齐的野生花卉品种,用来制作花束、插花、编制花篮等。如轮叶婆婆纳、大花翠雀、宽苞翠雀、水杨梅、长瓣金莲花、百合、茑尾、杜鹃、桔梗、芍药等均可用做切花,是制作插花的理想材料。2.

6、5在森林旅游中利用 森林旅游是一项新兴的旅游项目,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森林旅游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发生的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是充分利用森林景观、森林保健和游憩功能,为游客提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陶冶身心、休闲度假的森林生态环境。野生花卉植物在森林旅游中的作用日益显露出来,在幽静的山涧、路旁、点缀着色彩斑斓、婀娜多姿的野生花卉,给森林景观增添了无限魅力,漫山遍野的野生花卉,除了给人以视觉享受之外,还能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因此,在森林旅游中也越来越重视野生花卉的保护和利用。2.6综合利用价值 野生花卉植物除了作为观赏植物资源

7、开发利用外,有的还具有药用、用、食用、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蜜源、饲料、固沙、杀虫等多种利用价值。3.引栽野生花卉应注意的问题3. 1 充分掌握每种野生花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掌握每种野生花卉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养分等的要求, 要有准确的指标,尤其是对有些观赏价值较高的耐荫植物和生态幅度小、抗性弱的植物的引栽, 一定要模拟好其自然生存环境。3.2 不要盲目引栽要经过充分的考查和研究, 有了引栽选育、驯化、改良的工艺程序后再进行引栽。3.3高科技的应用 引栽野生花卉不仅要有传统的选育技术, 更应投入高科技进行有性育种、无性利用, 将野生花卉优良的抗寒、抗旱基因导入栽培花卉中,采用克隆技

8、术保持其优良基因, 快速扩大规模,形成产业, 取得经济效益, 就能加大引栽力度。3.4 注意引栽野生花卉的生物安全性问题绝对不能引栽毒性大、人体对其过敏、易使人类呼吸道感染等的野生植物; 也不能引栽植物之间有病虫转主寄生的野生植物。3.5 转变观念, 提高对引栽野生花卉的认识人们通常习惯应用现有栽培花卉来绿化美化环境,因为现有栽培花卉每种都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易栽培,投入少。正是这个原因,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城市花坛、草坪植物品种类同, 缺乏地方特色, 生物多样性差。因此, 要加大力度进行野生花卉引栽的研究、驯化、改良工作, 培育出新的栽培花卉品种,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

9、这是从事园林花卉工作的一项任务。4.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价值评价 4.1评价指标 植物的观赏价值不仅取决于植物本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不同人群的主观意志影响。在评价指标上存在很大难度。在此,仅根据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选择以形态特征、适应性、生态指标作为野生资源开发的上层指标。由于各项指标很难以量化方式来确定,因此在指标选择时,充分考虑定性与定量、需要与可能、全面与合理的有机组合。形态特征指标包括干、枝冠、叶等次级指标;适应性指标耐水湿、耐盐碱、抗污染、耐风折、抗病性、耐寒性、耐旱性、耐阴性等次级指标;生长指标包括生长速度、移栽难度、耐修剪、繁殖难易等次级指标;每个指标在进行细分,如叶指

10、标分解为叶期常绿、落叶;叶色指标分解为红、黄、绿等。4.2评价模式 以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价值为目标称(A),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并逐步得到改善的前提下,按自然规律科学的开发利用该地区的观赏资源,以满足人们对美化环境地要求,丰富观赏植物的品种,促进种苗业的持续发展。根据野生资源开发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程度,悬着形态特征、适应性和生长状况作为约束层(B),形态特征是决定有无开发价值的基础,适应性是制约该树种的市场潜力;生长状是制约资源培育的关键。次约束层(C)是约束层(B)的细化,如形态特征包括干、枝冠、叶等约束因子。副约束层(D)是对次约束层因子的进一步细化。标准层(P)体现上诉约束层的具体悬着标

