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体育: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环境的重构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63989399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道体育: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环境的重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绿道体育: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环境的重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绿道体育: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环境的重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绿道体育: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环境的重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绿道体育: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环境的重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道体育: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环境的重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道体育: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环境的重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道体育: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环境的重构2009 年以来.广东绿道建设通过科学串联自然保护区、城市主题公园、名胜风景区、广场等城市功能区.构建多元化的区域生态支持体系.形成了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有效衔接.生态保护功能与生活休闲功能相融的绿道空间网络体系【1】 . 健康中国背景下.广东再一次提出打造绿道升级版;.完善绿道复合功能、社区体育公园.划定生态控制线及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具有自然的空间凭靠.可以目视更广阔区域.并使人感到舒适的地方. 新型城镇化使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成为焦点. 绿道建设从关注城市建筑实体特征到城市空间环境对人的社会需求的满足.给城市民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

2、游憩及娱乐的空间场域. 体育运动与空间有着直接紧密的关系.空间是体育存在的先决基础.体育又是一个文化展示的空间场域. 现代城市空间管理理念的演变是后工业化以来.在西方国家强调多元、平等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生产方式空间性的加强.区域差异与控制协调等多元、网络、分散型的城市空间管理方式受到热宠【2】 .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城镇化使得城市民众的生活空间、身体活动空间被极大地压缩.严重影响城市的宜居性. 绿道建设提倡生态、低碳、宜居.将现存的城市空间资源科学有效地配置. 绿道体育功能的发挥.为缓解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空间匮乏的矛盾提供了帮助. 随着绿道基础设施的建成与完善.如何保证绿道体育空间环

3、境的形态特征与质量.如何通过管理活动保证绿道体育空间形态的实现与质量控制.是探讨绿道体育与城市空间环境和谐发展的核心问题.1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困局与绿道体育空间资源供给1.1城市空间环境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匮乏1.1.1城市空间环境概述城市空间是城市内及其他场所各建筑物之间依不同高低层次.几何地联系在一起的空间形式【3】 .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民众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场所.包含生态、文化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的元素.是城市生态与生活的重要载体【4】 . 城市空间环境是文化、经济、社会、经济等建设活动的物质承载与空间形态表现形式.是城市自然风貌与景观形象等的系统工程【5】 . 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既包括物质材

4、料.如人、绿化、建筑等.也包括精神文化的形式.如空间主题与文脉等. 一个舒适、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的形成受这个城市的自然风貌与城市文化、经济、意识形态等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单一的城市中心功能发展已无法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往正向多中心发展. 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城市空间环境应首先满足城市民众的生理需求.例如生活空间、身体活动空间、绿化隔离带等.然后才是私密性、安全性等更高层次的城市空间环境需求【6】 . 在城市空间环境的众多元素中.空间的连续性要彰显自然连续性.创造尺度宜人协调的空间环境.1.1.2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匮乏与

5、空间分异2015 年.2014 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中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增长.但成年男性体质水平有所降低.青少年体质问题依旧严重. 在公共体育设施的态度方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于2015 年1 4 月对我国城乡居民在2014 年里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进行调研.在20 岁及以上人群中.还有22.5的人认为离期望值相差较远;.希望建设社区健身活动中心的人数达65.2【7】 .环境污染对公共体育空间的压缩伴随城镇化发展日益加剧.而企业布局的分散化及其经营粗放化.对城市环境产生非常严重的污染 . 以珠三角为例.城镇化使珠三角生态用地被大量挤占.城市区域自然生态体

6、系破碎化明显 .民众公共体育空间严重不足. 同时.城市空间的分异则加速了城市空间环境供给的失衡.这种城市空间分异在横向上表现为功能的分化.出现自然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 在社会空间分异的背景下.公共空间成为重要的沟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 与民众生活贴近的小广场、街心公园和社区公共用地等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空间建设严重不足.而城市规划的不完善、城市扩容又增加了人们沟通和交往的经济成本. 城市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在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异常凸显. 另外.在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上.有研究认为 .珠三角城乡之间.在体育设施、活动与指导等方面的非均等化供给.形成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巨大现实

