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负面清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64086340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实施负面清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我国实施负面清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我国实施负面清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我国实施负面清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我国实施负面清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实施负面清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实施负面清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我国实施负面清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负面清单的含义负面清单,又称不符措施,是指在国际投资协定中缔约方在承担若干义务的同时,将与这些义务不相符的特定措施单独开列出来,从而可以继续维持这些不符的措施,或者以列表形式列出某些行业,保留其在将来采取不符措施的权利。负面清单是开列一个被允许的不符措施或者被允许采取不符措施的行业的一个列表,实际上是原则的例外。负面清单是国际上重要的投资准入制度,可以从三个方面阐释负面清单模式的内涵:其一,主体资格是否要经明确授权,即通过何种方式确定有关主体是否具有进入相关市场的资格,负面清单模式采取的是只要法律和规范性法律文件没有明确的禁止或限制,主体就可以进

2、入市场实施相关行为;其二,主体资格由谁授予,市场主体准入的资格以及进入市场后能从事何种行为,这些问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授权主体,负面清单采取的是用法律规定;其三,市场准入制度的标准,各国在制定自己的市场准入规则时,会选择什么样的主体和行为可以被市场所接纳,什么样的主体和行为要被排除在市场之外。负面清单为主体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授予投资主体更多的机会进入市场。二、实施负面清单制度的难点(一)负面清单的质量问题负面清单的质量是其能否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关键,也是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面临的首要问题。总体来看,尽管负面清单的公布在外资管理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投资壁垒仍然存在,新版负面清单仍然具有鲜明的

3、过渡性质。(二)隐性壁垒问题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要求打破对企业类型的限制,不论是中资公司还是外资公司都采用国民待遇公平对待。然而在30多年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下,因企业的性质差异在财政税收、项目核准等方面的各类隐性壁垒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具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往往有着独特的竞争优势。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争,是对负面清单的重大考验。(三)投资准入的标准问题负面清单对外资准入领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缺乏对外来投资质量的界定。什么是高质量的外来投资,什么样的投资活动才能被允许,负面清单尚未做出详细的阐述。外资的准入资格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取决于经济管理部门的自主判断。缺乏对外资准

4、入标准的清晰规定,将会带来投资主体认定标准不一、市场监管难度加大等难题。(四)外资份额扩大对国内薄弱产业的冲击近年来,外商对华投资规模逐步扩大,近九成的外商投资流向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对于国内尚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兴产业来说,国外资本的进入可能占据先发优势,快速占据市场制高点,导致国内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度加大。(五)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固有障碍问题随着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推进,政府部门也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回归其服务本质。政府部门要彻底打破实行了数十年的行政审批制,实现制度的创新是难以一蹴而就的,名目繁多的规章制度、冗杂紊乱的政府机构、僵化的监管体系等都是制度变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5、的固有障碍,用经济管理体制创新来倒逼行政体制变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六)配套服务欠缺,金融监管难度加大,国际纷争增加负面清单制度的应用在我国投资领域也才开始,各类配套服务比较欠缺,难以提供足够的支持。从行政审批制到备案制,对外资准入的限制少了,投资金融活动更加自由了,监管难度无疑将大大增加。此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促进我国同世界接轨的同时,也授予了外商向国际法庭申请仲裁的权利。三、应对负面清单制度实施的对策(一)重点行业重点保护在制定负面清单时,考虑的内容应当全面,涵盖的内容应较为广泛,要根据行业的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于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应当明确排除在投资准入范围之外;对于

6、比较重要的行业,应归入限制类清单;对于一般性行业,可以对外资完全开放,但中国政府必须保留对其审查监管的权力,以减少投资自由化对我国经济安全以及公共利益的负面影响。此外,负面清单不仅要包括一国认为不能开放或限制其开放的行业,还应明确保留对本国尚处于萌芽状态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制定保护性措施的权利。(二)负面清单制度化,配套改革系统化中国在国际投资领域中的角色正在由投资输入国向输出国转变,因此,投资管理理念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现阶段,要以上海自贸区为支点,分领域、分步骤、分区域地进行制度创新,以点带面,推动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在推进负面清单制度

7、改革的同时,项目核准、公共财政、行政管理、金融支持、法律条例等全方位的配套改革也要及时跟进。(三)经济开放与经济安全相平衡全面开放的投资准入制度使得任何国家的经济安全都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这就需要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平衡好经济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必须根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及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谨慎确定负面清单内容,严格立法和办事程序,建立综合性经济监管系统,加强对外资的事中和事后监管,力争在复杂的国际投资活动中取得双赢。(四)法律法规专门化,国际规则普遍化外资准入法在国际经济关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约束企

