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一中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64092606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寿一中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仁寿一中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仁寿一中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仁寿一中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仁寿一中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仁寿一中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寿一中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细胞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 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可以通过细胞凋亡完成C. 细胞衰老表现为多种酶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 细胞凋亡过程基因表达都将减弱【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本质上是基因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癌变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累积性突变导致的细胞形态功能等各方面的改变。【详解】A、细胞分化有利于细胞功能的专门化,提高了效率,A正确;B、细胞的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B正确;C、细胞衰老时,多种酶活性降低,代谢

2、减慢,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正确;D、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有关的基因的表达增强,D错误。故选D。2. 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 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B. 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D. 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噬菌体侵染时只注入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噬菌

3、体是DN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蛋白质和DNA都有C、H、O、N四种元素,其中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DNA上有P元素;当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故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蛋白质外壳和DNA中都能找到3H、15N,而无35S元素,A、C、D错误;因侵染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故子代噬菌体还可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32P,B正确。【点睛】(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

4、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 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 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答案】C【解析】【详解】A.DNA复制是DNA与DNA的碱基互补配对,转录是DNA与RNA碱基互补配对,翻译是RNA与RNA的碱基互补配对,A正确;B.真核细胞的核基因通过转录形成的信使RNA通

5、过核孔进入核糖体进行翻译过程,B正确;C.DNA复制是以两条链为模板,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C错误;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4. 下列有关DNA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含有2000个碱基的DNA,每条链上的碱基排列方式有41000B. 一个D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为30%A、30%C、20%G、20%T,则它是一段单链DNAC.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2,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5和1D. 若某双链DNA分子中有腺嘌呤10个,则该DNA分子复制5次

6、共需要胸腺嘧啶160个【答案】D【解析】分析】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数量两两相等。【详解】A、2000个碱基即1000个碱基对,碱基对种类有4种,故每条链上的碱基排列方式有41000,A正确;B、该DNA分子A与T数量不等,C与G数量不等,推测为单链DNA分子,B正确;C、DNA两条链中(A+G)(T+C)比值互为倒数,故另一条链上述比例等于5,双链中该比例为1,C正确;D、该DNA分子复制5次需胸腺嘧啶10(25-1)=310个,D错误。故选D。5. 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灰兔黑兔白兔=961,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

7、基因控制B. 家兔毛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灰兔的1/16D. F1灰兔与白兔测交,后代出现黑兔的几率是1/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根据题意,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灰兔:黑兔:白兔=9 : 6 : 1,是9:3:3:1的变形,可知兔子的体色是由2对基因控制的,F1的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且种群中基因型为AB的个体为灰兔,基因型为Abb或aaB的个体为黑兔,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为白兔,AB正确;C、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灰兔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

8、:2:2:4,因此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灰兔的1/9,C错误;D、F1灰兔的基因型为AaBb,与白兔测交,后代出现黑兔的几率是1/2,D正确。故选C。6. 如图所示的中心法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若基因模板控制碱基为AAT,则控制的氨基酸为亮氨酸(AAU)B. 在真核细胞中,和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C. 健康实验小鼠细胞中,不会发生过程,均可发生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会发生,艾滋病毒侵染人体免疫细胞会发生【答案】BD【解析】【分析】中心法则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图中表示DNA的复制,表示转录的过程,表示RNA逆转录为D

9、NA的过程,表示RNA的自主复制,表示翻译的过程。【详解】A、识别信使RNA(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亮氨酸的密码子为AAU,其对应基因模板控制的碱基为TTA而不是AAT,A错误;B、为DNA的复制,表示DNA的转录,因此在真核细胞中和过程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B正确;C、健康实验小鼠的细胞中,不会发生、两个过程,C错误;D、噬菌体是DNA病毒,其侵染细菌的过程发生DNA的复制和转录翻译的过程,艾滋病毒HIV是逆转录病毒,因此侵染人体细胞会发生过程,D正确;故选BD。7. 某动物体细胞核中DNA含量2n。下图分别为雄性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0、(1)细胞A的名称是 _,该种细胞染色体将经历_数量的变化 (2)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结果。在时期4处DNA含量减半是由于_的结果。(3)在上图右边的D中画出与A细胞同时产生的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_。【答案】 (1). 次级精母细胞 (2). n-2n (3). DNA复制 (4). 同源染色体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5). 【解析】【分析】1、分析曲线图:图中13段表示减数分裂间期、34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46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2、分析细胞分裂图:图中A、B、C分别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末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详解】(1)A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所

11、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因而为次级精母细胞,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45段。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有着丝点的分裂,所以染色体会经历n2n的数量变化(2)曲线23时期DNA复制,使其含量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含量减半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导致的。(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再结合C细胞可知,与A细胞同时产生的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点睛】本题考查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DNA含量变化曲线与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及对应关系重点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熟记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图象。8. 下图是某DNA

12、分子的局部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写出图中下列序号代表结构中文名称:_;_;_。(2)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_,该DNA分子应有_个游离磷酸基团。(3)如果将14N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15N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此图中所示的_(填序号)可测到15N。若细胞在该培养液中分裂四次,该DNA分子也复制四次,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和含15N的比为_。(4)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腺嘌呤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为_个。【答案】 (1). 胞嘧啶 (2). 脱氧核糖 (3).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 反向平行 (5). 2 (6). (7). 18 (

13、8). 15am【解析】【分析】1、DNA分子一般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题图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图,其中是胞嘧啶C,是腺嘌呤A,是鸟嘌呤G,是胸腺嘧啶T,是磷酸,是胸腺嘧啶,是脱氧核糖,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片段。【详解】(1) 能与G互补配对,因此是胞嘧啶,是脱氧核糖,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从主链看,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从碱基关系上看,两条链互补。图中DNA片段中有4对碱基对,由两条链组成;因

14、每条链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该DNA分子应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3)含氮的碱基中含有N元素。如果将14N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此图所示的凡是含有含氮的碱基的结构中均可测到15N,即、均可测到15N。由题意可知:1个两条链都含有14N的DNA分子,以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经4次复制后,共产生2416个子代DNA分子;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这16个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数2个,含15N的DNA分子数16个,因此所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 DNA分子的比例为2:161:8。(4) 由题意可知:该DNA分子共有ATGCa个碱基,其中Am个碱基。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在该DNA分子中,ATm个,CG(amm)2(a/2m)个。若该DNA分子复制4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241)(a/2m)15(a/2m)个。【点睛】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复制过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需围绕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复制过程的知识从题图中提取信息,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所示物质的名称,进而对各问题进行解答。9. 人的眼色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二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在一个体中,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