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四采区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640393 上传时间:2017-06-3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四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煤矿四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煤矿四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煤矿四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煤矿四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四采区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四采区设计说明书(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 XX 集团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XX 煤 矿 四 采 区 设 计说 明 书XXXX 分公司 XX 矿二一一年十月2目录前言1第一章矿井概况4第一节矿井概况4第二节地质特征5第二章四采区的采区范围及开采条件7第一节采区范围7第二节煤层与煤质7第三节水文地质8第四节开采技术条件9第三章四采区开拓延深11第一节四采区面积及储量11第二节采区服务年限11第三节四采区延深方案的基础及原则11第四节采区装车及硐室12第四章采区布置及工作面装备13第一节采区布置13第二节采煤方法13第三节巷道掘进14第五章井下运输及装备173第六章矿井通风与安全18第一节矿井通风18第二节四采区瓦斯抽放24第三节灾害

2、预防及安全26第七章采区主要设备29第一节提升设备29第二节通风设备30第三节排水设备30第四节压风设备31第八章采区供电32第一节供电现状32第二节电力负荷32第九章技术经济33第一节劳动定员33第二节投资概算33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84前 言贵州 XX 集团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 XX 煤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 XX 县立化镇境内,邻近广西环江县。矿井有专用铁路运输线与黔桂铁路金城江站相接,交通方便。XX 煤矿原是广西红茂矿务局的生产矿井,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初步设计能力为 30 万吨/年,1986 年重新核定为 15 万吨/年。2002 年 6 月 30 日,广西红茂矿务局宣布政策

3、性破产,XX 煤矿由贵州XX 工贸有限公司收购后重新组建而成。XX 井田东部(浅部)以煤层露头线为界,西部(深部)暂以0米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北部以 F12断层与更班矿为界,南部以 41 号勘探线与十二索井田为界;井田走向约 4 公里,倾斜长约 2 公里,井田面积约 8 平方公里;井田内尚保有地质储量 1159 万吨,可采储量1009 万吨,四采区、层煤尚保有地质储量 180 万吨,其中煤60 万吨,煤 120 万吨;可采储量 162 万吨,其中煤 54 万吨,煤 108 万吨;按 15 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尚可服务 7.7 年。矿井使用斜井片盘开拓,现+400 水平上山采区已全部开采完毕,四采

4、区已开拓至+260 水平。为了保持矿井的采掘平衡,促进矿井的进一步发展,XX 矿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合理,经济实用,效益显著”的原则,提出了 XX矿四采区延深设计方案。5一、设计依据1、广西区燃料化工局煤矿设计院 1972 年 7 月设计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红山矿务局茂兰分局 XX 斜井初步设计说明书 。2、广西第九地质队 1974 年 9 月提交的贵州 XX 茂兰煤田普查勘探报告书 。3、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六、九地质队 1979 年 2 月提交的贵州 XX 县茂兰煤田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4、XX 县人民政府与贵州 XX 工贸有限公司 2003 年 1 月 17 日达成的关于 XX 公司收购广西

5、红茂三矿有关问题的会商协议 。5、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七地质大队 2003 年 11 月提交的贵州 XX工贸有限公司 XX 煤矿资源量复核报告 。6、贵州 XX 工贸有限公司 XX 煤矿采矿许可证。7、贵州 XX 集团有限公司 XX 煤矿现有开采的相关技术资料。二、设计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规范 、 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各项强制性标准,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尽量采用行业内先进的技术工艺,达到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以及安全稳产之目的。2、充分利用矿井原有的生产系统和设施,使新设计的生产系统与原有的生产系统有机结合。3、简化生产系统,采用半煤岩巷道进行向下延深的方法替代全岩巷开拓延深的方法,巷道

6、使用现代锚杆网支护技术、锚杆喷浆技术,简化运输环节,提高回采工效,增加矿井经济效益。4、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开拓施工对现有生产的影响,达到开拓生6产两不误。三、设计的主要特点1、设计三条下山巷道,其中运输下山采用沿煤层中向下延深,回风下山与行人下山沿煤层中向下延深。2、煤巷支护采用锚网支护。7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矿井概况一、交通位置贵州 XX 工贸有限公司 XX 煤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 XX 县立化镇境内,邻近广西环江县。矿井有专用铁路运输线与黔桂铁路金城江站相接,交通方便;到 XX 县城有二级公路相通,距离 35 公里,距独山县城 110 公里,并与贵新高速公路相接。二、地形地势及河流矿区位于

7、云贵高原边缘,地形比较复杂,区内地貌为下石炭统上司组下二叠统栖霞组海相灰岩、白云岩,组成峰丛洼地、峰丛谷地以及峰林谷地,最高海拔高程 1026m(巴昔北西山顶) ,最低海拔高程 547m(XX 村南西河流出口处)最大相对高差 479m。矿区内无大河流,仅有伍家河、场寨河等数条小河。三、气象水文及地震本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8.3,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6.7。年平均降雨量 1307.7mm,雨季多集中在48 月份。本区地震烈度为六度。四、矿区经济本矿区属贫困山区,工业主要以煤矿开采为主,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五、矿区用水和用电矿区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由当地的巴克水厂供应。矿区供电