8、业行为、规范市场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重要依据。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设立专门的自贸区法院是突破现有法律规定、化解自贸区制度困境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以国内法的形式建立透明公正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增强外商投资信心、解决经济争端纠纷的重要手段,也是营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同国际接轨的重要内容。第二篇: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大型种子企业也应迅速与国际接轨,种子产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应根据我国种业的实际情况,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种子质量,加强品牌

9、意识,是我国的民族种业在现实无序的竞争中得以稳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种业发展现状、总结我国种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现阶段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关键词:种业现状品牌质量思考建议前言。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首选措施。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种子产业是农业中最具科技含量的领域,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产业化体系的建立,种子经营和管理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种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种业应积极进行自

10、我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我国种业做强做大,以适应新的形势。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xx年种子法实施以来,国内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种子企业产权开始呈现多元化格局,出现了一批育繁销一体化企业,外资企业达到近70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日渐突出,涌现出一批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子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催生了一批种业股票上市公司,中国种业开始呈现产业化雏型。种子市场容量巨大,发展潜力较大由于种子本身是种植业生产中的核心和源头地位,种子的市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明显的依赖性。凭借自身的垄断优势和核心技术,种业公司依托特定的种子产品,可以在市场中拥有相对稳定的市场

11、份额。同时,由于优质种子产品的一次使用性、不可替代性以及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市场对特定种子形成市场依赖的倾向。我国商品种子的市场规模在200-300亿人民币左右,但每年农民生产需要1200多万吨种子,真正由种子公司提供的种子在30%左右,种子的商品率低。种子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品种选育成效显著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实施,有力的推动了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促进了种业科技创新以及企业自主开发新品种的积极性,申请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材料明显增多,每年通过审定的新品种数量也随之增多,新品种推广速度加快,良种覆盖率显著提升;据统计,我国育种机构的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全国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100多个,

12、专门从事育种科研的专业研究所达450多个;相关单位先后对38万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选育出各类农作物品种6000余个,科研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新品种的选育方面,一些品种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育种方法上,植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育种方面也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种子产业在农业产业链中获利能力突出现代农业中,人们对于作物产量、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已经使种子成为种植业中技术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兼具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双重特性,使得种子生产成为种植业生产和经营中获利能力最为突出的环节。目前,大田作物种子的毛利率偏低,水稻种子、棉花种子和瓜菜种子的利率较高。但多数种子企业经营

13、不容乐观,这与现有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水平及行业竞争秩序有很大关系。随着种子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实施、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市场竞争秩序的优化,种子行业的利润水平将显著提高。种子经营初具规模,种子市场空前繁荣随着市场秩序逐步建立,国内种子经营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xx年以前,全国很少有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但到xx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已有18个公司,在1亿元以上的有7个公司;xx年年销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公司发展到37个,1亿元以上的公司发展到14个,2亿元以上的公司有4个。到xx年,全国种子企业规模变大,50强企业资产共有43亿元,占全国种

14、子企业总资产的26,总经营额53亿元,占全国种子企业总经营额的20。其中资产超亿元的企业有9家,经营额超过亿元的有14家,种子经营逐渐趋向于规模化。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种业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起步晚,投入不足,并且种业本身也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使得我国种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宏观管理环境不畅我国虽初步建立了种业法律法规框架,但在种业宏观管理方面仍存在政企不分、品种保护不力、执法环境较差以及与wto规则相冲突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政企不分主要表现在国有种子公司仍由各级政府或他们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控制,尽管按

15、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和种子经营机构已经或者正在分开,但由于种子管理机构和种子经营机构大多数属于同一主管部门,且分设目的不明确、做法不妥当,分设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我国植物新品种选育者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育种经费基本上由国家提供,育种者缺乏保护意识或无保护实力,而种业企业育种能力弱,造成育、繁、销严重脱节。产业分散,聚集程度不高作为世界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中国种子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产业相对分散,聚集进程停滞,绝大多数国内种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科研投入不足,以产销为主,经营产品同质性强,相互模仿程度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以玉米、水稻为例,全国29的销销售集中在7

16、-8家企业,而超过70的销售则归属于营销链上的“游击队”。全国没有一家企业净资产超过10个亿,销售额超过5个亿,我国现有8700多家拥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足100家,真正实现产业化运作的不足80家,多数种子企业没有品种权。和国际比较,xx年国内前10强的销售总额48亿元,相当于全球10强销售额的6%,只相当于孟山都销售额的22.0%,份额还是太小。创新主体不到位,品种选育科技含量低我国有近400多家公共科研院所从事农作物种子研发工作,人员达5万多人,可谓机构庞大,人员众多。但受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制约,科研单位还存在着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信息不畅等问题,种子企业之间、种子行业的科研力量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多呈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状态。从基础研究看,我们的育种单位对于面向社会的公益性基础研究,如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严重滞后,科研追求“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