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区域环境保护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4138188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上游区域环境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长江上游区域环境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长江上游区域环境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长江上游区域环境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长江上游区域环境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江上游区域环境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上游区域环境保护(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上游区域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参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1、环境: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第4页)2、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第4页)3、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第5页)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第9页)5、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第9页)6、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第26页)7、生态平衡的概念: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不是。(第37页)8、广义的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第43页)9、沙漠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第56页)10、能源:是指可以从中取得能量以转换为人们。(第73页)二、填空题:1、

2、整体性、有限性、区域性、潜在性、变动性和稳定性(动态平衡)2、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星际环境。3、人为因素、很少有人为因素。4、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5、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6、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7、长期性和复杂性、全球性和两极性。8、物种、能量和物质9、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一个动态系统。10、单方向的、循环式的、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11、非生物、生物有机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12、有限资源、无限

3、资源13、自然条件、自然资源14、自然系统、人类生产、经济活动15、物质能、风能、太阳能三、问答题1、(14-16页)2、(13-14页)3、33页4、(50-52页)5、(73-74页)6、参考第73页,自己作答。四、实践题1、自己作答2、参考:广汉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面积大,地下水类型多样复杂,储存量和补给量相对较为丰富。境内四条大河湔江(鸭子河)、绵远河、石亭江、青白江均属沱江水系,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广汉市地表水总量为51.138108m3/a,其中,河流的径流量为46.47108m3/a,地表径流量为0.434108m3/a,都江堰水利工程年平均供水量为4.234108m3/a。广

4、汉市地下水总储存量,上部含水层的资源储存量为98119.19108m3/a,深部含水层的资源储存量为13.32108m3/a,地下水资源补给主要由降雨、灌溉、渠系及侧向径流补给。其补给总量为34377.01108m3/a。广汉市年供水总量3654.70万立方米,人均年用水量为:63145升 综上所述,广汉市水资源储存量和补给量较为可观,是该市的宝贵自然资源,为该市的工业农业生产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生活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业2一、 名词解释: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81页)2、水污染:主要是由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84页)3、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

5、98页)4、固体废物:人类生产和生活或中丢弃的固体。(107页)5、噪声: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113页)6、放射性污染:主要是通过射线的照射危害。(115页)7、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119页)8、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123页)9、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134页)10、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132页)二、填空题:1、结构、功能2、污染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3、一种循环过程,白天生成,傍晚消失4、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5、焚化法、填埋法、海洋投弃法6、物质回收、物质转换、能量转换7、老年性

6、耳聋8、辐射能量、以发出射线9、某种辐射、放射源10、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11、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发展。12、环境和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13、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14、原材料、能源、有毒原材料、生产过程中15、目的性、系统性、污染与方形、经济效益性。三、问答题1、98页-101页2、110页111页3、102页4、124页-125页5、139页141页6、119页120页四、实践题自己作答作业3一、名词解释:1、三江源:长江的发源地位与我国青海省。(第148页)2、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第160页)3、生态屏障:就是指一个区

7、域的关键地带。(第244页)4、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第230页)5、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pH低于5.6的雨。(第102页)6、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7、冰川:冰川或称冰河是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冰河之间的压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继海洋以后最大的天然水库。七大洲都有冰川。8、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

8、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季节冻土、以及多年冻土。9、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0、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或者修复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而进行的人口迁移,如三江( 长江 、 黄河 、 澜沧江 )之源地区的大规模移民。二、填空题:1、长江源头、湖北宜昌、重庆、西藏2、高原腹地、正源、南源、北源3、沱沱河4、高原、北亚热带、中亚热带5、生态屏障、中下游、生态安全6、自然资源、资源、蕴藏量大7、梯级水库

9、、长江天然、水沙分配比例8、城市化、成都、重庆9、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区10、草场退化、沙化加剧、年径流量减少、生物多样性萎缩11、天然林基地、森林、水源涵养林12、畜禽养殖业13、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14、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氮15、7000、复杂多样、垂直方向三、问答题1、149页2、154页3、153页-157页4、168页5、176页-179页6、191页-192页四、实践题参考:广汉市有林业用地6928.7公顷,四旁树折合面积1732.85公顷,按林地类型分:有林地6209.4公顷,疏林地103.8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7公顷,无林地543.7公顷,难利用地40.2公顷;

10、按经营类型分:公益林面积2881.7公顷,商品林面积3044公顷,兼用林面积962.8公顷,难造林地40.2公顷。全市林业用地率12.3%,森林覆盖率11.3%,绿化覆盖率14.67%,全市活立木总蓄积21.07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为67042立方米,防护林蓄积为98960立方米,薪炭林蓄积100立方米,特用林蓄积333立方米,疏林地蓄积1241立方米,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43045立方米,杂竹折合重量101990为吨。作业4一、名词解释:1、湿地:湿地是指潮湿或前积水地带发育。(第209页)2、湿地恢复:湿地恢复,又名湿地修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

11、,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湿地恢复的目标、策略不同,拟采用的关键技术也不同。湿地修复(恢复)在欧美国家研究较成熟。3、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4、生物多样性:指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生态的综合体。5、草海:是中国地名,包括云南鹤庆县草海、贵州省威宁县草海、四川省红原县草海等。6、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

12、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是由居群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它单元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7、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8、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 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9、水体自净能力:广义水体自净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受污染水体逐渐净化,水质复原的过程。狭义的水体自净指水体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而使水体净化的作用。10、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

13、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二、填空题:1、脆弱性、过渡性、结构和功能的独特性、较强的自净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系统的易变性。2、可行性原则、优先性和稀缺性原则、恢复湿地的生态完整性、自然结构和自然功能原则、流域管理原则、美学原则、自我维持设计和自我恢复原则。3、湿地生境恢复技术,湿地生物恢复技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4、自然因素、人为因素5、水利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6、过滤器功能、缓冲器功能、隔板功能、庇护所功能、水源涵养功能、精神美学功能7、定向性目标、经济复合性、区域分异性、功能的动态性三、问答题1、2

14、19页220页2、参考:1、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2、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3、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4、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5、鄱阳湖自然保护区6、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7、香港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8、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 9、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内蒙达赉湖自然保护区12、内蒙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13、辽宁大连国家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14、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15、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16、湖南汉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7、湖南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18、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19、广东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2、辽宁双台河口湿地23、云南大山包湿地24、云南碧塔海湿地25、云南纳帕海湿地26、云南拉什海湿地27、青海鄂凌湖湿地28、青海扎凌湖湿地29、西藏麦地卡湿地30、西藏玛旁雍错湿地31、上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32、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福建漳江口红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