11、准,运用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相对重要性分值,作为评价标准。最底层(D)为待评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不同群体对野生观赏植物开发价值的认同总体上比较接近,但在形态特征、适应性、生长状况的具体指标上有明显差。普通市民更注重植物的形态特征;工程应用者更注重植物的适应性;苗木培育者对苗木的生长速度特别关注。5.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5.1 分区调查从17 世纪起,英法俄美就分别派员来华采集和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其足迹几乎踏遍整个中国。我国自己进行调查采集野生花卉的工作是近年才开始的。中科院植物所、各地植物园及有关单位先后在所在地相似的较大地理范围内,开展了野生花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观赏特

12、性的调查研究,对各地资源的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 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见。天水地区野生观赏植物品种多、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的约150 种。其中木本植物有珍珠梅、绣线菊、流苏树、棣棠花、忍冬、中华绣线梅、山梅花、葡匐枸子等,草本植物有华北耧斗菜、鸢尾、翠雀花、卷丹、土麦冬、蜀葵、藓生马先蒿、突脉金丝桃等。5.2 专类调查5.2.1兰科 兰科植物全世界约有320 属2 万种。中国有 166 属 1 000 多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贺军辉 对湖南的野生兰花资源进行了调查。祖晓勤 收集整理了黔西北的野生兰花资源。高江云 、高立献 分别研究了云南西双版纳和河南省的石斛资源

13、。王英张 对国产野生兜兰属 Paphiopedilum 花卉种质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及生态特点和生长习性进行了介绍。5.2.2高山花卉 所谓“高山花卉”, 到目前为止,植物学界对其生长的海拔下限尚未明确界定。一般说来,人们把生长在较高山区的花卉称为高山花卉。人们较为熟悉的高山花卉有杜鹃花 Rhododendron , 报春花Primula, 龙胆 Gentiana, 苦苣苔 Conandron, 绿绒蒿 Meconopsis 和马先蒿 Pedicularis等多种。杜鹃花是世界名花,该属植物约有900 余种,其中中国约有530 种。除新疆和宁夏外,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尤以云南、西藏和四川种类最多

14、,为杜鹃花属的世界分布中心。我国杜鹃花的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开展较早,研究也较多,除冯国楣出版杜鹃花图册外,湖南省南岳树木园对该省杜鹃花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黄山的杜鹃花资源也已初步摸清,丁炳扬等对浙江杜鹃花种质资源进行了研究,西藏色季拉山的杜鹃花资源得到更细致的探索,孙海群等对青海的杜鹃花种质资源及分布进行了报道。苦苣苔科野生花卉许多种类耐荫,或花形奇特,色彩艳丽,或具有独特的株形,花叶观赏价值较高,近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广西是我国苦苣苔科植物分布和特有中心之一, 共计有39个属159种,其中特有属6个,特有种66种, 其属数居全国第一。云南有189种,居种数全国第一。报春花属是我国西部高山的名花

15、。中科院华南植物所等 对四川西部报春花属植物的分布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郑维列 对西藏色季拉山报春花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进行了研究。5.2.3百合科 百合科拥有众多的野生观赏植物。赵祥云等初报了秦巴山区的野生百合资源。谢中稳等进行了安徽省百合科的野生观赏种质资源调查,根据观赏性状,初步筛选出 20 多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野生资源。杨涤青介绍了江西省百合科园艺植物资源概况。5.2.4观赏蕨类及其他阴生观叶植物 据记载全世界有蕨类植物约112万余种。我国约有2600多种,占世界总数的 1/5。近年来,蕨类植物以其奇特的叶形叶姿特有的耐荫性风靡世界。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于丰富的野生资源的系

16、统调查只有在个别省 区 进行。贺军辉等 对湖南野生观赏蕨类资源及其栽培利用作了初探。湖南有观赏蕨类183种,隶属于41科75属,主要分布地湘西、湘西北以及湘南和湘西南地区。董丽等调查了北京地区野生蕨类资源及其生境,报道北京地区有野生蕨类20科30属77种4变种,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有荚果蕨Matteuccia stuthiopteris, 峨眉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香鳞毛蕨Dryopterris fragraus和东北蹄盖蕨Athyrium brecifrons等。黄启堂报道了福建西北部蕨类植物资源及观赏特性。任全进等对江苏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张维柱等对西双版纳阴生观叶植物调查后指出,西双版纳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阴生观叶观花植物22种,隶属于14科,其中有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