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4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64098862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案例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咨询案例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咨询案例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咨询案例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咨询案例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案例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案例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题目:一例空巢综合征的老人姓 名:张银标身份证号码:362502197609068239所在省市:广东省珠海市所在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香山公园健康活动中心一例空巢综合征的老人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香山公园老年健康中心 姓名:张银标摘要 求助者为一退休在家的女性,性格偏内向,因子女成家立业后相继离开家庭,使求助者一时适应不了子女不在身边的现状,在空巢的氛围里变得沉默寡言,易发怒,变得懒散,后发展到有些相应的躯体反应:食欲减退、失眠、头痛等。 从求助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及心理测量结果分析,求助者只属一般性心理问题,所以从建立咨询关系后,主要是提高

2、求助者的不良认知,结合家庭和社会影响疗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个人背景 朱文娟(化名),女,56岁,汉族,退休在家,以前在一家企业上班,初中文化。住广东省珠海市光明街123号x栋xxx房,姊妹三个,排行第三,上面一哥一姐,都还在老家,均各有家庭,平时很少有来往,父母已去世,自小在农村长大,吃得苦受得累较多,没读多少书,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均相继培养成才,现都在一些不错的单位,对子女很是关爱,子女对父母也孝顺,特别是前三个月媳妇生了个儿子更是高兴,每天忙前忙后,感觉很是舒坦,两个月前媳妇的爸爸妈妈从老家赶过来,也帮忙带起了外孙并住在女儿家,使得求助者老过去儿子家总觉得有些隔膜,求助者平时喜欢

3、在家做些家务活,很少外出,性格较内向,有高血压和风湿性关节炎。 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躯体化:2.8 强迫:1.8 人际关系:2.6 抑郁:3.0 焦虑:2.5 敌对:1.9 恐怖:1.4 偏执:1.6 精神病性:1.8。 主诉 子女成家立业后分别搬出去住后变的沉默寡言,易发怒,变得懒散一个月,最近食欲减退,失眠,时有头痛,头晕.个人陈述 求助者两年前退休在家打理家务,丈夫反聘在一家企业做顾问,一儿一女,儿子已成家,半年前自己买房搬出去住,女儿一个月前结婚搬到男方那边居住,求助者一时适应不了子女不在身边的现状,变得了沉默寡言, 易发怒,变得懒散,不喜欢和人交流,总想着和子女在一起的时光

4、,有时子女们回来就变得很高兴,以前每天都去买菜,现在隔几天去一次,甚至有时不去买菜,有时晚上丈夫回家煮面条吃就完事,最近出现食欲减退,乏力,晚上失眠,甚至时有头痛,头晕,自感血压增高,老伴看其难过便带来中心活动并咨询. 观察和他人反映 中等个子,偏胖,言谈稍显拘谨,精神状态尚好,思路清晰,配合咨询员的提问,求助的丈夫反映,最近觉得求助者和以前不一样,变得话少和易发怒,家务活也不想做,开始以为是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看开了一些药服用,没什么效果,所以来你们这里咨询。个案分析与诊断 求助者从小生长在农村,吃的苦受的累较多,没读多少书,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她们能生活的美好些,每天看到她们舒心满

5、足的样子自己便觉得很高兴,现在,她们相继都成家立业,走出了家门,于是便有了失落感,想不明白为什么对子女那么好,她们却还要离开?由于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变少,便感到了空虚、孤独,觉得每天时间过得好慢,情绪也变得了低落、容易发脾气,自己感觉血压也增高了(实际上并不高),觉得头痛、头晕。 求助者偏内向,一般不与不熟悉的人交往,使得压抑的情绪没地方渲泄,更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老年人渴望并追求天伦之乐,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注1。孙子的出生给了她无比的欣喜,可好景不长,孙子外公外婆的到来,使她感觉好象她们夺走了她的爱一样。子女和丈夫由于种种原因,忽略了或忽视了对她的关心,很少与她沟通,使得她深深的

6、体验着孤独与苦楚。根据和求助者的谈话内容,临床出现的症状为子女相继离开家后出现的一些情绪低落及相应的躯体反应,当子女回家时求助者又显得很高兴,所以可考虑求助者为适应不了空巢的状态而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结合心理测量结果,求助者在时间性方面为近期发生,问题的内容尚未泛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本身,并没有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所以在上级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诊断求助者为一般性心理问题。拟用认知行为疗法,再结合家庭社会影响疗法。 咨询目标的制定 就咨询目标与求助者共同讨论协商。具体目标是通过认知疗法结合家庭和社会对她的影响,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现在这个情况与自己的错误认知相关,错误的观点、不合理的信念均会导

