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唱活动教案

上传人:408037****qq.com 文档编号:164109066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歌唱活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歌唱活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歌唱活动教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歌唱活动教案幼儿歌唱活动教案20篇 幼儿歌唱活动教案(一): 美妙水歌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聆听水的歌唱,并尝试用水声随歌曲打击相应节奏,感受水声的美妙。 2、幼儿经过操作活动,体验水的乐趣,并产生对水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三杯水(各装不一样量的水)、调羹 活动提议: 一、引起兴趣: 1、歌曲摇篮曲,幼儿自由随歌曲边哼唱,边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请幼儿观察杯子里的水量的区别,并告诉幼儿今日要和水娃娃做游戏。 说明:第一步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经过音乐游戏,使幼儿在简便的氛围中进入教学,并引起幼儿产生对水的兴趣,这是探究和体验的前奏。 教师指导语言:小朋友看,你们面前放着

2、什么呀(水)对啦!今日我们小朋友要和三个水娃娃一齐做游戏,你们发现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二、尝试运用水杯演奏乐曲: 1、幼儿自主探究:装有不一样容量的水杯,能发出不一样高低的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杯能演奏出音乐中的高音、低音、中音,感受水声的美妙。 说明:进入有目的的探究阶段。那里强调让幼儿自主探索,经过用调羹敲打水杯,自我发现不一样量的水杯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一样,加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使幼儿发现水也能唱歌。 教师指导语言:1、小朋友仔细听听看,每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2、教师和你们一齐先敲水最少的杯子,听听看声音是怎样样的水最多的呢 三、尝试用水 声为乐曲配伴奏: 1、听歌曲摇篮曲

3、,尝试打击水杯为乐曲配伴奏。 2、给水杯增加色彩,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说明:在给乐曲配伴奏的过程中,使幼儿进一步对水有了直接的体验和感知,同时也更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同时再经过给水添加颜色这一环节,使幼儿更产生对水探索的兴趣与喜爱。 教师指导语言: 1、今日我们小朋友来做一回小指挥,让水娃娃唱起好听的歌曲吧! 2、教师给你们的水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再和它们做游戏好吗(分别给各个水杯加红、黄、兰颜色) 幼儿歌唱活动教案(二): 音乐教案:节奏聚会 活动目标: 1、经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由Www.QunZou.Com整理 2、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 3、在学

4、习的过程中寻找节奏的乐趣,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活动准备: 十六宫格、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教具各一样、日历簿一个,磁铁若干、小棍棒、音乐磁带、录音机、铃鼓、口哨、水果卡片、水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兔子舞将幼儿带入场: 1、请幼儿歌唱小天使之歌,问幼儿是否喜欢音乐 讲述音乐来源于生活,也是美的体现! 2、介绍节奏,告诉幼儿节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例如:拍手、拍黑板、踩地板、口哨、铃鼓所打出的节奏、妈妈炒菜的声音及洗衣服的节奏。 二、出示十六宫格: 1、介绍十六宫格,让幼儿猜猜十六宫格是用来干什么 2、出示水果卡片,让幼儿将水果卡片放入十六宫格中,然后让 幼儿在装有磁铁的格

5、子里拍一下手,并给仅有一个水果卡片的格子的取名,边拍边念。音乐起- 3、从十六宫格里拿出部份磁铁,问幼儿没有磁铁的格子里要不要拍手然后给没有磁铁的格子取名。再请幼儿随音乐边拍过念。 4、请幼儿给水果卡片找朋友,再给有两个磁铁的格子取名,然后请小朋友跟着音乐边拍边念。 5、问幼儿一个磁铁、二个磁铁、没有磁铁的格子各叫什么名字 三、教师小结、出示日历薄: 1、告诉幼儿一个水果、两个水果及没有水果的名字有两个,出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并向幼儿介绍。再作出总结。 四、游戏节奏舞蹈 轻音乐开始后,请家长同幼儿一齐在场中自由舞动,并引导幼儿踩着节奏跳舞。 音乐起- 五、播放兔子舞,带领幼儿及家长离

6、开课室并结束。 幼儿歌唱活动教案(三): 幼儿园小班节奏乐大雨小雨说课 下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孩子们异常喜欢雨天,他们喜欢听雨的声音还经常跑到雨中手舞足蹈,用小手接接雨滴、用小脚踩着水坑等等。针对孩子们对雨的这一兴趣爱好,所以我设计、组织了本次活动大雨小雨。本活动就是让幼儿经过说说、唱唱、动作表现及乐器演奏等不一样的方式表现对雨的认识。 目标定位: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真正接触乐器的时间较短,对于演奏方面的知识了解较浅。所以,我把活动目标简单定为以下三点:首先是引导幼儿用声音的强弱表现大雨、小雨,并选择适宜的乐器进行演奏。其次是引导幼儿用不一样的形体动作表现大雨、小雨。最终是初步