8、为双8回路供电方式,一回路 11 万伏,二回路 3.5 万伏,到 XX 变电站降至6kv 后双回路送到井下中央变电所,再由中央变电所分送至各采区变电所,各采区变电所降至 660v 后送至各个采掘工作面和其它配电地点。第二节 地质特征茂兰煤田区域属华南褶皱带,位于 NE 向茂兰向斜两翼,XX 煤矿位于茂兰煤田南部,既茂兰向斜南翼,出露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地层倾向北西,倾角 20左右。一、地层1、上古生介石炭系下石炭统罗城段上部以灰至深灰色细结晶灰岩为主,中部为浅灰白色厚层灰岩,下部为泥质灰岩,总厚度在 182186 米之间。2、下石炭统寺门段上段总厚度在 217294 米之间,主要含煤段在二分层

9、;上部为砂岩、石英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夹薄煤层,煤线有 418 层,局部薄煤层达到可采厚度;下部含主采煤层,由下而上分为、煤,段厚2037 米,一般在 2025 米;煤和煤间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煤和煤间以泥岩为主。煤至煤的煤层间距为 15 米左右,煤至煤在 58 米之间。二、构造9矿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北东向,以正断层为主,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断层附近常伴生小型褶皱,井田范围内存在有北西西向横向正断层,使煤系地层错开 120260 米四采区根据相邻采区开采的资料,区内无较大的构造和断层,对回采无大的影响。10第二章 四采区的采区范围及开采条件第一节 采区范围XX 矿四采区位于 XX 井田北

10、中部,上部以+400 大巷为界,下部以+200 水平为界,北部是 F12断层与更班矿为界,南部与十采区相邻,走向长约 2000 米,倾斜宽约 360 米。第二节 煤层与煤质XX 井田的含煤地层为下石炭统祥摆组(C 1X) ,岩性主要为灰色厚层钙质泥岩、泥质灰岩、夹砂岩、石英砂岩、透镜状灰岩,地层厚度大于 210 米,、层煤产于其中。一、煤层四采区含煤三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煤。1、层煤(位于下部)厚度变化较大,为局部可采,煤厚在 0.06-1.1 米之间,平均厚度在 0.65 米左右。2、层煤(位于中部)厚度比较稳定,为主采煤层,煤厚在 0.66-2.5 米之间,平均厚度在 1.5 米左右,煤层

11、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矸。3、层煤(位于上部)厚度变化大,为局部可采,煤厚在 0.05-0.75 米之间,平均厚度11在 0.60 米左右,煤层结构较复杂。二、煤质井田所采为陆植煤,煤岩类型为亮煤型,变质程度为瘦贫煤阶段,三个可采煤层均属低灰份、中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原煤发热量煤平均为 7400 卡/克,煤平均为 7900 卡/克,煤平均为5700 卡/克。第三节 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条件(一)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茂兰煤田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丰沛的降雨成为地下水的补给源,雨量的分布和大小控制着地下水以及地表河流的动态。煤田为向北北东昂起的构造盆地,向斜中部出露的石炭统上司组下二叠统茅口

12、组海相灰岩、白云岩,组成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及峰林地貌,为煤田地下水的汇流集中径流区,地下水系十分发育,地表水系不发育,或为断头河从属于地下水系。向斜翼部出露的下石炭统祥摆组旧司组地层为滨海相泥灰岩及砂泥岩沉积,围绕岩溶地貌区形成构造侵蚀山地地貌,以斜坡、沟谷地形为主,地表水系发育,为微裂隙水的补给区,同时也是径流和排泄区。区内发育的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的两组主干断裂构造明显地控制了地表水系、地下水系的布局和地形地貌的格局。(二)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1、地层及其含水性12XX 井田位于茂兰向斜的西南翼,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汤粑沟组、祥摆组、旧司组、上司组、摆佐组及上石炭统的黄龙组、马平组。上司组

13、马平组主要出露于井田西部,主要由浅海台地相厚层、巨厚层碳酸盐岩组成,构成了井田内地下岩溶水的主要含水层位,尤其以质纯、巨厚的黄龙组马平组灰岩岩溶发育充分,最为富水。地下水主要以地下暗河及岩溶裂隙水的形态赋存于岩溶含水层中。各岩溶含水层间无稳定的隔水层,岩溶水的径流、排泄统一受区域性的茂兰暗河的地下水系控制,水位变幅一般在 330 米之间,上司组之下的砂、泥岩为岩溶含水层的隔水层。2、矿井实际充水情况400 大巷长 2400 米,控制倾向斜深+200+400 米,巷道圈定面积 0.12km2,未揭露充水钻孔。矿井正常情况下的涌水量约为23.6m3/h,水源主要来自上山采空区,+400 大巷向下采

14、区无充水现象。充水形式为不均分散滴水。3、四采区涌水量预测根据矿井相邻采区已开采的工作面掌握的资料,四采区的正常涌水量为 3 m3/h,最大涌水量为 7.8 m3/h,对回采工作影响不大。第四节 开采技术条件一、瓦斯13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区内瓦斯梯度也随之增大;本设计的瓦斯数据均采用 2010 年度的瓦斯等级鉴定的数据,矿井在 2010 年的瓦斯等级鉴定中,绝对瓦斯涌出量为8.9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44.55m3/T。二、煤尘2008 年经重庆煤炭科研所鉴定无爆炸性危险。三、煤层自燃2008 年经重庆煤炭科研所鉴定自燃等级为三类即不易自燃。四、地温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