7、致不良的行为和情绪,加上家人从精神上给予温暖,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近期目标是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子女离巢是早晚的事,子女去完善他们自己的人生不是更好吗?达到消除现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和负面情绪。终极目标是通过这事使求助者在家庭、社会、心理认知方面有一个提高,从而使其晚年生活更美好、达到身心健康。咨询方案的制定 通过咨访双方协商就咨询与治疗的方法和原理,双方责任和义务、时间和费用等问题达成协议。使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师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求助者解决现在因空巢出现的症状,要求助者依时赴约,付费,配合心理咨询师安排的心理测试及时间,如果有事不能前来,应提前两天来电话通知,有利于心理咨询员的工作安

8、排,而心理咨询师必须尊重求助者的,为求助者的访谈资料和心理测量结果保密,这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也是咨询师的责任,如果一旦泄漏,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根据其临床症状及心理测量结果,一共为其安排了五次咨询,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时间为每周三下午三点,费用每小时60元,一次性交清。咨询过程 本例共咨询了五次,历时一个多月,共分三个阶段进行,效果较理想。第一阶段为诊断阶段:第一次咨询主要是建立咨询关系,用摄入性谈话了解其咨询的原因,主要症状,个人及家庭的关系等。第二次咨询经其本人同意,向上级心理咨询师申请,为求助者做了一个量表。SCL90显示求助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

9、的偏高;并从理解、尊重的角度鼓励求助者。第三次咨询解释心理测量表的结果,并结合求助者其她临床心理反应,经和上级咨询师商议,告诉她这只是一般性心理问题,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是可以好转的,并商定了咨询的目标、时间、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费用等。第二阶段为咨询阶段:第四次咨询,主要采用认知疗法。学者们(李续明,2000)发现,年龄因素和教育因素在认知老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注2。年龄因素在老年期认知老化的进程中起着促进作用;教育因素在认知老化进程中发挥延缓作用,而随着求助者年龄的增大,知识文化偏低,所以主要提高她的认知。让求助者认识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父母把孩子养大,孩子成家立业,从父母身边独

10、立出来,去开拓自己的生活空间,去哺育自己的后代,是家庭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信息时代来临,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年青人有条件有能力自己去居住,过去七八个人居住一室,是没办法的事,其实人多住一起反而会引起一些矛盾。如退休后老人习惯早睡早起,可年轻人却喜欢晚睡晚起,这样大家住在一起就会觉得很别扭。所以有时分开来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子女离开家并不代表就不回这个家,只是在空间上产生一些距离,还是一家人。分开住这个观念,不但年轻人要变,老年人也要转变,要认知这种转变,还有心态上的认知,很多人极端的认为子女不在身边了,感情便也不存在了,觉得子女不孝顺了,其实没发现身边的老伴是自己唯一的终生

11、伴侣,并指指身旁的老伴,她们两个都笑了。自从孩子出世,夫妻的情感便转向了孩子,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夫妻之间相互的关心相对就少了,现在孩子“离巢”了,情感应转向伴侣,这样才能填补子女“离巢”留下的不良情绪,才能适应晚年生活。并建议她们可做一个短期的旅游。其间和求助者丈夫和子女共同商讨了如何让求助者在家庭中得到温暖,求助者丈夫和子女自己也觉得对求助者的关爱变少了,丈夫说以后中午也回家吃饭(以前在单位吃)。子女提出有必要以后每个星期大家聚一次,这样对维持亲情体系,消除不良情绪影响应该有用。故建议求助者丈夫和子女鼓励求助者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开始可以由求助者丈夫带着,如一起去晨运,一起去买菜,如果求助者

12、觉得还有时间多余,可去老年大学选修一两门课程,如编织、裁剪等,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会觉得空虚、无所事事。第三次咨询:结束巩固阶段。第五次咨询看到求助者的精神面貌比以前好多了,咨询员感到很欣慰,对其进行了鼓励和赞扬,嘱其将新的认知模式溶进生活中去,从而身心都健康的发展。咨询效果评估 半个月后女儿开车带求助者来中心活动,求助者说现在心情不错,人变得有精神,也开朗多了,并从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中认识了一些老年朋友,感觉生活得比以前还要好。家人反映求助者在家里状况也比较好,女儿说计划这月底全家一起去游玩一下。听后我们都开心的笑了。注释1 郭念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心理咨询师上册 民族出版社 2002年四月第一版 2002年四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第167页注释2 郭念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心理咨询师上册 民族出版社 2002年四月第一版 2002年四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第16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