7、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活动的重难点:学习用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我做了如下准备:1、幼儿事先学会歌曲大雨小雨;2、自制图谱3、录音大雨小雨;4、打击乐器:自制响罐活动流程: 我的活动流程大体分以下四个环节: 1、导入活动,复习歌曲。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形象、鲜明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活动的开始,我以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纸偶 大雨点、小雨点直接引入主题。我借助形象、直观地教具充分激发幼儿演唱的兴趣和对大雨点、小雨点的喜爱。 2、引导幼儿用声音的强、弱分别表现大雨、小雨。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我首先请幼儿回忆大雨、小雨的特点。经过让幼儿

8、学大雨、小雨的声音、比较它们声音的高低。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 大雨的声音是大大的,我们在唱到大雨的时候声音应当是什么样的呢?唱小雨的时候声音又是什么样的呢?让幼儿在演唱过程中,对声音的强弱变化有一个更深入的感受。 3、引导幼儿用不一样的形体动作、节奏表现大雨、小雨。 为了让幼儿更形象地表现大雨、小雨,我首先出示 大雨的节奏谱并调动幼儿的思维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我们能够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表现自我。经过幼儿的动作表现,让他们明白大雨适合选择幅度、力度较大的动作表现;小雨的声音小就适合幅度、力度较小的动作表现。 在创编动作的基础上,教师再启发、引导幼

9、儿看图谱徒手拍节奏。教师能够启发、引导幼儿用自我身体的某个部位来表现。让幼儿从易到难,最终到练习拍总谱。练习过程中,幼儿随教师边指边拍节奏,这样做使得在练习节奏型上就得心应手了。同时也为乐器演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引导幼儿用适宜的乐器演奏大雨、小雨,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本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难点:在幼儿选择乐器时,我首先出示响罐,让幼儿自我观察,并倾听声音的不一样。经过让幼儿听声音,进一步引导幼儿选择演奏大雨、小雨的乐器并说出选择该乐器的原因。 为了能提高幼儿演奏的兴趣,我经过向幼儿介绍自我的指挥手势,告诉幼儿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在教师的手势及语言提示下进行演奏。教育幼儿在不演奏时能有意

10、识地控制乐器,使其不发出声音。让幼儿在乐器演奏的同时,真正体验到打击乐带来的欢乐。 1、用身体动作感受乐曲节拍节奏,表现乐曲的情绪。 2、自我创编节奏型,学习看节奏图谱打节奏。 3、能根据节奏图谱上的打击乐标记,用打击乐分声部合奏。注意和大家坚持和谐。 准备1、幼儿已认识台湾,明白高山族。 2、中国地图,阿里山的姑娘乐曲磁带,录音机。 3、节奏图谱,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双响鼓、圆舞板等,人手一件。打击乐标记。 步骤1、引导幼儿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宝岛台湾,谈起高山族。引出乐曲名称。 2、听乐曲阿里山的姑娘,引导幼儿用动作感受乐曲的性质。(注意接前奏)3、幼儿听乐曲观看教师表演活泼优美的舞蹈,感

11、受乐曲的情绪。同时,按乐曲的节奏一拍一拍地拍手,感知乐曲的基本节拍。 4、幼儿听乐曲,创编节奏型。 5、请愿意表演的幼儿到前面表演自我创编的节奏型。教师要鼓励和肯定有创造性的幼儿。 6、教师出示节奏图谱,幼儿看谱到节奏(可用手拍、跺脚、拍腿等动作表现)。 (1)分两声部练习不一样的节奏型。 (2)两声部合奏。提醒幼儿注意变换节奏型的地方要准确。 7、乐器演奏(播放乐曲)(1)教师在节奏谱上附上打击乐的图形标记。 (2)幼儿自选乐器,看图谱分声部自由练习。 (3)幼儿按声部坐下(拿三角铁、铃鼓的幼儿为一个声部,坐在一齐;拿圆舞板、双响筒的幼儿为另一声部,坐在一齐)。看节奏谱,分声部反复练习。 (

12、4)教师指挥幼儿两声部合奏。要求配合和谐,不受干扰。 (5)幼儿交换乐器,分声部练习。 (6)教师指挥幼儿两声部合奏,提醒犹如配合默契。 幼儿歌唱活动教案(四): 一.设计意图: 节奏概念是模糊、抽象的,幼儿难以理解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尝试着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入手,将音乐融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帮忙幼儿直接感知音乐的节奏,以此来提高这方面的本事。所以,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特点,找准节奏。 2.学习用生活化的乐器鼓 和鼓槌进行演奏。 3.能看指挥、听音乐、看图谱演奏打击乐器。 重点:听音乐找准节奏。 难点:用乐器按节奏进行打击演奏。 三.活动准备: 1.生活化的鼓 鼓槌每人一份 2.军队进行曲选段 3.图谱 四.活动过程: (一)和音乐做游戏 1.听着音乐神气的走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刚刚的音乐好听吗我们用身体来和音乐做游戏吧! 2.教师带领幼儿听着音乐做动作。 3.难点前置 (1)听音乐在dom的时候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