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3977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一、 选择题(2016杭州模拟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内力作用的重要形式。读下图完成 12 题。1. 图 a 中,能表示由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的数码是()A. B. C. D.2. 图 b 中 M 处()A. 为海岭,多火山 地震C. 为海沟,地壳活跃 成沉积岩1. D【解析】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片麻岩为变质岩,因而能表示由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的数码是。2. C【解析】图中 M 处的深度超过了 6 000 米,其应为由于板块挤压作用形成的海沟。(2016武汉模拟 )恩施大峡谷呈西南东北走向,多急流瀑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

2、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读图完成 34 题。3. 推测图中的百里绝壁的地质构造属于()A. 背斜 . 断层 有关组成峡谷中的岩石的叙述可能的是()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A. 变质作用形成B. 形成于陆地深处C. 含有珊瑚化石D. 坚硬而不易被流水侵蚀3.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百里绝壁岩层极其陡峭,应为断层构造。4. C 【解析】峡谷中喀斯特地貌发育,说明组成峡谷中的岩石为沉积岩,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其中可能含有化石。(2016上海嘉定一模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统称地质作用。据此回答 56 题。5. 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

3、是()侵蚀作用风化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A. B.C. D.6. 形成大理岩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风化作用 . 变质作用 D【解析】内力作用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三种形式。6. C 【解析】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会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 2、Y 3、Y 4 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处 3 取得相同的砂岩,Y 1、Y 4 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 78 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7. 甲处属于()A. 向斜成谷 . 背斜成谷 若在 钻 30 m 到达该水平面,则在 钻到该水

4、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A. 25 m 55 m C【解析】结合四点岩石的类型和岩石的新老关系可知,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结合图中等高线等信息可以看出甲处位于河谷处,地势较低,由此可判断出甲处为背斜成谷。8. C【解析】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出 60 m170 m,由此可判断出该水平面的海拔介于 130 m140 m;Y 4处的海拔介于 180 m190 m,由此可计算出 0 m60 m。(2016唐山第一学期联考 )在河流发育过程中,相邻两条河流因受侵蚀力的影响,分水岭另一侧河流的上游注入侵蚀力强的河流,成为此河的支流,这种现象称为河川袭夺。下图示意河川袭夺的过程。据此完成 910 题。9.

5、图示河川袭夺所示意的是()A. 大河袭夺小河 . 直河袭夺弯河 左图中发生乙河“抢水”现象,其最主要作用力为()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A. 向下侵蚀 . 向源 (溯源)侵蚀 D【解析】由图中甲、丙两河水位可以看出,丙河水位低于甲河水位,同时丙河支流乙河因侵蚀作用最终使甲、丙两河相通,并使甲河成为丙河的一条支流,可判定是丙河袭夺甲河,故 D 项正确。10. C【解析】图中甲河最终被丙河袭夺,原因是丙河的一条支流乙河的向源侵蚀作用,即河岸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又称为溯源侵蚀,最终导致甲、丙两河相通。(2016浙江绍兴一中一模 )下图为推覆构造示意图,这种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

6、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据此回答 1113 题。11. 下列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A. B.C. D.12. 图示断层两侧岩体运动方向正确的是()13. 下列关于飞来峰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A. 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外力侵蚀B. 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C. 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D. 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1. A【解析】由图中断层、飞来峰可知其应该是推覆构造,断层以下是原地不动的地层,老的岩层在下部,新的岩层在上部;再由地层图示对应的图例来分析判

7、断,按年龄由新到老的排列是,由此判断 A 对。12. B【解析】断层两侧的岩块是反向运动的,右侧断层岩块更大,左侧相对较小;且从底部岩层向右弯曲的情况来看,断层上部岩块是由左向右运动造成的,底部岩层运动方向相反,故 B 对。13. D【解析】飞来峰的形成,是推覆而来,是受水平挤压发生褶皱后形成断层,最后受外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由此可以判断 D 项正确。二、 综合题1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2)如果用 C、D 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3)岩石 A、B 接触地带可能形

8、成哪种岩石?(4)A、C 、D 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简述其理由。【答案】(1)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2)标注略C 标注在 B 岩石的下半部,D 标注在 B 地顶端(地表)。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3)变质岩。(4)AA 是沉积岩, C、D 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由图可知,A 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花岗岩为侵入岩,应标注在 B 类岩石的下半部分,玄武岩为喷出岩,应标在地表。A 与 B 接触,会因高温高压而变质形成变

9、质岩。沉积岩中可能找到化石,C、D 为岩浆岩,没有化石。15. (2016绍兴模拟)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如下图中“”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 50夹角且向东倾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图中画出 AB 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表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黑)(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_,背斜往往形成_。(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_。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_。(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答案】(1)见下图(2)谷地或盆地山岭(3)山脊向斜(4)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凸起的山地。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1)首先在图中标出 AB 一线与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然后根据各个交点的海拔和与 A、 B 的位置关系画出地形剖面图;然后在图中标出 A后根据各个交点的位置及相连两交点之间的岩层类型画出岩层的分布。(2)年轻的褶皱地区,受外力作用小,因而向斜成谷背斜成山。(3)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凸出,因而为山脊;甲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因而为向斜。(4) 甲处地貌为向斜山,主要与向斜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