7、压力.也增加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1.2珠三角绿道体育空间资源的特点城市公共服务空间资源配置主要应与低收入群体生活密切相关.以此来提升民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城市公共绿化环境主要从区内公共绿化空间、景观环境条件等来影响城市民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绿道体育是在城市绿道特定区域内.通过身体练习这一基本手段.达成休闲、传承文化、宣扬低碳理念.并实现一定的经济与政治功能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属于社会文化范畴. 城市绿道体育空间资源主要形态有骑行绿道、健身步道、绿道健身广场以及各类城市主题公园等.基于城市民众参与频度.城市绿道体育空间(包括社区与街道绿道)使用频率比区域绿道体育空间要高

8、. 社区绿道体育空间资源主要有小区绿道体育活动中心、绿道公共运动场等.这些成为绿道体育空间的基层.为城市民众提供最直接的绿道体育公共服务. 城市绿道体育空间可达性及服务半径随着城镇化的深化.户外休闲与健身需求的增加积极促进了绿道体育空间资源使用的效率. 作为公共空间资源.易达性是评估开放空间资源配置与布局是否合理性的重要指标.绿道体育空间作为重要的休闲健身资源.应当易于到达 . 以珠三角绿道建设为例.绿道网规划选线与城乡功能分区相协调.提高了绿道网空间资源的可达性. 首先.通过区域绿道连接绿道自然和人文节点.为城乡民众提供多样化的户外娱乐和健身机会.通过社区绿道连接社区内文化、体育、游乐等各项

9、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社区绿道体育功能.方便民众生活休闲需求.完善与区域绿道、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的互通衔接.使民众能够就近进入绿道.实现步行510 min 进入社区级绿道的目标. 其次.加强城区绿道公共目的地;以及绿道兴奋点;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按照1.5 km 的间距要求.结合城市的更新.补充完善公共目的地;绿道兴奋点;体系.将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有机组成部分.来满足民众休憩、健身等户外活动需求.1.3珠三角绿道体育运动典型的空间特性珠三角绿道建成、维护及功能开发以来.各地根据绿道所处的不同区位条件、自然与人文资源以及现有的绿道体育设施等空间资源特征.策划特色鲜明的各类体育活动.来

10、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时间、不同年龄的城市民众多元化运动、健身与休闲等需求 .1.3.1绿道骑行空间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中国社会正努力迈向低碳交通与低糖城市的新阶段. 作为一种低碳减排与慢节奏生活的举措.我国部分大城市已经恢复与重建自行车出行交通网络系统. 珠三角绿道自行车骑行网络系统的构建.为全国城市自行车道系统的普及推广做出表率与示范作用. 珠三角绿道现有自行车道系统以休闲骑行车道与通勤自行车道为主. 珠三角绿道骑行系统的建设.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但注重车道使用的安全与舒适性.还致力营造出车道区域的周边和谐优美的景观环境.形成一种骑行与道路空间和谐的氛围. 绿道骑行被誉为幸福广东;的

11、元素.是城市民众生活水平、生活品味、幸福感提升的产物. 绿道骑行作为慢行的标志.不需要注重道路通行的效率.其空间结构可表现得曲折蜿蜒.结合良好的景观条件.串联众多的散落的城市绿地与景观点. 实地调研发现.珠三角绿道骑行以中青年为主体.参与骑行既能锻炼身体、融入自然.又能减缓生活节奏与工作压力.1.3.2绿道步道空间珠三角城市绿道的步道空间依据城市现有的地势地貌等地理环境.构建连接各个局部散落与碎片化的线性空间.以此确立步道系统各个片段的空间特征.同时以城市街道历史嬗变文脉为步道文化基底风格.尽显城市民众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理念.形成独特的城市精神世界与价值观. 绿道的步道空间的宜人尺度创造直接影响

12、民众的休闲感. 首先.绿道步道的横向空间尺度应符合民众参与时心理感受的变化性.涉及比例与尺度.表现在狭窄比例与开敞空间的变化性与交错性. 其次.绿道步道的纵向空间尺度设计富有节奏性. 有研究表明.通常人的步行半径为400500 m.1 500 m 的长度便会产生疲劳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 所以.绿道步道的设计应在纵向划分多个路段景观单元.并且每个单元的景观均有特色.以缓解涉入者的心理与生理疲劳. 调查发现.珠三角各城市的绿道示范步道段.58 min 就有休息性节点空间.10 min 左右就有开敞性景观节点.形成街道空间的开合与景观自然与流畅变化.例如在入口处的标志性景观.中段的人文主题的广场及公

13、园、节点绿地等.构建出休憩与健身的集中空间.1.3.3绿道多功能广场与主题公园空间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民众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与规模的结点型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多以建筑、山水、道路等围成.采用步行为交通手段. 绿道多功能广场与主题公园以绿道节点;兴奋点;以及公共目的地;形式呈现.营造开敞的休闲交往空间.广场公园的多功能混合可以为城市民众提供多样化选择. 例如.广场风貌区域有良好的城市景观视线.以增加步道的可观赏性.增强城市体验感.而广场休闲区则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增设景观小品.供民众休闲之用.另外.广场还有商业区.设置一些时尚性的临街商铺.为绿道体育涉入者提供必要的服务.

14、为了了解绿道广场的人流与使用情况.我们通过对肇庆市绿道星湖广场正门入口进行了一周跨度的上午、中午、晚上的10 min 人流状态统计.如表1 所示.在实地观测中我们发现.广场内的活动以步行人群为主、自行骑行人群为辅.步行者多进行健步走、散步、游赏、驻足与休息等活动. 人口学统计数据表现如下的聚散趋势:早上与下午多以老年人为主.周末以中青年为主.骑行以青年人为主.下午以广场周边民众为主.周末游人数量增加.2绿道体育与城市空间环境和谐发展路径2.1绿道体育的公共服务空间一体化与多元化2.1.1绿道体育公共服务应体现均衡性与一体化保持城市自然开敞空间的连续性是城市空间环境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19 世

15、纪初.美国城市公园规划布局中就是将城市规模较大的自然公园延伸出的线性公园作为连带直接嵌入城市建成区内 .而且这种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市地域间的不平衡发展.突出表现在物质环境差异背后反映出社会空间的差异与隔阂. 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性设施的公平配置.城市公共投资受益的地域平等性及对弱势群体聚居地改造的政策性倾斜.将有益于公平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 公民体育权利是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基础.而场地设施的政府供给与民众享用则是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保障与落实 . 城市绿道体育空间一体化布局将构建城镇中心绿道体育空间、近郊区绿道体育空间、乡村绿道休闲体育空间与远郊区

16、绿道体育空间的功能与半径搭配. 珠三角已经完成以区域绿道网为载体.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的绿色廊道体系.构建出珠三角低碳发展的生态框架. 珠三角绿道体育空间资源在提供健康游憩绿色开敞空间同时.以推进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为重点.完善区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实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一体化 . 珠三角绿道体育空间一体化建设基于珠三角的自然生态格局和城乡发展状况.协调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营造出更多人文要素与自然生态要素紧密结合的连续性城市生活、休闲与健身空间.2.1.2绿道体育公共服务应体现多样性与包容性根据城市民众公共体育活动的类型和需求等个体性差异.在绿道内设置规模、品质、作用、地位不同且大小相宜的体育公共空间系统.通过骑行道与步道系统的有机串联.满足城市民众室外身体活动的需求. 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